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论文的研究动向

2018-10-13 12:31张天浩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计量分析

张天浩

摘 要: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科研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CSSCI来源期刊中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和统计发现:2017年,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CSSCI来源期刊上的发文总体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学科研究在维度、视角、方法、热点等方面也更为创新。但也要注意到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文量化明显低于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类期刊发文量少;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研究少;各单位发文量化统计分析中,“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员占比分布不均;研究成果中实证类研究较少等继续努力的方面。

关键词: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论文;CSSCI来源期刊;计量分析

DOI:10.15938/j.cnki.iper.2018.04.032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4-0153-08

2015年10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出了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这一工程,经过其认真评审和实地考察,确定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9家,第二批12家,共计21家。CSSCI来源期刊作为“三大核心”之一,在学术评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科研论文的CSSCI来源期刊发表率作为量化指标的一项,必然影响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竞争与评价。为更好地了解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研究,本文以全国21家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2017年发表的被CSSCI来源期刊收录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梳理2017年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论文研究的趋势,理清出现的问题,从而推动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等方面更好地建设与发展。

一、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1.样本选取

本次统计分析选取的样本为正在建设的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原因在于这21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中宣部和教育部经过认真审核和实地考察后所确定,且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学生培养等方面的影响在所属地区及全国相对而言处于领先阶段。所以,对这21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在CSSCI来源期刊发文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不仅可以影射出2017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的研究动向和重热点,还为2018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提供着“质”与“效”的参考。

2.数据来源

本次统计分析选取的数据,来源均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本次统计分析的检索起止时间为2017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且只统计了以所在单位为发表论文第一单位的第一著者,检索到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共计发文3048篇,其中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24篇(详情则见表一)。这1524篇学术论文则为本次统计分析的主要数据源。

3.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分析采用的是中国期刊全文數据库(CNKI)自带的“高级检索”和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全国21所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年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在CSSCI来源期刊上的发文总量;发文中H词频;教授、副教授、讲师、研究生等发文数量;H被引频次;H下载频次等指标进行的统计与分析,并以此来回顾2017年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论文的研究方向。

二、2017年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文情况与定量分析

1.载文情况分析

“学术论文是学术研究发展的科学总结和重要记录,也是表述与传播科学研究成果的最快途径之一。”[2]2017年,这21所全国重点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在CSSCI来源期刊上的载文既是各单位示范性作用的重要发挥,也是其2017年科研的回顾和总结,表述和传播着学术界的研究动向。经统计得到表1,可以看出:2017-2018年度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共计发文3048篇,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发文1907篇,CSSCI来源期刊发文1006篇,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文1141篇,CSSCI来源期刊发文518篇。

2.发文刊物分析

目前, 学界对科研人员的评价通常是根据其发表成果的影响力。在许多学术奖励和晋升政策中,如著名的诺贝尔奖评选也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学术声望和其所发表的论文期刊水平综合考量。[3]经过文献的统计,在2017年21所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CSSCI来源期刊发文总量的1524篇中,共包括有《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共154种期刊。其中,载文量前5的期刊共载文395篇,占总载文量的25.92%,依次分别为《人民论坛》载文119篇;《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载文87篇;《思想教育研究》载文81篇;《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载文59篇;《思想理论教育》载文49篇。但是要值得注意的就是如《中国社会科学》仅有1篇;《马克思主义研究》载文也只有27篇。这就是说2017年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等方面的研究略有不足。

3.发文作者分析

虽然著者层次与学术论文的水准不一定成正比,但是从高水平期刊发文的统计结果来看,高层次著者文章的比例还是较大。[4]为了进一步分析2017年21所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文情况,笔者进一步借助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以21所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发文单位的CSSCI来源期刊上的著者情况进行了统计得到表2。可以看出:2017年21所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独作发文量为875篇;从发文著者的层次来看,拥有教授职称的著作发文最多,共计579篇,接下来依次为博士研究生(321篇)、其他(包括有研究员、副研究员、访问学者、本科生以及未注明其身份的作者,共计227篇)、副教授(225篇)、讲师(103篇)、博士后(105篇)、硕士研究生(11篇)。

4.核心发文作者分析

“核心作者所著学术论文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该学科的发展势头。”[5]为了进一步了解2017年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核心作者的发文情况,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数据统计得到表2。可以看到:各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核心作者共发文179篇,平均每位作者发文5.97篇,其中拥有教授职称的作者有18人,占比60%,副教授有9位,占比30%,讲师3位,占比10%;在各单位各自的高产作者中,2017年发文10篇以上的作者共有5为,分别是来自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肖贵清教授(16篇)、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顾钰民教授(11篇)、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王学俭教授(11篇)、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韩喜平教授(10篇)、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温权讲师(10篇);从发文作者的发文的基金来看,大多数作者带基金,基金率高达96.65%。通过表3,也可以看出21所重點马克思主义核心发文作者发文数高于10篇的作者及高质量期刊数主要还是集中在第一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另一方面低于5篇的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有4所,这对于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引领示范度不明显。

5.下载频次分析

论文的下载频次也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逐渐成为学术论文影响力及学科科研水平高低的新指标之一。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检索单位,检索各单位2017年CSSCI来源期刊发文中的最高下载量得到表4,可知下载量超过1000次以上的科研成果就有11篇,占比52.38%;通过对比各单位最高被下载频率得知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郑永廷教授发表在《思想理论教育》期刊上的“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一文自2017年1月15日发表以来便被下载7190次,位于各单位最高被下载量的首位,其次为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同舫教授的“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背后的必然逻辑”一文,下载频次为4779次;第三的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贵清教授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下载频次为2437次。纵观2017年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各单位最高被下载频次论文题目,可以看出2017年的研究热点还是集中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等,说明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还是集中在当下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6.被引用频率分析

