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与探索

2018-10-14 06:41王建卉
水能经济 2018年1期
关键词:河道治理应用

王建卉

【摘要】生物生态修复技术指的是使用特定的生物吸收、转化、降解或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使河道环境逐步恢复到原始状态。当前,常用的污染水体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和化学修复技术,其中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具有生态节能、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修复技术。

【关键词】水生态修复技术;河道治理;应用

1、水生态修复技术种类

1.1生物处理技术

主要通过人工方式完成相应的处理,通过合理的途径最终获取特定的微生物,通过对其利用,完成对特定污染物的降解,同时在该过程中要对微生物生长环境、品种、数量等各项内容进行控制,同时在培养过程中,通过人工曝气等方法,加快对水体污染物、氨氮、有机氮等物质的处理。具体处理技术应当依据河道受到的实际污染程度、水流、流域面积等各项因素的综合情况进行确定。

1.2修建生态岸坡

生态修复主要目的是对遭受到污染或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该操作必须要严格的依据自然规律进行,使河道中的食物链体系能够得到恢复。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水利工程建设观念发生了转变,现代水利工程的建设理念是安全、生态。基于此,在设计河道岸坡,以及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种不同的材料进行应用,在该过程中要合理的应用生态理念。例如,在河道修建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放缓河坡,同时在河道近岸处种植植物,为了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应当种植根系相对发达的植物,从而达到固结土壤的目的,提高坡岸的稳定性,避免大量的土壤被冲走,为水中的生物提供了相应的活动场所,从而实现保护对环境的有效保护。

1.3人工湿地处理技术

人工湿地原理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化学、生物、物理各方面的作用进行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水体的净化。这种湿地系统是在一定长宽比及地面具有一定坡度的洼地中,湿地中的填料床是由土壤和填料共同构成的,同时床体填料会存在的缝隙,这些缝隙为水流动提供了空。同时,也可以在床体的表面种植植物,考虑到生态问题,应当种植一些成活率高,并且具有较好处理能力的水性植物,实现对污水的科学处理。人工湿地特点如下:1)可以保持物种的多样性不受破坏,同时能够为水中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2)实现对空气湿度和温度的调节。3)调节径流,确保泥土含水量的合理性。4)降解水体中的各项污染物,净化水体。5)美化环境。

2、生态工程综合性修复技术

2.1河道曝气生态净化

河道曝气生态净化系统是以水环境中存在的生物为载体,加上人工曝氣,建立一种模拟大自然的生态处理方式,从而有效降低水体中存在的污染物,改善水质。河道曝气生态净化系统中所需要的氧气主要有三种来源:人工曝气复氧、水生物借助光合作用输送氧气、大气复氧。采用曝气生态净化系统来对黑臭河道进行处理时,原有的水体环境会形成一种复杂的植物生存系统,富含细菌、真菌、藻类物质。该方法借助物理吸附、生物吸收等作用,协同除去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形成食物链,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2多功能河道生态工程修复

多功能河道生态工程修复是指将现有的城市河道设计成多种类型的自然景观或生物种群,使其具有一定的观赏作用和净化水体的功能,这是一种多功能的生态修复技术。使用这种方式来净化水体时,人们需要借助大量微生物载体,为水生植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这样才能有效清除河道内的污染物质和杂质。

2.3底泥生物氧化技术

底泥生物修复技术是指不断增加现有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土著微生物,借助微生物、电子受体等多种技术组合的方式来生产出净化水质的药物,借助靶向给药方式将药物直接注射到河道底泥中,从底层来对河道黑臭底泥进行氧化,大大降低底泥中富含的有机物质和氧气的消耗速度,改善底泥降解生物的能力,为微生物和藻类物质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3、应用实例

3.1工程概况

某河道全长越8.6公里,其是一条骨干河道,对于该河道的功能定位是防汛除涝、生态水环境、水资源调度及航运。

3.2工程理念

依据河道所在区域的水务规划的具体要求情况来看,应当将人水和谐相处作为该河道处理的指导思想,从而在满足防洪除涝、抗震等各项安全标准的基础下,改善河流的生态环境。在进行河道平面布置过程中,考虑到河道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生态环境情况,摒弃了传统河道采用的裁弯取直做法,使河道本身具有的蜿蜒、曲折等各项特点都能够得到保持,这样的处理方法使河道能够有宽有窄,确保河道断面多样性不会受到破坏,整个河道的岸坡采用生态岸坡,对于河道的局部区域则进行湿地处理,从而使河道的多样性得到改善与修复,最终构建一条生态型河道。

3.3河道特点

河道平面布置:在原河道基础上对河道进行适当拓宽,通过量、测可以发现,河面宽在28-58m不等,河道有宽有窄,并且线型种类多样。生态护坡的应用:河道边坡采用的为自然土坡,边坡应当依据河道的实际宽度情况和河岸景观绿化带进行调节,为了确保河道坡面的生态型,选择的石材要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同时可以将植物种植在空隙处,实现对水中有害物质的吸附与沉淀,同时也很好的抵抗了由于水位变动原因,对土坡造成的冲刷,水面上的土坡处种植的植物的生长速度较快,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人工湿地的布置:对沿线小支流进行利用,进行人工湿地布置,具体布置面积超过了48000平方米,在河道一定水位线上构建自然生态湿地小岛,并且要在小岛内摆放一些未经过人工处理的天然石头,同时还要种植一些适合当地环境生长,并且具有景观效果的水生植物,利用木桥将小岛与陆地相连,形成水陆环绕景观。

4、结论

水生态修复技术是改善水资源质量及对水体进行修复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对该项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一方面可以为水生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还能促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建立,促进水环境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开丰.生态修复技术在贵州省山区小型河道治理中的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43(01):194-196.

[2]李朝晖,秦建桥.南方城市受污染河道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4):8319-8322.

猜你喜欢
河道治理应用
河道险工治理技术与护岸工程探讨
大凌河及小凌河历史变迁分析
毛祁河综合治理工程施工组织探究
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水土保持的有效实施
感潮河段堤防护坡应用与实践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