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预防

2018-10-12 09:28蒋立军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预防影响因素

蒋立军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预防策略,为其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功能性消化不良大学生680名,作为研究组,同期未发生功能性消化不良大学生220名,作为对照组。分析影响因素,提出预防策略。结果:研究组熬夜、学习压力、生冷饮食、紧张、焦虑、抑郁和失眠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运动、准时进餐、进食早餐、健康教育、心理辅导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熬夜、学习压力、生冷饮食、紧张、焦虑、抑郁、失眠等是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危险因素,运动、准时进餐、进食早餐、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是其保护因素,应在大学生活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控制,以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

【关键词】 大学生; 功能性消化不良; 影响因素; 预防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2.08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2-0-03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胃、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具有症状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等特点,是一种大学生较常见的非器质性病变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和生活质量,高校也对此越来越关注[1]。国内对大学生人群功能性消化不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差异较大,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其防治进一步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功能性消化不良大学生680名,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未发生功能性消化不良大学生220名,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大一至大四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均符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关于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中的诊断标准[2]。排除胃溃疡、胃炎等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者;腹部手术史者;不配合调查者,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查阅相关资料,自制设计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學习、生活状况(吸烟,饮酒,熬夜,学习压力,运动,健康教育,心理辅导);饮食习惯(辛辣饮食,生冷饮食);就餐习惯(准时进餐,进食早餐,进食夜餐),心理状况(紧张,焦虑,抑郁)和失眠;分值评价标准:从不为1分,偶尔为3分,经常为5分[3]。分析大学生消化功能相关影响因素,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Logistics回归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分析,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本情况及学习、生活状况等相关影响因素比较

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和饮酒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熬夜和学习压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运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饮食习惯和就餐习惯等相关影响因素比较

两组辛辣饮食、进食夜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冷饮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准时进餐和进食早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人群心理状况、失眠及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相关影响因素比较

研究组紧张、焦虑、抑郁和失眠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健康教育、心理辅导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Logistic分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熬夜、学习压力、生冷饮食、紧张、焦虑、抑郁、失眠等呈正相关,与运动、准时进餐、进食早餐、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呈负相关(P<0.05),见表4。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较常见非器质性病变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多表现为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病因未明,发病机制包括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觉过敏、精神心理因素等[4]。了解高校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熬夜、学习压力、生冷饮食、紧张、焦虑、抑郁和失眠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运动、准时进餐、进食早餐、健康教育、心理辅导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因学业、课外活动及社会活动等原因睡眠时间较晚,熬夜现象较为普遍,同时也影响早餐的进食;大学生大部分在食堂就餐,饮食较为规律,但因学习紧张,时间紧张,部分同学饮食急快,不能充分发挥口腔第一道消化器官唾液和酶的作用,易出现餐后腹胀感,且时间一久易养成进餐急快的习惯,影响消化;长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寒,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大学生长时间在学校食堂就餐,难免对饭菜质量不满意,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快餐的兴起,一定程度导致学生就餐不准时,无规律,影响到胃酸的正常分泌,易引起消化不良;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审美观念增强,追求体形美,不仅饮食无规律,存在“节食”甚至“禁食”现象,若时间较久,将严重损害机体器官,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5-6]。合理的运动能够促进消化,引起饥饿感,促进规律就餐;但应注意存在餐后从事打球、跑步等剧烈运动等现象,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增加[7]。大学生不仅学习压力大,还面临经济、恋爱、就业等挑战和压力,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影响消化系统,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积极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知,并及时调整心情,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积极的作用[8-9]。

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防治策略: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生活方式的引导,加强对学生健康的关注;加强对食堂的管理,根据大学生的生理特点、饮食习惯等不同,合理安排膳食,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息时间和规律建立科学的生活饮食习惯,避免过冷过热、过饥过饱;学校要加强健康教育和引导,提高学生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并通过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加大心理辅导和干预,缓解心理问题,减少心理因素导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10-11]。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还受到中医体质等因素影響,本研究尚需进一步从中医方面进行研究[12]。

综上所述,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熬夜、学习压力、运动、生冷饮食、紧张、焦虑、抑郁、失眠、准时进餐、进食早餐、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在大学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其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进行预防、控制,以减少或避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叶可.大学生消化系统疾病的起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校医,2014,28(9):700-701.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7,25(12):889-884.

[3]汤楠.高校大学生胃肠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7,5(11):91.

[4]马计合.大学生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7,10(2C):132-134.

[5]江曼,王露,刘翔,等.大学生功能性胃肠病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J/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7):5281-5282.

[6]左国文,梁列新,黄丹,等.南宁市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8):1334-1335.

[7]明文,向军英,李群华,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躯体化与焦虑相关性的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2):174-177.

[8]张声生,沈洪,王垂杰,等.中华脾胃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82-383.

[9]龚永兴,段军凤.高校学生胃肠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4):153,159.

[10]姚萍,梁列新,董卫国,等.广西隆安县农村壮族人群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流行病学调查[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17):2393-2398.

[11]崔春蕾,闫宁,凌睿哲,等.青少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3):409-411.

[12]戴征浩,杨旻,王媛媛,等.基于三种虚证体质的在鄂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中医杂志,2017,39(9):60-63.

(收稿日期:2018-03-15)

猜你喜欢
功能性消化不良预防影响因素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效果观察
胃粘膜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性研究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结合中医推拿调治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柴枳理中汤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疗效观察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