通过分析以21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发文单位,各单位2017年CSSCI来源期刊发文中的最高被引频次,不仅可以了解各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热点和动向,还可以发现活跃在学术圈里的各单位科研工作人员及其研究的关注度。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的数据统计得到表5。可以发现被引频次最高的三位作者分别是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郑永廷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冯刚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吴潜涛教授,三位作者的被引频次分别为29次、11次、6次,对比这三篇文章,可以发现其都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这也说明了如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依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持续关注热点;通过各单位最高被引频率也可以发现,201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贡献量最高的学科归属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为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主要关注的热点主要聚焦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话语体系构建”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要关注的是“互联网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7.论文题目的高频词分析

“由于词频分析法能够较直接地反映特定文本中的热点词汇[6],”所以,通过借助图悦软件对2017年全国21所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CSSCI来源期刊上所发表的1524篇科研论文的题目进行了高频词统计检索,筛选出了科研论文题目中出现频次最高前20个关键词,最后得到表6。

根据表6可以发现:2017年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CSSCI来源期刊科研论文的选题中的关键词频次最高的便是“思想”,其次为“政治”和“马克思主义”,出现频次分别为302次、227次、156次,这也反映着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鲜明特征。“生态”、“建设”、“创新”等词的高频出现也反映着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马克思”、“习近平”的高频出现也说明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关系;“高校”、“大学生”、“教学”等高频词的出现也表明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成果大众化也是一项持续性重点课题。

三、结论与展望

1.论文来源期刊以思想政治教育类期刊为主,辅助有人文综合类期刊,而马克思主义类期刊发文量少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依托单位,有着担负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的特殊使命。[7]经过对2017年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CSSCI来源期刊的发文统计分析,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期刊以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署名单位的载文量不多,载文则主要集中在思想理论教育类期刊,这说明2017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非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而作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示范性和专业性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期刊实则是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建设的偏向和重点。

2.研究主题的创新度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研究少

自北京大学成立全国第一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到中宣部、教育部提出建设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持续发展成熟、研究主题创新度不断提高。但是,从当前整理的2017年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CSSCI来源期刊数据库上的最高发文作者;最高被下载、被引频率来看,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于时下具体问题的关注度较高,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是有待提升。反思其原因,众所周知,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在校学生比例的不协调的现象,研究者承担课业较多,投入科研的时间较之前相比有所减少;另一方面,在如今量化考量机制的影响下,为了完成考量,很多科研工作者则把研究从研究难度大、耗费时间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方向转向时下具体问题的研究。实则,作为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所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贡献的一篇学术论文若能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角度去关照、分析时下具体问题进行比较理论性、原生态性地讨论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3.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文量高于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单公布于2017年3月。由于确定时间段、研究人员、学科建设发展度、学生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等方面稍逊于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因而,在2017年统计分析量化的各项指标中,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均明显落后于首批9所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而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成果丰富性与示范性也充分地证明着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工程建设的先進性和必要性,与此同时,也说明着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带动下还有更多的进步发展空间。

4.各单位发文量化统计分析中,“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员占比分布不均

“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根本在于培养人才。”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在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工程建设的带动下取得了长足性发展。但是,从2017年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CSSCI来源期刊发文来看,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及其他科研工作人员在2017年量化的统计分析中存在着与其职称不符的发文量,具体表现在教授与博士研究生的发文较高,而本应该发挥科研工作主力军的副教授却还不足教授的一半,尤其是青年讲师和博士后科研工作者2017年贡献量偏少。因此,“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员共同的努力则是2018年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点。

5.研究成果以理论类为主,实证类研究较少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可以永葆青春,始终发挥着其先进性和科学性,则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通过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CSSCI来源期刊发文题目的统计分析,不难发现2017年学术界的研究主要还是以理论研究为主,而缺少对实证性研究的关注。

总体来说,2017年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发挥着带头和引领作用。但与此同时,今后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工程建设还要继续努力的就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的研究,形成副教授、讲师、博士后以及硕士研究生CSSCI期刊来源发文的奖励机制,进而不断推进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更好发展,以发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示范性影响。

参考文献

[1] 朱剑.歧路彷徨:核心期刊、CSSCI的困境与进路——“三大核心”研制者观点述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5-26.

[2] 王凤基,杨文珠.我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科研产出能力的比较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6):79-83.

[3] 柯青,朱婷婷.基于作者机构指数的期刊评价研究述评[J].图书与情报,2017(2):109-119.

[4] 李跃平,裴光兰.民族学刊创刊以来的著者分析[J].民族学刊,2017(4):77-82.

[5] 刘顺,胡涵锦,高玉林.近十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动向——基于五种马克思主义期刊(2005-2014)的计量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15(4):35-43.

[6] 王志强,王跃.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研究视阈与展望[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9):128-136.

[7] 白显良.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几个关键词[J].思想理论教育,2015(6):30-34.

[8] 康秀云,郗厚军.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4):18-23.

[责任编辑:庞 达]

猜你喜欢
计量分析
能源诅咒视角下成都经济区绿色发展研究
宝鸡文理学院科研论文计量分析
企业所得税会计新旧准则的变化分析
国内傩文化研究状况的计量分析
居民消费水平因素分析
我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实证关系研究
经济趋同的计量分析和收入分布动态研究
基于中国知网的Reissner—Nordstrom空间研究文献分析
国内移动用户行为研究热点与前沿
我国不同地区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