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行业企业中低频违章行为与非系统性安全缺陷的相关性分析

2018-10-10 02:53欣,曹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8年5期
关键词:年际系统性区间

赵 欣,曹 平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安全违章行为与安全事故密切相关,并已经成为安全事故的首要致因[1]。控制和减少安全违章行为本身及其原生安全缺陷是安全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核心目标之一[2]。

按照安全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时间推移,安全投入持续积累,系统内部导致安全违章的缺陷将逐步被减少或消除,从业者对安全违章行为的认识和控制能力会不断提高,人均安全违章行为数量(y)应呈逐年下降趋势[3],即理论上为yk-1>yk(yk为第k年的y值)。

通过以相同口径对2003—2015年湖南省某县67家高危行业(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生产、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中工作人员数量和被记录安全违章行为数量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其中58家企业人均年安全违章行为数量在统计期间出现了增加,区域内整体人均年安全违章行为数量出现了在数据曲线的末端异常增加的现象。这种普遍出现的异常增加现象与理论预期并不完全一致,而揭示和解释其原因对进一步增强对高危行业安全事故的防控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为此,本文对高危行业企业中低频违章行为与非系统性安全缺陷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与实证研究。

1 低频违章行为期(PLFVB)与控违安全管理(MFCF)投入

1.1 低频违章行为期(PLFVB)安全违章行为的统计特征

2003—2015年湖南省某县67家高危行业企业中人均年安全违章行为数量的年际变化曲线,见图1。

图1 2003—2015年湖南省某县67家高危行业企业中人均安全违章行为数量的年际变化曲线Fig.1 Interannual variation curve of per capita safety violation behaviors in high-risk indutries of the study area

以图1研究区域人均安全违章行为数量异常增加的起始年(2011年)作为分割点,分别将前后两个时间段记作Tb期(2003—2010年)、Ta期(2011—2015年),通过对Tb、Ta期的安全违章行为进行多要素维度的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发现Ta期的安全违章行为具有以下明显区别于Tb期的面上统计特征:

(1)Ta期内研究区域人均年安全违章行为数量的阶段性均值处于0.07~0.10起的低水平区间,相比Tb期下降了64%;

(2)Ta期内违章行为人占总从业人数比例的阶段性均值从Tb期的9.41%下降到2.16%,下降了78%;

(3)Ta期内高危行业企业中安全管理人员被记录违章行为(违章指挥)数量的阶段性均值从Tb期的企均1.78起/年下降到0.19起/年,下降了88%。

为进行区别并方便描述,根据Ta期整体上具有违章行为数量、违章行为人占比、违章指挥发生概率均大幅降低的低频特点,命名Ta为低频违章行为期(Period of Low Frequency Violation Behaviors,PLFVB),对应地将Tb期称为高频违章行为期(Period of High Frequency Violation Behaviors,PHFVB),并结合企业数据定义PLFVB为:当区域(高危行业企业)持续2年以上(含2年)人均年安全违章行为发生数量低于0.1起,违章行为人占总从业人数比例在3%以下,企均安全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发生数量低于0.2起,称该区域(企业)进入PLFVB。PLFVB区间内发生的安全违章行为称之为低频违章行为(Low Frequency Violation Behaviors,LFVB)。

当区域(企业)满足PLFVB的定义特征时,表明区域(企业)控违安全管理整体进入较高水平,人均年安全违章行为数量的异常波动区间与PLFVB高度重合,并主要表现为PLFVB的波动。

1. 2 控违安全管理(MFCV)投入因子

影响安全违章行为数量的主要因子是控违安全管理(Management For Control Violation behaviors,MFCV)投入水平[4],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5],因此本文将同期该区域(企业)MFCV投入因子纳入分析,分析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从研究区域67家统计企业中选择资料保存完备且自2003年以来持续经营的12家高危行业生产经营企业作为样本,而实际调查工作中由于MFCV投入因子无法进行精确统计,因此根据其与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及工资福利等比例相关的关系,并为消除企业规模变化的影响,选择以当年安全管理人员工资福利支出占同期工资福利总支出的比例作为MFCV投入因子的替代指标,逐年进行统计,得到研究区域高危行业企业中MFCV投入指标的年际变化曲线,见图2。

图2 研究区域高危行业企业中控违安全管理(MFCV) 投入指标的年际变化曲线Fig.2 Interannual variation curve of input indicators of Management For Control Violation in high-risk industries of the study area

由图2可见,MFCV投入指标在统计区间未出现绝对减少。

通过叠加图1和图2的曲线进行分析可知,PHFVB区间(2003—2010年)的数据符合安全违章行为数量与MFCV投入水平呈负相关的一般规律,说明该一般规律在区域(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时实证有效;PLFVB区间(2011—2015年)的数据不完全符合该一般规律,说明当区域(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相对较高时,影响安全违章行为的要素有了新的变化,不能用MFCV投入因子直接解释调查区域PLFVB区间人均年安全违章行为数量的异常增加现象。

