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量鼻导管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经口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

2018-10-10 10:53吴海洪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口气低氧插管

李 冀,吴海洪,董 文

海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及危重症医学科 海口 570311

呼吸衰竭患者需要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经口气管插管是目前最常用的插管方法。然而经口气管插管操作过程中无法有效供氧,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心搏骤停、休克、缺血缺氧性脑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等严重并发症[1]。如能降低甚至避免严重低氧血症的发生,可避免与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进而降低住院时间及死亡率。临床上常采用插管前面罩球囊吸入纯氧、无创呼吸机吸入纯氧以提高患者血氧储备,采用可视喉镜、光棒[1-6]等措施改进气管插管设备以提高插管成功率和减少插管时间等方法,以期解决这一问题。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HFNC)采用加热的单回路管道供应经过加温加湿的氧气,通过冲刷上气道减少生理无效腔,产生持续气道正压[7-8]。有研究[9]认为,相对于常规经口气管插管操作(插管前使用无创呼吸机通气以提高患者血氧浓度),插管过程中应用HFNC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氧合,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但也有研究[10-11]得出阴性结果。本研究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经口气管插管过程中HFNC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

1 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病例均为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监护病房因急性呼吸衰竭进行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共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38~85岁。呼吸衰竭标准为呼吸频率>30 min-1;为保持血氧饱和度(SpO2)>90%,设置吸氧浓度>50%;氧合指数<300 mmHg(1 mmHg=0.133 kPa)[10-12]。排除年龄小于14岁者,孕妇,气管插管困难需改用其他插管方法者,无法使用HFNC者,循环功能衰竭无法有效检测SpO2者。62例中,重症肺炎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8例,急性肺水肿9例,结缔组织疾病肺浸润3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3例,肺纤维化1例。

1.2分组及方法将患者分为HFNC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前给予无创呼吸机通气5 min,参数为:压力支持(PS)15 cmH2O( 1 cm H2O=0.1 kPa), 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5 cmH2O, 吸氧浓度(FiO2)1.0,使患者SpO2>90%,如不能达到目标SpO2则排除出本研究。HFNC组在经口气管插管过程中加入HFNC(设备为新西兰费雪派克公司产品),参数:气流速度60 L/min,吸氧浓度100%。对照组常规操作。记录患者脱掉无创通气面罩到成功插管并连接呼吸机这段时间里的最低SpO2及相关并发症[严重低氧血症(SpO2低于80%),休克(收缩压低于65 mmHg,或低于90 mmHg持续30 min,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血管活性药物),心搏骤停,心率低于60 min-1,室性心律失常,死亡]发生情况。

1.3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 3.01录入数据,应用SAS 9.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性别、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精确概率法,SpO2变化幅度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1.4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插管前氧合指数比较(表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脱离无创通气面罩到气管插管成功接呼吸机这段时间,对照组SpO2降低,HFNC组变化不显著(表2)。两组在气管插管过程中未发生心搏骤停、死亡,其他严重并发症(严重低氧血症、休克、心率<60 min-1、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3)。

表1 两组性别、年龄及插管前氧合指数对比

表2 两组插管前、插管中SpO2的比较 %

*:t=37.721,P<0.001

表3 两组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例(%)

2 讨论

HFNC最初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呼吸暂停[13-14],在最近数年发展非常迅速,已逐渐应用到成人的呼吸治疗领域,是成人ICU中相对较新的技术。美国FDA已经批准HFNC作为气道正压治疗的措施,而不仅仅是初始的气道湿化措施。HFNC能够通过加热的单回路管道给予经过加温加湿的氧气,气流量可达60 L/min以上。HFNC改善呼吸衰竭患者氧合的原理有以下几点。①减少室内空气混入:在急性呼吸衰竭时,由于患者的吸气峰流速超过传统氧疗所能提供的氧流量,导致室内空气混入到吸入的氧气中,降低吸入气体的氧含量,而HFNC可以提供比普通吸氧装置更大的流量,可以有效缓解此类情况。②呼气末正压效应:由于HFNC提供的是连续性高流量气体,可以为气道提供一定程度的正压,产生呼气末正压效应。③消除解剖无效腔:连续性给予高流量气体可以清除上呼吸道CO2,减少呼出气体的重新吸入。④降低代谢消耗、改善呼吸做功:气体在体外加温加湿,可以减少人体代谢消耗,降低气道阻力[8]。

本研究发现,在经口气管插管过程中使用HFNC(气流量60 L/min)可有效缓解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低氧血症的程度,不引发心搏骤停和死亡,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但是对于HFNC是否降低经口气管插管过程中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气管插管时间和住ICU时间方面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分析。

猜你喜欢
口气低氧插管
低氧阈刺激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近三百年来长江口泥质区沉积环境变化及与低氧关系的初步分析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
松了口气
编辑部的“神回复”
低氧运动对SD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与LPO水平的影响
急诊抢救中光棒引导法与直接喉镜法气管插管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