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卷高考诗歌备考分析

2018-10-09 07:40梁静雯
广东教育·高中 2018年7期
关键词:命题题目诗歌

梁静雯

2018年全国卷三套卷子的诗歌题依然保留了14题和15题两道题目。试卷在延续2017年的命题思路的基础上,题型进行了一些调整。这其中的变化,是符合《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一书中对诗歌的要求的。

《考试大纲》在“考试目标与要求”中,将诗歌题定位在“D .鉴赏评价”等级,“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在“考试范围与要求”部分对此作了两点明晰要求:“(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三套卷子都聚焦于考察考生的审美情趣品位,考查考生发现和欣赏美的能力,把艺术的审美和价值导向相结合,把对审美能力的考查和实现正面引导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具体见2016-2018年全国卷诗歌命题情况图表)

一、近三年诗歌题的命题形式

根据下面表格,我们可以看出,近三年来,诗歌题的形式是“稳中有变”。“稳”在于所选的诗歌都出自于唐宋两朝。众所周知,唐代的诗歌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宋代的诗歌在继承唐诗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对元、明以后诗歌发展有深远影响。在高考的诗歌考察中,选择的是著名诗人的非名篇或者是非著名诗人的有名诗篇。

虽然命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变”还是比较明顯的。其变化体现在:

1. 从分值上看变化

2016年诗歌总分11分,2017年依然是保持11分,2018年把原来总分11分的诗歌题变成了9分,将多出的2分分别给了文学类的主观问答题1分和默写题1分。

2. 从命题方式上看变化

2016年是两道主观问答题,2017年把14题的主观问答题变成了一道5分的双选题,2018年的命题形式是把2017年的双选题改为一道3分单选题,并保持一道6分主观问答题。

3. 从整体变化看变化

2018年的全国卷在诗歌题的设置上减少了选择题得分,减少了题目中出现过多的信息,减少给考生蒙对或在主观题直接抄客观题而得分的可能性。这就要求备考时候要认真落实诗歌的学习,把握好诗歌的基本方法,从整体上理解诗歌才是关键。

二、近三年诗歌题的情感取向变化

除了在形式上的变化,近三年所选的诗歌在思想感情上也有明显变化。我们以15题作为示范,理解命题思路的情感取向变化。

从15题的设题来看,主要考察的是人物性格、诗歌情感和诗歌主旨,个别兼顾考察手法技巧。2016年全国Ⅰ卷《金陵望汉江》呈现的是李白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的失落。2016年全国Ⅱ卷《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表现的是对曹霸高超技艺的赞美这种积极的情感。2016年全国Ⅲ卷选取了虽有平定江南战功,可数年未得升迁的曹翰在内廷设宴时向太宗送呈的诗歌《内宴奉诏作》。诗中表达了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的情感。

2017年全国卷诗歌呈现的积极情感更为明显。I卷《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表达的是身负国家选拔人才重任的欧阳修,在面对参加礼部会试的考生,面对有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考生时,流露出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II卷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表达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志,虽为送别,但不会因为离别而流泪的豁达情感。III卷里面稍有消极的情感,却也是在肯定了自己文学成就而自得的基础上,流露出的一丝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2018年三套全国卷均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情感。虽有I卷李贺在《野歌》中感叹不遇于时,但整体情感还是积极的,最后表达的是诗人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李贺的诗可以给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学生以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深刻的人生启迪,陆游的诗旨在传达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爱国主义精神,王建的《精卫词》可以引起对“愚公移山”故事中“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的联想。

三、备考策略

根据上述的分析,在高三的备考中要注意备考的方向和策略。作为传统的考试内容,诗歌的鉴赏是高考重点考查的方向。这不仅在于让考生理解诗歌的艺术效果,更是命题者希望考生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因此,备考时应该对高考的试题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找出发展的趋势。

