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推进“智慧监管”密织食药安全监管网

2018-10-09 06:48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18年6期
关键词:包头市农贸市场食药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张院忠,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江涛为快检实验室揭牌

关注“食药包头”手机APP后你会发现,扫一扫食品、药品条码就可以追溯产品来源;辖区学校及重点餐饮店的厨房还可以通过摄像头回传图像适时监管;企业查询、检验结果、投诉举报……通过一部手机就能轻松了解并参与食药安全监管工作。

在包头市昆都仑区乌兰道农贸市场,每个摊位前都贴有摊主个人的支付宝和微信二维码,买菜付钱只需轻轻一扫,不仅便民亲民,省去找零钱的麻烦,也为消费维权留下了电子痕迹。

这些,只是包头市推进食药安全“智慧监管”的一个缩影。

破题智慧监管,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食药包头”手机APP平台只是包头市实施“互联网+食药监管”大数据工程的一部分。为了提升全市食品药品监管效能,从根源上解决监管对象数量多、监管力量不足、监管任务繁重等问题,包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着手打造涵盖“一个中心、三个平台”的“互联网+食药监管”大数据体系,探索推进食品药品“智慧监管”工作,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模式由原来仅靠“人”的监管转变为“人”与大数据和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全新监管模式,食药安全监管更加精细化、实时化和动态化。

“一个中心”的全称为食药监管大数据中心,是整个工程建设的核心,也是“三个平台”功能实现的基础。大数据主要来自全市近59000家“四品一械”生产经营使用主体,包括许可准入、日常监管、监督抽检、案件查办、信用分类、广告监测、投诉举报、销售流向、产品召回等环节和类别信息。该中心可以对系统性、潜在性食药质量风险起到预警和评价作用,通过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生产经营管理控制、产品检验能力及监督检查、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行政处罚、监督抽检等大数据分析,对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从而匹配相对应的监管力量和检查频次,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精准监管和精准打击。“三个平台”包括食品药品追溯平台、手机APP信息化平台和食品药品移动执法平台,实现农产品市场准入和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各环节来源可追溯、流向可追踪、问题可追查、责任可追究,成为保护全市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贴身卫士”。

农贸市场日检日公示,守护市民“菜篮子”安全

“菜篮子”是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的“牛鼻子”。实施“智慧监管”以来,包头市始终坚持以民生健康幸福为最高追求,全心全意抓好菜篮子这项最基本的民生工程。

包头市食药监局在全市50家农贸市场实行食品监督日检、日公示,实现了农贸市场监督快检全覆盖。建设了29个固定快检室,负责31家规模较大农贸市场的食品监督快检工作,其余19家规模较小农贸市场的监督快检工作由7台流动快检车完成。

在包头市青山区九星农贸市场快检室工作的阿茹娜告诉笔者,不论是快检室还是快检车,检测标准、检测时段、公示结果和核查处置全市都有统一的标准和流程。每天上午8点,45名快检员统一开始抽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病害肉和非法添加4大类43项;上午10点,检测结果分别在50家农贸市场公示,同时上报市农贸市场监督快检管理办公室汇总。全市每天的检测结果都会推送到市农牧业局和市商务局,并在“包头食药视点”微信公众号予以公布,关注该公众号的30000多名市民都可以及时看到检测结果。每周一,广大市民还可以在《包头日报》《包头晚报》和《健康包头》等报刊上看到上一周全市农贸市场农产品检测情况。

每周三,各农贸市场的快检室和快检车会特别忙碌,因为这一天是“你点我检”日。蔬菜瓜果、肉类水产……市民纷纷拿着准备购买或已经购买的农产品到快检室或快检车检测。正在2号快检车里检测芹菜农残情况的董晏宁告诉笔者:“‘你点我检’是免费的,老百姓对哪个产品不放心,我们就检测哪个产品。快检的初衷就是要让老百姓买到、吃到放心食品”。在快检车旁等待检测的市民自觉排起了队,包头市民正在养成先检后买的习惯。

据包头市农贸市场监督快检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刘彤宇介绍,开展日检、日公示以来,全市农贸市场食品监督快检共检测食用农产品54473批次,合格54357批次,不合格116批次,合格率为99.79%。不合格批次中,蔬菜瓜果农残超标75批次,占不合格批次的64.7%;腐败变质肉类和水产36批次,占不合格批次的31.0%;肉类水产兽药残留超标5批次,占不合格批次的4.3%。“食品安全抓得再紧也不为过。尽管不合格批次占比很小,只有0.2%左右,但不下架、不销毁、不核查处置,任其进入老百姓的厨房、吃到老百姓的肚子里,哪怕只有一批次也不行。”刘彤宇主任不无担心地说。

全程采集药品身份信息,确保百姓购得放心药

“药品有价,生命无价”。作为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药品安全关系着每一个人。

包头市食药监局积极开展食品药品追溯平台的建设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扎实推进药品电子监管网建设工作,实现药品生产批发企业、品种的全面入网。

包头市食药监局药品化妆品生产监管科负责人告诉笔者,每一盒药品出厂均带有唯一的身份证,且该身份证自身带有加密技术,使造假企业无法批量造假,提高了造假成本,提升了药品安全;同时,药品从出厂一直到百姓手中的全过程纳入监管并透明化,使假药无法流入正规药品渠道,让百姓购得“放心药”。

此外,消费者可通过手机APP、网站、微信等多种方式,实时扫描或输入药品电子监管码,免费获得药品真实来源、异常药品预警提醒等鉴别信息。

食品药品追溯平台作为包头市“智慧监管”的一部分,现已基本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并在部分药店、医疗机构接入药品电子监管追溯系统。从追溯系统后台,监管部门即可实时掌握药品的流向、数量,若发现药品存在安全问题,监控平台就会及时反馈到执法机构,启动调查、执法程序。

截至目前,食品药品追溯平台已纳入企业220家,平台商品可追溯数据达到11.58万条,在83家重点监管单位安装摄像头443个,实现现场操作视频实时监控。监管人员如果发现企业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违规操作,可以通过电话及时反馈企业,责令整改。

在推进“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建设和农贸市场快检工作的基础上,包头市食药监局正在开展以校园食堂及周边小摊贩、工地食堂、农村聚餐大篷车、城乡接合部的商超以及医院、药店、小诊所等为重点的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此外,为了进一步拓宽社会监管面,已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热衷于食药安全监管的社会人士发出了信函,有意愿的将聘为食药安全特邀监督员,让“政府管理”上升为“社会共治”,全力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猜你喜欢
包头市农贸市场食药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六(3)中队
对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思考
对农贸市场建设管理的思考
全国首家农贸市场
———沈阳北行农贸市场
食药舆情
食药舆情
食药舆情
《花乱开》
包头市东河区城市绿化现状评价
打击食药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