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医院为基础社区相结合的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10-15 07:15梅晓娟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人员康复

梅晓娟

(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蒙古 包头 014500)

作为三大致死疾病之一,脑卒中其患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处于较高水平[1]。尽管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脑卒中临床致死率已有所下降,然基于多数患者在其病情得到一定稳定后即采取非遵医嘱出院途径,进而选择社区护理模式,而当前社区诊疗水平相对较为薄弱,由此极易延误脑卒中患者术后康复治疗。针对此,探究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有效护理模式尤为关键。本文将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所收治69脑卒中患者为例,就以医院为基础社区相结合的延续性护理在其中的临床价值展开简要分析,实验详情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脑卒中患者为例,依照乱数表法从中择取69例进行对比实验。其中,对照组患者总计34例,男性21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52~81岁,平均(64.52±4.98)岁;实验组患者35例,男性23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53~78岁,平均(63.61±3.77)岁。二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别(P>0.05)。

1.2 临床护理方案

给予34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出院指导、社区用药指导等。给予35例实验组患者以医院为基础社区相结合的延续性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信息延续性管理。将患者基本信息整理成册并提供给相应社区服务中心,以便其建立相关信息档案,进而提高护理工作针对性。(2)护理管理延续性。择取5名临床护理人士对其相应管理区展开延续性电话随访或实地访查,进而实时掌握患者康复工作动态过程以便及时调整其护理计划。(3)技能培训。对社区相关护理人员展开相关职业技能培训,主要包括针灸、功能锻炼、按摩护理等;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相关健康知识宣教以使其充分了解治疗中的禁忌进而有效规避。(4)心理支持。始终与社区护理人员和患者保持良好关系,积极主动与社区人员交流以保持信息互通,与患者定期交流以提高其治疗信心,缓解其抑郁情绪。

1.3 观察指标

对比二者护理后生活质量。

1.4 统计途径

所有数据均经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以±s表示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同时以t进行相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检验。P<0.05即为差异具统计价值。

2 实验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其生活质量各项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P<0.05)。详见表1。

表1 二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n,%)

3 实验小结

作为复发性脑血流障碍性疾病,脑卒中临床患病人数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呈上升趋势。基于脑卒中各类并发症较多,包括意识障碍、功能障碍等,因此,当前临床中不仅要重视脑卒中诊疗质量,还应着重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提高,然以往临床中护理干预仅局限于院内,患者出院后即停止,故而对患者预后造成一定影响,而延续性护理基于其良好协调性和连续性可有效保证患者出院后护理质量,进而有助于其受损神经功能恢复,实现生活质量的提高[2]。经实践表明,延续性护理不仅可提高对患者基本信心的掌握度,进而进行针对性康复护理,且有助于在保证社区护理工作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同时减少治疗成本,进而提高临床依从性[3]。其中,信息延续管理有助于社区医护人员全面掌握患者临床资料,进而为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且减少后期护理探索环节;而护理管理延续性通过联合相关护理人员对患者开展定期访问工作可提高医院与患者间连续,进而实时掌握患者康复进展,以便适时调整工作安排;而技能培训则有助于提高社区护理人员职能素养,进而优化社区护理工作质量;心理支持则始终贯彻于康复护理中,有利于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临床工作。本次实验中,经延续性护理后,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其构成差异经统计学比较均具有P<0.05,表明此探索模式有效性。

换言之,于脑卒中患者应用以医院为基础社区相结合的延续性护理有助于优化其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改善其情绪状态,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延续性护理人员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