有氧运动对隐性肥胖大学女生体成分的影响分析

2018-10-08 06:33罗雪婷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肥胖者受检者隐性

罗雪婷

肥胖即为体内脂肪过剩堆积的状态。在国际肥胖者鉴别中,男性体脂肪率>20%,则为肥胖者;女性体脂肪率>30%,则为肥胖者。而隐性肥胖是指在标准体重下,体脂肪率超出标准范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机体机能较差、去脂体重减小、脂肪增多核肌肉量下降等。目前,在年轻女性群体中,隐性肥胖比例相对较高,此现象和节制饮食、厌倦体育活动和使用减肥剂等现象存在关联。相关研究表明,改善机体体成分,是达到瘦体重、保持机体健康水平的关键[1]。鉴于此,本文随机选择本市XX大学志愿者中160例受检者纳入研究,分析有氧运动对隐性肥胖大学女生体成分的影响。详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随机选择本市XX大学志愿者160例,借助InBody-520人体成分仪的运用,筛选100例隐性肥胖者做有氧运动影响效果分析。160例隐性肥胖者中,年龄均在20-23岁。

1.2 方法

志愿者19kg/m2≤BMI小于等于24kg/m2,且BF%≥30%,则可认定为隐性肥胖。受检者应在InBody-520人体成分仪的支撑下,完成体成分测定工作;辅之18周有氧运动,于第6周、12周、18周时进行体成分测定,详细记录受检者BMI和BF%、WHR与肥胖度。为确保测定数据的精准度,则应在测定前120min内禁食、禁运动[2]。

1.2.1 健康教育

创设目标:做好受检者体成分、体质和健康素养、饮食习惯的评估工作,按照其实际情况,拟定针对性目标。但在此过程中,应将目标设为分目标和最终目标,即第6周目标、第12周目标、第18周目标。

饮食指导:依据机体每日热量计算方法、食物热量表,对受检者每日摄入热量(每日摄入热量=[65.5+9.6×体重(kg)+1.9×身高(cm)-4.7×年龄]×1.3)及食物量予以计算;指导受检者自主记录饮食日记,即食物摄入量,如脂肪和维生素、糖类、蛋白质与矿物质、植物纤维及水等;时刻保持日摄入热量低于机体所需热量,以此保证受检者膳食结构的均衡性。再者,受检者应对自身行为予以规范把控[3]。

1.2.2 运动方案

第一阶段:即为肌肉关节锻炼的过程,运动时间约为2周。即伸展运动每次约为5-10分钟,体操运动每次约为3-5分钟,共锻炼3-5组;中间休息1-2分钟;再转为轻阻力运动,如哑铃和实心球等,每次约为30-40分钟,每周4-5次。

第二阶段:即为心肺功能锻炼的过程,运动时间约为10周。即准备活动,如体操或伸展运动,约为5-10分钟;强度运动,如有氧运动,约为20-60分钟;心率强化运动,以此将受检者心率由110-120次/分钟增加至150次/分钟。同时,在心肺功能运动第3周时,每周增加运动10分钟,直至60分钟;整理活动每次约为5-10分钟,每周4-5次。

第三阶段:即为对第一和第二阶段运动成果的巩固。按照受检者自身喜好,开展相应的运动项目,如耐力运动、有氧运动、无氧运动等。方法:预先开展10-15分钟的准备活动,如体操与伸展运动;再施行20-30分钟的自主运动,如健美操和游泳、健身气功与跑步等;余下20分钟进行集体活动,主要以网球和羽毛球等活动为主。每周运动4-5次,每次运动时间为40-60分钟。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隐性肥胖筛选

180例受检者中,若选择BMI检测,则25例体重较轻,占比13.89%;128例体重正常,占比71.11%;27例超重,占比15.00%。若选择BF%检测,则28例为肥胖,占比15.56%;24例为中心性肥胖,占比13.33%。若按照隐性肥胖标准,则100例为隐性肥胖,占比55.55%。

表1 有氧运动对隐性肥胖大学女生体成分的影响

2.2 有氧运动对隐性肥胖大学女生体成分的影响

经18周有氧运动,隐性肥胖大学女生BMI和肥胖度等指标虽显著降低,但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F%、WHR指标比较中,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3 有氧运动对隐性肥胖大学女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

经18周有氧运动,隐性肥胖大学女生健康素质水平显著提高,且和干预前比较,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有氧运动对隐性肥胖大学女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n=100、%]

3. 讨论

隐性肥胖作为肥胖的一种,是指在体重正常和身材较为匀称的情况下,内脏处呈现脂肪组织堆积的现象。据专家表明,隐性肥胖危险性相对较高,不仅会使雌激素、炎性因子骤升,还会引起糖尿病、癌症和心脑血管等慢性病。而在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营养学会和汤臣倍健等联合发布的国民健康报告中,体重正常的群体中,隐性肥胖检出率在39%以上。

在相关学者调查中,可知诸多成年女性因对肥胖的错误认知,借助不科学的饮食结构,起到减轻体重的效果。再欠缺体育活动的条件下,导致瘦体重过低,呈现BMI正常、BF%超标的现象,即为隐性肥胖。特别是在骨骼肌比例相对较高的群体中,若仅通过BMI的指标鉴别是否肥胖,则会出现假性肥胖的现象。由此可见,在鉴别个体是否肥胖时,体脂率检测更为科学、精准[8]。再者,在100例隐性肥胖者中,体脂肪集中在腰腹部,且呈现中心性肥胖的特点,和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病症呈正向关联,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而在低于12周有氧运动中,WHR指标变化幅度相对较低,即若要减小腰腹部体脂率,则运动干预时间应控制在3个月以上。

180例受检者中,若选择BMI检测,则25例体重较轻,占比13.89%;128例体重正常,占比71.11%;27例超重,占比15.00%。若选择BF%检测,则28例为肥胖,占比15.56%;24例为中心性肥胖,占比13.33%。若按照隐性肥胖标准,则100例为隐性肥胖,占比55.55%。经18周有氧运动,隐性肥胖大学女生BMI和肥胖度等指标虽显著降低,但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F%、WHR指标比较中,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隐性肥胖大学女生健康素质水平显著提高,且和干预前比较,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总而言之,在隐性肥胖者体成分测定中,相较于腰臀比检测,体脂率检测更具科学价值,而18周的有氧运动,可显著减小隐性肥胖者体脂率及腰臀比,起到身体形态改善的效果。

猜你喜欢
肥胖者受检者隐性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中年肥胖者应常食红豆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肥胖者保持健康的秘密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