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原则”“三字方针”

2018-10-09 07:40丘晓锋
广东教育·高中 2018年7期
关键词:原文考查文本

丘晓锋

2018年《语文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和2017年保持一致,均为: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包括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能力层级要求。其实,不管要求如何变,只要抓好“一个原则”——立足文本,答案在文中和“三字方针”——读、找、比,相信就能又快又准地找对选项。

论述类文本阅读,包括自然科学类文章和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高考命题者大都会选择社会科学类文章。题目设置为三道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设问上更趋向于综合考查。所选文本一般会压缩至4-6段,字数约1100字。今年所考查的文本节选自杨国荣的《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通过从“诸子学”到“新子学”的发展探讨,引导考生思考传统思想如何致力于当代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寓意深刻。下文通过对其试题的分析,以求更明了命题特点,更有针对性地高效备考。

【真题呈现】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進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 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参考答案】D

【能力层级】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读题干”也是做题的重要一步。此题的题干设置跟2017年有所不同,去年是选出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今年则是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因此,审题绝对不能先入为主,最怕的就是想当然了。平时做题时最好就养成勾圈点画的习惯,把重点词圈起来提醒自己注意,避免因低级错误而丢分。

A项对应的是文章的第一段,“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很明显意思一致;B项是对文章第二段最后两句话的概括,选项与原文意思一比较,也无误;C项对应的是文章第三段的“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两相比较也符合;D项“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表述错误。对应的是第四段的“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基于”一词说明其形成跟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密不可分。与原文相比,错误很明显。

【解题策略】第一题主要侧重考查对重要概念的理解、信息的筛选比较,所以回归原文,找一找,比一比,答案很快就水落石出。此题的“重要概念”还比较清晰,常见的或者说理解起来较难的是那些比较隐晦含蓄的词,如比喻义、引申义、概括义等。这就需要从整体阅读理解的角度出发,将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另外从四个选项的编排来看,基本上是按顺序对应文章的段落,抓好这一命题特点,既能大大降低阅读难度,赢得更多的考场时间,又能提高答题的准度,何乐而不为呢?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新子学”与历史上诸子之学的差异。

B. 文章指出理解“新子学”的品格可从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

C. 文章以中西思想交融互动为前提,论证“新子学”“接着讲”的必要和可能。

D. 文章论证“照着讲”“接着讲”无法分离,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

【参考答案】A

【能力层级】本题考查考生综合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还是读题干,先明确问题,“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看到“论证”一词,应想到议论文的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其实也就提示我们在看文章的过程中要留意段内以及段和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先看B项,文章第二段提到了可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方面理解“新子学”的品格,接着讲了“照着讲”的研究对象、做法,以及它的作用;第三段讲了“接着讲”的特点和在中西思想交融之下对“新子学”的意义,即获得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第四段则详细论证“照着讲”和“接着讲”的关系。文章结构条理清晰,可见B项是正确的。再看C项,讲的对象是“接着讲”,锁定区域在第三段。依据原文的“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和“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可判断其论证前提是中西思想交融互动的,这样的“新子学”也就有了国际视野,对“新子学”的发展也就有了重大意义,所以C项也正确。D项论证“照着讲”与“接着讲”的关系,对应的是第四段。第四段里有明显的层次关系提示,如第二句开头的“从逻辑上说”,第八句的开头“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因此选项说“是按从逻辑到现实的顺序推进的”也是正确的。至于A项,“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表述错误。原文第二段说“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就已经清楚说明它们的关系不是对立的了。

【解题策略】相比第一题此题难度又大了一些。命题者已经不满足于只对词与词、句与句等较为微观的比较考查,而是更注重对议论文结构特点的分析,对段内和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等的宏观考查。鉴于此,在备考时先要熟悉议论文的基本知识,如常见类型——立论文、驳论文;常见论证结构——并列式、层进式、对比式、总分式;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类比论证等。此外,一定要加强对段落层次的分析概括能力,明了结构,即阅读要有“整体意识”,这对准确把握段意乃至全文观点都至关重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与进一步阐发之间,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

B. 面对中西思想的交融与互动,“新子学”应该同时致力于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

C.“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虽然能发扬以往的思想,但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

D.“新子学”要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就有必要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

【参考答案】B

【能力层级】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试题分析】此题题干要求跟2017年也不同,去年是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审题同样要细心。先看A项,“一般而言”“对经典进行文本校勘和文献编纂”对应的是“照着讲”,“对经典进行进一步阐发”对应的是“接着讲”,换句话说A项认为它们两者在历史上是互相隔膜的,但从第四段的表述“‘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可发现两者不是相互隔膜的。再看C项,压缩后变成“‘照着讲……无助于促进新思想生成”,而原文的表述則是“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注意“仅仅”“可能”,表明了“无助于思想的创新”的条件。抛开这点,光从“‘照着讲内含‘接着讲”这一分句来看,已认可了二者相互渗入、相互统一的逻辑关系,也就认可了其促进新思想生成的作用,明显与后一分句观点矛盾,也可判断此选项是错误的。D项,依照其表述“从‘照着讲逐渐过渡到‘接着讲”,则认为这两者的关系是先后的,但从文章第三段的“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告诉我们它们的关系是统一的,没有先后之分,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

【解题策略】备考时要熟悉选项常见设错陷阱,如A项属于混淆是非。它的特点是命题者在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材料中肯定了的加以否定,或将否定了的加以肯定。C项则属于混淆条件。从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看,常见的有把“必然”说成“或然”和把“或然”说成“必然”两种错误,所以在阅读时要特别留意表示范围的词,如“全”“都”“大都”“仅仅”等,尤其要留意修饰语和限制语,比较时留意有无扩大或缩小范围。还有一些词也要注意的,像代词、表示时间或时态的词、表示程度的词、表示否定的词等,命题者很喜欢在此处设题。还有一些设错陷阱也要留心的,比如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因果错误,这些都是平时要多留意多练习多总结的,只有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说一千道一万,论述类文本的复习方法不管有多少,不可或缺的一定是立足文本,“以本(文本)为本(根本)”,要牢固树立“答案在文中”的意识。加强结构训练,用好“三字方针”,熟悉常见设题陷阱,最终定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责任编辑 廖宇红

猜你喜欢
原文考查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