1.3 控违安全管理(MFCV)投入的边际收益分析

为了进一步准确地反映调查区域PLFVB区间MFCV投入因子与安全违章行为数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本文借用经济学中边际收益理论,提出无量纲的MFCV投入边际收益,即将MFCV投入视作成本Q,将人均安全违章行为数量y的减少视作收益,定义第k年MFCV投入的边际收益MRk为

(1)

当△y/△Q<0时,MRk>0,此时△y、△Q为正负反向变化,说明新增(减)的MFCV投入对控制安全违章行为有积极作用;当△y/△Q>0时,MRk<0,此时△y、△Q为正负同向变化,说明新增(减)的MFCV投入对控制安全违章行为无积极作用;MRk为正数时其值越大,说明新增的MFCV投入对减少安全违章行为数量的作用越明显。

本文利用已有的y、Q数据,绘制研究区域高危行业企业中MFCV投入边际收益(MRk)的年际变化曲线,见图3。

图3 研究区域高危行业企业中MFCV投入边际收益(MRk)的年际变化曲线Fig.3 Marginal revenue curve of the input of Management For Control Violation in high-risk industries of the study area

由图3可见,MRk曲线整体上呈现向右下方下降的趋势,说明新增的MFCV投入对减少安全违章行为数量的贡献呈递减趋势,基本吻合经济学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MRk在2012年、2014年为负值,说明当年新增MFCV投入无效;MRk曲线在PLFVB区间整体上处于较低位置,说明低频违章行为期间新增的MFCV投入是低效的。

2 低频违章行为期(PLFVB)与安全缺陷

在不新增加其他因子且假设MFCV投入分配方向没有结构性变化的前提下,还需要引入对安全违章行为自身变化情况的分析,以进一步阐述低频违章行为期间低频违章行为(LFVB)异常波动的原因。

2. 1 安全违章行为与安全缺陷

安全违章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在多种安全缺陷复杂作用下形成的次生安全缺陷,影响安全违章行为的原生安全缺陷包括个体特征缺陷、组织管理缺陷和环境因素缺陷[6],其中组织管理缺陷和环境因素缺陷在表象上是显性的(可发现),在影响范围上是全局的,其与安全违章行为的作用是持续单向的,具备典型的系统性特征,将其命名为系统性安全缺陷,见图4;个体特征缺陷在表象上是隐性的(不易发现),在影响范围上是局部的、其与安全违章行为的作用是不连续随机的,具备典型的非系统性特征,将其命名为非系统性安全缺陷,见图5。系统性安全缺陷和非系统性安全缺陷从形成途径、影响范围、作用层级、包含要素上均有显著的区别,详见表1。

图4 与安全违章行为相关的系统性安全缺陷Fig.4 Systematic safety defects related to safety violation behaviors

图5 与安全违章行为相关的非系统性安全缺陷Fig.5 Non-systematic safety defects related to safety violation behaviors

表1 系统性安全缺陷与非系统性安全缺陷的对比

在安全违章行为理论中,普遍主张通过修复系统性安全缺陷来加强对安全违章行为的控制[7]。在对研究区域高危行业企业的抽样调查中,并未发现对非系统性安全缺陷进行排查识别和常规监管的记录资料,说明调查企业内新增的MFCV投入集中投向了对组织管理缺陷和工作环境缺陷等系统性安全缺陷的防控。

理论上,在同一系统内并不存在同时增加且同时减少影响安全违章行为数量的系统性安全缺陷数量(Ds)和非系统性安全缺陷数量(Du),否则MFCV投入将陷入随机博弈[8],丧失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即某时期内封闭系统中安全违章行为的发生数量y与(Ds+Du)之间存在单调递增的数量关系,记作y=f(Ds+Du)单调递增。

若Dsk+Duk>Dsk+1+Duk+1,则yk>yk+1

⟺若yk>yk+1,则Dsk+Duk>Dsk+1+Duk+1

已知y2012>y2011,y2014>y2013,y2015>y2014

(2)

2. 2 PLFVB区间的安全缺陷结构分析

本文以2003—2015年研究区域中67家样本企业的5 471份安全行政检查文书为基础数据来源,对其中记录的与安全违章行为密切相关的安全制度、安全机构、安全培训、安全投入、宣传培训5大类安全缺陷数量进行了逐企逐年统计。为了消除企业年度受监管频次不同带来的误差,对企业统计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逐年求和后绘制了研究区域高危行业(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生产、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中系统性安全缺陷数量(Ds)的年际变化曲线,见图6。

图6 研究区域高危行业企业中系统性安全缺陷数量(Ds)的年际变化曲线Fig.6 Interannual variation curve of the number of systematic safety defects in high-risk industries of study area

由图6可见,研究区域高危行业(非煤矿山、烟花爆竹生产、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中系统性安全缺陷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未出现异常增加现象。即统计结果存在以下数量关系:

(3)

统计结果式(3)与理论结果式(2)的结论相矛盾,分析认为该矛盾是因为非系统性安全缺陷不易被观测且未纳入行政检查的范围,因此统计结果中未体现非系统性安全缺陷的数量变化。