1. 细致阅读诗歌的题目

细读题目是快速把握诗歌要点的重要方法。题目有的标明文章的内容,有的直接揭示主题,有的暗指文章的主旨。如2017年全国I卷《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从题目可知“礼部”是官署名,为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及学校贡举的政令。“贡院”是科举时代考试的场所。根据宋初的考试制度,大致承袭唐代,由州府举荐考生,入京应试,由礼部主持其事。“阅”可知此诗为欧阳修以一考官的身份写出他的见闻与感受。

2. 仔细研读提供的注释

高考试卷上没有一字多余。注释一般是解释原文中的写作背景、典故出处等较难懂的地方,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理解作者思想的重要环节。2017年高考全国Ⅱ卷《送子由使契丹》注释有: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根据这一注释,可以选出选择项“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由典故中李揆因担心被扣留,不承认自己是“第一人李揆”,可见诗人此时运用典故的目的应与李揆有相同之处。苏轼告诫子由,出使契丹,须要小心谨慎,切勿追求盛名,以免横生祸患。

3. 站在诗歌本身读懂文本

应该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对诗歌进行鉴赏,把握诗歌的主旨。部分考生习惯用惯性思维代替诗人在诗歌中的表达,常常以自己的经历取代诗歌的理解,忽视诗歌实际的表达。

下面以2018年广州二模诗歌为例进行分析。

龙阳县歌①

刘禹锡

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

鹧鸪惊鸣绕篱落②,橘柚垂芳照窗户。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在朗州任职期间,微服巡察龙阳县后所作。②篱落:篱笆。

15.“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两句颇有特色,请简要赏析。(6分)

不少考生看到了诗歌的“鹧鸪”字,就想起参考书上鹧鸪的意象有“旅途艰险”的联想和“离愁别绪”的含义,就直接往消极思想去理解。从参考答案上分析,这两句诗①用鹧鸪绕篱与橘柚垂芳,描摹龙阳当地充满生机而又美丽的乡村风貌;②动静结合(或:“绕”和“照”两字精炼传神),表现了百姓生活的安宁祥和;③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其实从诗歌的注解以及诗歌另外三联去理解,“鹧鸪”写出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融洽。

因此在备考中强调要用诗人的眼光看诗歌,要从诗人的角度理解诗歌,不要用自己的脱离诗歌的想象或者传统的套路格式去理解。

4. 明晰考试的情感变化趋势

2018年的全国卷通过选取古代精华的作品,通过在现代映射古代的优秀思想、让当代考生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在考查语文能力的同时,实现对考生精神的滋养。全国卷明确传达“立德树人”这一价值导向,增强考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引导考生树立远大理想,投身新时代建设伟业,在接力奋斗中追梦、圆梦。诗歌的思想是要往积极方面去思考。

例如2018年深圳市“一模”,选择了一首送别诗。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 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15. 此诗作为边塞诗,有哪些典型特征?请结合具体内容试做说明。(6分)

不少考生看到了题目的“送”字,就想到送别时候的离愁别绪、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等等。看到题目“边塞”二字,就往荒凉、悲苦方面一路拓展,答案离诗歌本身越来越远。

这题的参考答案:①内容上:“赴安西”送友人出使安西,“功名万里外”表明友人到边关建立功名。②景物上:“金鞭”“铁骢”“虏障”“燕支北”是赴边关途中或是边塞特有的景物。③意境上:“对飞蓬”“万里外”“燕支北”空阔辽远,雄浑阔大。④情感上:“看取宝刀雄”表达了激昂壮别、激励友人立功异域的豪壮之情。

本诗被后代誉为“盛唐五言律第一”。此诗是高适送友人到安西都护府而創作的律诗。诗歌写出了作者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把酒谈心的场面,表达了在边塞建功立业、奋发图强的豪情壮志和乐观昂扬、保家卫国的积极情绪。

诗歌的备考是高考备考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需要不断对近几年的诗歌命题导向进行深入分析,紧跟备考趋势,才能取得备考的成功。

责任编辑 廖宇红

猜你喜欢
命题题目诗歌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追根求源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