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途径

2018-10-10 09:18森巴提·巴合都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1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新媒体高校

摘 要:新媒体是万种皆媒的社会发展倾向,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遇到了全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为此,本文从正反两个角度辩证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发展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新媒体背景下积极革新思政教育维度的改革路径,希望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具有助益。

关键词:新媒体 高校 思政教育 革新路径

一、新媒体环境发展对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

(一)多元文化的冲击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在利用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之后,智能手机终端扩增了新闻采集的视角,多种文化形式充斥于网络环境,构建了万物皆媒的环境。在新媒体发展的背景之下,高校思政教育受到了全新的挑战。以往时期高校学生受高校教育的主流文化思想熏陶,并不容易出现对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思考偏差。而在万种皆媒的环境之下,其多元文化的组成形式催发了高校学生思维维度的变化。新媒体中虽然主流媒体的新闻价值犹在,但是消极的自媒体文化导向力也不容忽视。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职责发生了一定变化,不仅需要传授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需要辅助学生辩证思考多元文化的内在结构和关联性,消极负面文化信息对于高校学生的不利影响。

(二)教育视角的扩展

虽然新媒体以多元文化構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视角。但是这种视角也同样可以作为全新的教育视角,从而补充和拓展高校思政教育维度,延伸至社会诸多层面,辅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系架构及价值取向。因此,教育视角的扩展是新媒体时代赋予高校思政教育的全新教育路径。只要契合学生实际情况,迎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仍然可以辅助学生观察和辨析其中的价值观念,以及多元文化中的本质诉求与出发点。通过度量每一种文化现象的利弊,才能重新认知和思考社会价值、集体价值、个人价值。进而构建更为完善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因此,新媒体环境虽然对高校思政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同时创造出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教育路径,是高校思政教育得以完善和发展的优势。

二、新媒体背景下积极革新思政教育维度的改革路径

(一)开发自主学习的新模式

思政教育是学生主动思考的教育诉求,是不断强化学生自主辨析能力的教育结果。在开发新媒体教育路径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新媒体具有自主操作的便捷性,这种便捷性如果作为拓展思政教育资源的功能,实质上能够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思政教育内容,从而加强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高校思政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工具,辅导学生深入发掘社会热点新闻,从中发现舆论倾向的主流观点,并思考社会价值观念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而利用新媒体工具为学生设计和拓展思政教育资源,助力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构建。而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必然发展路径。而此时并不见得所有学生都能够以正面的心态应对多元文化的内涵价值,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辩证分析其中的思想观念,并对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体现,从而加强学生对于社会文化现象的解读能力,从学生的正确解读到真正理解,加强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收集反馈信息的新方法

新媒体环境最大的优势在于扩增了教师与学生的非课堂沟通路径,在课堂之上并不容易发现的学生思想变化,完全可以在新媒体介质中充分体现。这样的现象是由于新媒体环境构建了一种自由交流的平台,学生的真实想法可以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自由表达。因此,新媒体环境相当于消解了思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障碍,架设起一个可以即时交流的信息渠道。诸如在学生的微信朋友圈发布的个人信息,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思政教师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因此,思政教师获得了全新的教育反馈信息收集渠道。利用这一渠道可以更为全面和充分的了解学生真实想法,为思政教育的侧重点与倾向性提供参考。但是思政教师也需要充分考量学生的接受度,如果在新媒体媒介中随意提出个人见解不仅无法得到学生的真实反馈信息,也可能受到学生负面情绪的影响而将教师屏蔽。因此,如何利用新媒体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才是教育重点,如何评价学生的个人想法才是利用新媒体的关键。基于此,高校思政教师需要秉承人本理念,在与学生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技术,在得到学生认可的同时收集更为有效的反馈信息,继而支持思政教育的完善。

(三)营造互动氛围的新形式

在利用新媒体技术完善思政教育路径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营造互动氛围,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关系,并一改教育者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学生深入交流,并掌握学生的真实想法与思考动态。基于此,互动氛围促进了新媒体技术的人性化操作,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信,才最终支持了教学反馈信息的收集。为此,高校思政教师首先需要摆正心态,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深入沟通与交流,促进双方的理解与思想交流的进一步延伸。互动氛围之所以能够形成,必须是所有学生参与的结果。而且每一位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针对某一问题的探讨之中,产生了对于话题的兴趣之后,才能增强其中的互动氛围。因此,思政教师并非主流观点的倡导者,而是激励学生不断探索不同思想观念的引导者。这种教育身份的转化,可以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辨析社会现象或文化的主旨内涵,在激烈的探讨过程中让矛盾点暴露的更为充分,便可以从中总结出更加具有真实价值的思政教育导向。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新媒体新闻事件中选取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论证其中的正面价值与消极影响,最终辅导学生审视其中的价值规律,并构建正面的思考维度。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需要借助新媒体的教育形式,开发自主学习的新模式,收集反馈信息的新方法,以及营造互动氛围的新形式。继而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文化导向优势,以及沟通交流效果,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适应度与契合度,补充思政教育资源,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增强思政教育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林培煜,占亚剑,梁菲.基于新媒体的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策略探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8(S2):151-153.

[2]韩晓峰,张天译.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219-222.

作者简介

森巴提·巴合都拉(1988.08—),女,硕士,助教,新疆大学,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新媒体高校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