假设非系统性安全缺陷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随机波动,则能够很好地解释上述矛盾。即当PLFVB区间安全违章行为原生缺陷中系统性安全缺陷数量(Ds)的减少无法抵消非系统性安全缺陷数量(Du)的增加时,安全缺陷总量Ds+Du整体增加,导致人均年安全违章行为数量的增加。在PLFVB区间,因系统性安全缺陷Ds占据主导地位,Ds的减少掩盖了Du的随机增加;在PLFVB区间,随着非系统性安全缺陷Du在安全缺陷中的占比提高,Ds的减少无法掩盖Du的随机增加,从而表现为可观测的人均安全违章行为数量的异常波动,此时可认为非系统性安全缺陷占据主导地位。

3 非系统性安全缺陷的防控措施与实证研究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PLFVB区间的安全缺陷发生了结构性改变,非系统性安全缺陷占据主导地位,但对应的安全管理行为未对此变化做出及时的响应,是低频违章行为期间新增的MFCV投入低效和失效的主要原因。

为了对上述结论进行验证,本文针对非系统性安全缺陷设计了专门的防控措施,并利用分组对比观测试验对设计的非系统性安全缺陷的防控措施进行了实证研究。

3. 1 非系统性安全缺陷的防控措施

本文采用资料收集法对具备法律基础的非系统性安全缺陷的防控措施进行列举,并以此向78家高危行业企业中的负责人、31名从事安全行政监管的负责人、14名保险理赔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可行性问卷调查,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21份,其中超过60%的调查者认为可行的非系统性安全缺陷防控措施主要有:

(1) 建立高危行业从业人员的黑名单制度。对心理和身体状况不适应高危行业或岗位的从业者、存在多次严重违章记录者应在一定时限内区域性限制或禁止从事相关高危工作[9]。

(2) 完善高危行业企业中管理人员特别是主要管理人员的准入机制。管理者特别是主要管理者的个体特征缺陷可以通过决策和指令形式转换为系统性安全缺陷(违章指挥),其影响时间更长,影响范围更广,后果危害更大,应对其进行知识、能力、态度的评价准入和定期评估[10]。

(3) 引导保险、中介、企业进一步对现行非系统性安全缺陷防控措施进行差异化修订。将安全管理措施和投入向易倾安全违章行为人进一步倾斜。

(4)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界限清晰的安全责任边界。政府的安全行政监管部门应及时调整工作重心,从以重安全监察检查为主向提供安全培训、制定安全标准、建立区域行业禁入黑名单、提供安全咨询等服务领域转变,并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个人、设计评估等中介和保险企业的责任边界。

3. 2 实证研究

本研究于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在当地安监部门的支持下,经企业书面同意后在研究区域样本企业中选择了8家规模近似(从业人员50~100人)、安全管理水平较高且已经处于PLFVB区间的非煤矿山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其中,在4家企业引入非系统性安全缺陷的防控措施(见表2),另4家企业做对比观察试验,逐月统计并对比样本企业的安全违章行为数量。

表2 对比观察试验中样本企业引入的非系统性安全缺陷防控措施

通过对连续17个月的试验记录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引入非系统性安全缺陷防控措施的样本企业在试验进行到第12个自然月后,连续6个月未记录到新增的安全违章行为;对比未引入非系统性安全缺陷防控措施的样本企业月均安全违章行为数量下降了62%,见图7。

图7 样本企业月均安全违章行为数量的统计对比图Fig.7 Statistical comparison chart of the number of monthly safety violation behaviors in sample companies

4 结 论

从区域高危行业(企业)人均年安全违章行为数量在统计曲线末端出现异常增加的现象入手,通过对低频违章行为与非系统性安全缺陷相关性的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 当区域(或企业)进入低频违章行为期(PLFVB)时,显示其安全管理进入较高水平,此时在导致安全违章行为的原生缺陷中非系统性安全缺陷占据主导地位,并通常伴随安全违章行为的年际低位异常波动。

(2) 控违安全管理(MFCV)投入的边际收益递减是安全管理水平逐步提高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传统的以消除系统性安全缺陷为主要目的的MFCV投入在PLFVB区间其边际收益处于较低水平甚至为负,其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措施对非系统性安全缺陷的低效或失效造成的。

(3) 在建立并区分系统性安全缺陷和非系统性安全缺陷的基础上,在高危行业企业中补充建立适应非系统性安全缺陷的防控机制将有利于提高安全监管的边际收益,提升监管效益。

(4) 根据PLFAB区间非系统性安全缺陷占据主导地位的特征,重新划分安全责任边界问题将有利于完善责任机制的分解落实,可进一步提高区域安全管理的水平。

猜你喜欢
年际系统性区间
你学会“区间测速”了吗
太原市降水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北太平洋海温Victoria模态与ENSO年际关系的非对称特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陆地水储量变化的影响研究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全球经济将继续处于低速增长区间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近50年禹城市降水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