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解读马克思主义

2018-10-13 12:31刘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权威马克思主义理论

刘郦

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同志主编,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题组第一首席专家、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梅荣政任常务副主编,崇文书局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大辞典》,作为我国首部从整体性视角进行编撰的大型马克思主义辞书。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论体系四大部分,收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有关术语、人物、著作、报刊、事件、会议、机构等条目近3000条,其资料截止时间为2017年11月,是迄今为止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部系统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及实践运用的规模宏大、资料完备的工具书。《大辞典》主编、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徐光春表示,编纂《大辞典》,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有神圣的责任感、使命感”,并指出,解读要权威。“这个权威,不是一般的权威,不是西方的权威,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权威”。《马克思主义大辞典》遵循中国共产党党章总纲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规定,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精神,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相关内容进行了权威性的解读,实现了编委会的编辑意图。

《马克思主义大辞典》的内容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强烈的现实性。长期以来,国内国际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存在混乱、误解和歪曲的现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公平,等等,这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基本原理,在所谓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改良马克思主义等西方思潮的冲击下被误解甚至歪曲,不仅造成了国内马克思主义学界的混乱不清,严重误导国内乃至世界主流意识,而且弱化甚至剥夺了社会主义政治话语体系,把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权拱手让给了西方,用西方的标准解读、肢解和歪曲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我国的一些学者崇拜并执迷于西方的政治话语,以为西方的标准真的代表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标准化解读,“言必称希腊”,造成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党政机关和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概念模糊不清,错误理解,对马克思主义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自信、理论不自信、学术不自信。如何抵制西方話语侵蚀,澄清认识模糊现状,系统全面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原马克思主义真实的本来面目,要求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解读。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科学解读旨以实践为基础,科学、全面、准确、权威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包括马克思主义起源及文本研究、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科学文化、经济全球化、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和人类共同命运等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及其发展,实事求是地客观准确地评价理论上丰富、实践上践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思想家们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作用和贡献。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重标准:

实践标准。一切理论的生命力,都来源于现实的丰富土壤。因此,理论及其解读必须以现实实践为基础。理论一旦失去了现实的支撑,必将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与革命的实践运动紧密联系着并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诠释,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内涵和价值。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社会主义国家蓬勃兴起、不断发展壮大,以实际行动演绎了社会主义及其解放斗争的理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艰苦奋斗,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用踏踏实实的革命实践践行并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提出新的战略思想,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科学理论指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解读,必须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实践运动,根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的伟大实践。

国家标准。实践解读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国家解读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特色,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必须切合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必须体现国家意志,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关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关于公平正义,关于人类共同命运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中国共产党最有发言权,社会主义国家最有发言权。所以,我们不仅要有马克思主义中国话语自信,占领意识形态制高点,诠释、演绎马克思主义,还要有马克思主义解读的国家制度自信,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政治自信。长期以来,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目的就在于用西方国家的价值标准围攻、歪曲和肢解马克思主义,弱化甚至取消社会主义国家的话语解读权。苏联社会主义的解体和崩溃,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解释权,听任、服从和追随西方自由化思想。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离不开中国的声音,离不开国家的声音,必须以党和国家、社会主义的立场来捍卫和解读马克思主义。

权威标准。权威解读是国家解读的的必然保证。自西方意识形态向社会主义国家推行自由化思想以来,“解构一切”一时成为了社会思潮的主流,虚无主义也甚嚣尘上。国内一些学者津津乐道于传播西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歪曲解构,借口“回归马克思”、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西化解读。有专家指出国内学界的这种混乱,“不仅造成了我国理论界极大地思想混乱,而且在干部群众思想中产生了恶劣的政治影响”。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标准解读已成为当务之急。权威解读不是辞藻堆砌、哗众取宠,不是望文生义、天马行空,更不是是非不明、全盘西化。权威解读必须立足文本,原汁原味,精准解读。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按照马克思主义本来面目,为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基本概念、定义、原理和思想提供最权威、最经典的全面而科学的精准解读。《大辞典》常务主编、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梅荣政指出:“大辞典面向党政干部、高校教师、青年学生和广大群众,以供其学习和研究,要有知识、有韵味、有生气。”为此,必须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线索、内容结构、条目选择做精准的科学解读,不设争议,拒绝错误思想,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权威马克思主义理论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再说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