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爷爷”王喜林:让孩子找回属于自己的快乐

2018-10-11 12:31大海
金秋 2018年13期
关键词:榆林市心理家长

文/大海

桥头上跑马不回头,

57年教育没搞够;

酸枣枣酸来甜瓜瓜甜,

我真的还想再干50年!

——朴实的陕北小调里,表露的竟然是一位77岁老者的“野心”:王喜林,这位扎根靖边的普通退休干部,从1961年从事教育工作,即便已经退休18年,心底依然升腾着浓烈的爱意和担当。这爱意,让他初心尤炽,干劲满怀,倾尽平生学识,设立“青少年心理咨询室”,继续培育、扶持着万千蓓蕾,成为无数受教者内心无比尊崇的“知心爷爷”。

1941年出生的王喜林,曾担任靖边多所中小学校长、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近30年。在多年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丰硕的教学成果。2000年退休后,他舍不得朝夕相处惯了的孩子们,在靖边中学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义务接待了1000余名来访学生和家长。面对面交流,为家长、学生答疑解惑,进行相关心理疏导,帮助大部分来访者消除了心理困惑,改变了心情,重建了自信。

“教学生3年,心里想着学生30年。”57年教书育人,有这样一种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执教理念奠基,王喜林教过的3万多名学生,从来没有被人为地贴上“好”或者“坏”的简单标签。在他看来,“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当老师的,我们就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关心他们。”为了不辜负家长那份信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那样做的。无论学生家庭社会地位高低,无论学生自身学习好坏,大家本身都是平等的,在学校这样一个平台上,应当得到一视同仁的关爱和培养。偶尔有学生生病,王喜林就像自己孩子生病一样着急,二话不说,带着学生就往医院跑,用自己的钱给学生看病买药。在民办小学的10年里,因为条件简陋,他把自家一把铜壶拿来给学生烧水,让多少学生留下了热气腾腾的暖心记忆;学生理发不方便,他干脆买来推剪,课余挨个为学生理发;还有家里的那双高腰雨鞋,让他在无数个雨雾蒙蒙的日子,往返于大理河上接送了不知多少上下学的学生;更有管用的一个土方,硬是治好不少患了秃疮的孩子……在生命的危急时刻,他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危险留给自己:2008年汶川大地震,他正在靖边中学上课,发觉地震,立刻疏导学生有序避险,有不少学生拉着他的手让他快走,他一直等学生全部安全撤离才走出教室。

王喜林常说:“教育就是用人格培养人格,在教育中把自己高尚的人格展示在学生面前,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它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量,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他还经常对教师和家长说:“不要因孩子1%的失败,输掉99%的希望。当你用欣赏的目光面对孩子,用慈爱的目光注视孩子,你就会惊喜地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

大半辈子教书育人,让王喜林对青少年心理了如指掌。在他看来,孩子的成长环境至关重要,有的孩子自幼缺乏父母关爱,性格孤僻内向,容易自暴自弃;有的孩子处于逆反期,家长没有正确引导,从而影响了学业;还有的孩子染上网瘾误入歧途等,其实都是心理问题造成的。社会纷繁复杂,有阳光雨露,也有风刀霜剑,有力的扶持、及时的呵护,才可能陪伴孩子始终沿着正确道路走下去。“心理咨询室”设立之初,一些孩子很是不屑一顾,“和爸妈常常都无话可说,和一个老人家谈心,开什么玩笑?”但慢慢地他们发现,这位时常笑呵呵的王爷爷很是“善解人意”,在他面前,可以尽情袒露心声而不用担心“泄密”,烦恼、困惑、迷茫,都可以在他这里被轻松化解,一位老者充满爱意的开导、扶持、引领,让孩子们变得满心欢喜,不由得喜欢上这位可亲可敬的“知心爷爷”。

在王喜林接触过的众多孩子中,奇奇是个典型个案。奇奇生活在一个重组家庭,父母离婚后他和父亲继母一起生活。因为心里有隔阂,奇奇和继母摩擦不断,甚至产生厌烦家庭生活的情绪。为此,奇奇时常逃课、夜不归宿,甚至还和一些社会青年混在一起,渐渐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成了别人眼里的不良少年,处处受到排斥。但没人知道,奇奇内心其实也很痛苦。有一次,奇奇悄悄给王喜林打电话哭诉,王喜林很心疼,他知道奇奇并不是“坏孩子”,只是渴望更多关爱。这边开导奇奇,回头王喜林专程找到奇奇继母,劝她好好爱护奇奇。如此几番,奇奇终于和继母和好,回归到充满爱意的家庭生活中,彻底改变了不良少年的形象。

王喜林说,在他辅导过的孩子中,像奇奇这样的“问题少年”不少。这些孩子本性善良,有的是因为缺乏父母关爱,有的则因为过分溺爱所致。对于这些孩子,王喜林总会从问题根源着手,更多地从父母身上查找原因。“犯错的不是孩子,为何要他们承受不该有的心理负担?”这成了王喜林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名言。

