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学生析苏轼”看语文教学

2018-10-09 08:59闫晓花
甘肃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融合信息技术

闫晓花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5—0090—01

2017年清華大学附小的几位小学生合写的论文轰动全国,他们用大数据分析苏轼及其诗词的方法与创意让国人惊叹,这是信息技术应用于基础语文教学活动的一个典型事例,展现了信息技术视域下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独特方法与新的思路。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也更加高效。

一、信息技术手段是新时代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

教学活动中,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是任何课件、多媒体工具都无法取代的,但这并不代表课堂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是以讲授式为主的。现阶段课程改革要求优化教学信息的传输,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调控我们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及网络,拓展学生阅读空间,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等。

二、信息技术视域下语文教学活动的优势

现在,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丰富资源,各行各业的人士都可以通过它获取传统纸质阅读材料不可比拟的信息。如果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也能合理地引入网络阅读资源,并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汲取、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则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及学习能力,开创语文学习的广袤空间,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汲取更丰富的养料,获得更深厚的语文素养。如,在班级网络阅读资源库中,建立分类明确的大型网络阅读资源,使学习者可以在分类的网络阅读资源库中查找和搜索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料,避免在冗杂的网页中搜索,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活动的融合

1.构建基于数字技术的学习者中心环境。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更为便捷地创造了一种让学生能够及时得到反馈和不断提高个人综合能力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丰富语文课堂的交互性,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跨越时空的限制进行互相交流,实现自由讨论式的协同学习;亦可利用信息化手段转变学生地位与学习方式——多媒体的引入可以让语文教学活动从一开始的设计,到学生们通过上网、访谈、阅读整理出活动资料,形成最终的活动成果展示等,都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记录,便于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与评价。

2.形成关注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整合方式。整合教学是基于整合教育思想提出的,它不能只着眼于字词的识记、修辞的掌握、文体的认识、主题思想的感悟等语文基础知识体系的整合,也要注重德智体美等个体能力的整体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各学段的语文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针对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与生活体验,整合语文教学方式,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这样的整合是以人为中心的整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体验真实生活、真实生命的过程。

3.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的语文教学方式。信息技术视域下的语文教学,带来了移动互联的场景化学习样态,也创建了一个宏大的支持全球链接的学习共同体,它无形中改变着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使教学与现代语文生活更完美地融合。从课堂结构来说,可以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与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单,并开放学习资源和工具,由学生自己选择方法和路径,完成相应的任务。此时教师更多的是支持者、观察者和服务者,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留意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资源和问题,即时提供学习帮助。第二板块:“交流分享、倾听质疑”是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做得好的方面跟大家分享,特别要分享自己与他人不同的收获,尤其要分享学习过程中自己是怎样做的,还可提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等。其次,教师要技术性地捕捉一些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这样有利于学生交流与分享,也有利于学生课外的复习。第三板块:“问题探究、活动实践”是指在交流分享中产生的新问题,可以继续探究。这一板块是从学生新产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关注各学段的语文大目标,在技术支持下把语文学习引向无限广阔的空间。

(注: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信息技术视域下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GS[2017]GHB3091)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融合信息技术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