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黏度测试在老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2018-10-15 07:15安德连窦祖林卫小梅阮恒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指征胃管容积

安德连,窦祖林*,卫小梅,阮恒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 广州 510630)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激增,预计到2020 年老年人数将达到2.48 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2050 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届时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7 亿, 约占总人口30%以上。其中老年人脑卒中、痴呆、帕金森病的发病率分别为37%~78%[1],>50%[ 2 ],94%[ 3 ],加上老年患者由于口腔、咽、喉与食管等部位的组织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黏膜萎缩变薄、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渐趋迟钝、肌肉变性等病理原因,更易发生口咽期吞咽障碍[ 4 ];然而目前常用的吞咽功能评估工具是洼田饮水试验[5],未进一步进行临床评估,试验不通过即禁食、补液或留置胃管,不能针对性指导患者采取经口进食还是鼻饲喂养。致使盲目置管或长时间留置胃管,增加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及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给患者带来痛苦及巨额花费;另外留置胃管患者重病感增加,自我形象改变及对预后的悲哀,给老年患者生理、心理及预后带来消极影响;还可能造成咽、腭、舌肌的废用性萎缩,使患者尚保留的部分吞咽功能退化[6],导致终身带管。

目前医护人员对老年机体衰退带来的进食异常关注度不够。大部分科室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了初步的进食评估及饮食指导,但是缺乏系统的评估及明确的进食指导,所以亟需简易实用的评估工具,清晰简单的筛查流程。我院从2017年5月开始针对吞咽障碍护理门诊就诊的老年患者评估,已形成一整套的评估流程,现分述如下。

1 首先使用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Eating Assessment Tool-10,EAT-10)进行初步判断。

EAT-10由Belafsky等[7]于2008 年研发的吞咽障碍筛查工具,EAT-10中文版(详见图1-1)具有良好的信效度[8],能够较好地预测患者的吞咽功能。评估前向患者解释填写表格的目的、打分规则,要求患者独立自主完成,必要时由家属或陪护人员协助完成。EAT10由10个问题组成,包括各种吞咽障碍症状、临床特点、心理感受、社交影响,每个问题分为5个等级:没有(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严重(4分)。EAT10总分≥3为异常。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容积-黏度测试。

图1-1 EAT-10

2 容积- 黏度吞咽测试(V-VST)[9]

可辅助早期诊断识别存在吞咽障碍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从安全性和有效性两个吞咽功能特征评估。有效性是指患者摄取使其营养和水合状态良好所需热量、营养和水分的能力。安全性是指患者摄食期间避免呼吸道并发症风险的能力。

2.1.1 准备

2.1.1 物品准备:水300ml (室温)、顺凝宝中性增稠剂(3袋)、50ml 灌食空针3个、杯子3 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1个、记录表

2.1.2 1 .1 V-VST 测试测试液准备:推荐在测试开始前5 分钟内准备

①流质(液体):在杯子中装满水(室温)。

②稀流质(糖浆样):在140ml 水(室温)中,加入6.4g 顺凝宝(1 袋)溶解,搅拌直至均匀。

③糊(布丁样):在140ml 水(室温)中,加入12.8g 顺凝宝(2 袋)溶解,搅拌直至均匀。

2.1.2 患者准备

患者神情且配合测试、可直立坐位、可对答。

2.2.1 测试步骤:V-VST 方法旨在尽可能地保护患者不发生误吸,因此遵循测试步骤进行十分重要。吞咽安全性问题征象的检出是影响该方法测试顺序的主要因素。需要遵循的一般准则如下:稠度越小,食团体积越大,口咽吞咽障碍患者发生吸入的风险越高。因此,患者出现安全问题时,禁止使用稠度较低或体积较大的食团。

2.3 测试结果评估与解释:V-VST 方法通过给予患者稠度和体积递增的食团来评估吞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3.1 测试结果评估

安全性方面临床评估: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误吸导致呼吸系统并发症、肺炎的相关风险。临床征象包括咳嗽、音质变化、血氧饱和度水平下降(基础血氧饱和度下降5%,提示误吸的发生)。

有效性方面临床评估:提示患者未摄取足够热量、营养和水分的标志导致营养不良和脱水的相关风险。临床征象包括唇部闭合、口咽腔残留、分次吞咽。

2.3.2 测试结果解释

不伴安全性或有效性受损;如吞咽过程中未出现安全性或有效性受损相关指征,则V-VST 测试的结果是阴性的。根据这一方法得出的结论是,该患者并不患有口咽性吞咽障碍。

伴有有效性受损,不伴安全性受损:如吞咽过程中未出现安全性受损相关指征,但有有效性受损相关指征,结论如下:根据V-VST 检测结果,该患者患有口咽性吞咽障碍。患者可安全吞咽,但有效性受损,这可能危及患者的营养和补水状况。保证患者吞咽过程不出现有效性问题的前提下,最佳方案是选择最低稠度和最高容积的液体。

伴有安全性受损 (伴或不伴相关有效性问题):如吞咽过程中出现任何安全性受损相关指征,伴或不伴相关有效性问题,结论为根据V-VST 检测结果,该患者患有口咽性吞咽障碍。吞咽过程的安全性下降提示该患者可能已经发生吸入。最安全的摄取液体体积和稠度相当于患者能够安全吞咽时液体的稠度。安全性一致的前提下,须优先考虑尽可能大的容积,以保证吞咽有效性和患者优选的稠度。

3 讨论

3.1 V-VST测试的特点:

3.1.1 V-VST测试可在床边进行,简单、安全、经济、实用。

3.1.2 该方法可检测不伴咳嗽症状(隐性误吸)的患者。

3.1.3 通过让患者吞咽稠度和体积递增的食团,可明确患者安全有效进食的食物情况。

3.1.4 所需材料易准备,可重复多次进行评估。

3.2 经过症状筛查,然后进行容积-黏度测试,流程简洁清晰,为口咽期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指引方向,更有临床指导意义,且方法较简单,容易在临床进行推广,在国外已广泛应用[10]。本筛查流程减少口咽性吞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的机会,缩短置管的时间,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其方法简单、实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指征胃管容积
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正常成人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
经阴道二维超声、三维超声容积成像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宫腔粘连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巧求容积
胃管位置判断方法改良在临床胃管留置中的应用与分析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