2006年的一天,靖边二中八年级一位家长,带着自己口吃的女儿找王喜林咨询,说是女儿马上要上高中、考大学,而后要走向社会开始工作,但她就是不愿开口说话怎么办呀?王喜林用了三句话一下子就打开了孩子的心扉,第一句话:你太聪明了,你想的比说的还快;第二句话:你做的比说的还好;第三句话:从明天开始,每天坚持说好5句话,一年以后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会迅速提高。简单却暗含激励的三句话,给了女孩子克服自卑的信心,她开始照着去做,渐渐地,因生理缺陷造成的自卑感消失了,她开口说话自如了,语言表达能力果然一天天有了极大提高。

许多家长觉得王喜林很“神”,问他咨询中可有什么秘密武器?他笑着说:“秘密武器没有,只有‘八先八后’,即:先微笑后开口,先让座后谈心,先说己后说他,先成绩后缺点,先表扬后批评,先说小后说大,先说近后说远,先说易后说难。”正是采用了这样一种放下身段,将自己和孩子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以朋友身份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让孩子们消除了戒备,使得双方的沟通没有了高高在上的说教感,信任感、亲近感自然生发,咨询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干了57年教育工作,王喜林先后36次被省市县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其中,县级先进工作者23次,市级模范7次,省级模范6次。特别是退休后,2005至2007年连续3年评为县级模范,2008年被榆林市评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2010年光荣地出席了纪念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成立20周年暨表彰大会;2011年,被评为榆林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奖;2013年被评为首届百名榆林好人;2014年3月,全国先进模范事迹编委会将他的事迹编入《全国先进模范事迹汇编》一书;2015年,成为入选靖边县建国以来10名“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中唯一的退休教师,同年还被评为靖边县五好老干部、榆林市五好老干部;2017年,他的事迹入选陕西省委老干部编撰的《三秦夕阳正红》一书。

面对众多荣誉,许多人问王喜林“你最大的成绩是什么?”他回答说:“让跌倒的孩子能勇敢地站起来,并坚强地走下去。”而当被问到“你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时,“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回本该属于他们的快乐。”朴实回答让人们敬意油然而生。也有人对他的“还想再干50年”不太理解,说“你教了50多年书还没教够?”对此,王喜林说:“如果一个人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那他就生活在天堂;一个人非常讨厌自己的工作,那他就生活在地狱。我热爱教育事业,更热爱我的学生,我把教书育人当作一种责任,一种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

“甜甜的享受”让77岁的王喜林觉得收获远比付出多:“我所得到的,不仅是教育教学知识、经验和技能,也不仅仅是一个个荣誉、一次次表彰,精神上的巨大满足让我深刻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

陶行知先生说:“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王喜林很喜欢这句话。从1961年一脚迈进书声朗朗的校园,他就以“知识是底牌,能力是王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身上没有书卷气,就没有当好教师的底气”为激励、检省自己行为标准,养成“坐下来认真读书,钻进去领会精神,跳出来联系实际”的读书方法。从那时起,他坚持每天5点钟准时起床,晚上11点睡觉,每天至少抽出两小时用于学习,一直坚持到现在。他把读书当作一种责任,一种工作态度,一种精神追求。

2000年退休后,有了充足时间坐下来刻苦读书,10多年来,他阅读大量的书籍和报纸杂志,分类作了50多本学习笔记,大约500万字左右。2005年,榆林市委常务副书记路志强看了他的学习笔记和创作专集本后问:“你这么大的年纪,看了那么多的书报,写了那么多的笔记,你不辛苦吗?”他用10个字做答:虽辛苦、不痛苦,活得充实。

2009年,他撰写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收入《陕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论文选编》,并在省上演讲获一等奖。2000年至今,他先后在靖边职教中心、延安大学、靖边中学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既要到班上给学生上心理课,又要接待来访的学生、教师和家长,并在靖边中学举办了38期家长培训班,有10789名家长参加培训,做到学生入学和家长入学同时受教育,使家校教育真正结合起来。

退休后,王喜林写了《青少年教育读本》《家庭教育读本》《托起明天的太阳》等5本书,全部免费赠送中小学校。同时,他还担任榆林市关工委讲师团副团长、榆林市老干部三亮三讲三服务讲学团副团长、靖边县关工委讲师团团长、靖边县教育局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讲学团团长,撰写60多个专题讲座近百万字,在省、市、县、校共作1000多场次演讲,听众人数达25万人次。

从2000年开始至今,他坚持义务参加县上的科技之春活动和县上组织的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走遍全县每一个乡镇和学校,共做科技知识讲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专题讲座500余场。

半个世纪以来,因为一直和孩子们在一起,爷爷辈的王喜林一直活得很“朝气”,和童心交流,那种纯真的爱,时刻让他的幸福指数飙升。如今,桃李满靖边,只要他出门,老远就有人“王老师,王老师”地热情打招呼。过年逢节,各种问候电话、短信、微信更是应接不暇。“被惦念,是一种幸福”,这幸福,王喜林很看重,很享受,也让他不肯“休息”的脚步更加有力,稳健,无可阻挡。

猜你喜欢
榆林市心理家长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叶锐仙作品
破解民企“经理荒”——榆林市“云端”培育万名职业经理人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心理小测试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这片黄土地》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黄土画派作品展在榆林市举办
心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