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2018-10-15 07:15张小清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负面心绞痛状态

张小清

(包头市达茂旗医院内科,内蒙古 包头 014500)

【关键字】心绞痛;老年患者;护理干预;焦虑程度;抑郁状态

心绞痛是常见心血管内科疾病之一,多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短时间缺氧、缺血引发压榨性或阵发性胸痛。大部分患者在急性发病气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治疗。我院对心绞痛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明显,现将具体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绞痛老年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女性36例,男性52例,年龄在60岁-83岁之间,平均(71.18±6.04)岁。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有患者44例,两组患者在临床基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有对比分析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含环境介绍、建立档案、用药指导和健康宣教等。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入院后向患者耐心、详细讲解冠心病注意事项, 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况。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与认知,适当进行不良情绪发泄,在患者情绪低落时给予疏解,给予患者鼓励,正确引导患者树立治愈信心。告知患者良好的情绪可促进疾病康复,负面情绪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让患者了解负面情绪危害性。建议患者避免食用高脂、高糖、高盐、高胆固醇类食物,避免暴饮暴食,禁止饮酒吸烟,适当进行适宜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接触会影响情绪与心理的刺激源。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耐心、热情的解答,告知患者不可盲目用药和擅

1.3 观察指标

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核对,±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在抑郁、焦虑程度方面无巨大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抑郁、焦虑程度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情况

3 讨论

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并发症,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处于短暂的缺氧、缺血状态引发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发病急,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大量研究表明心绞痛患者若存在消极情绪[1],例如:恐惧、抑郁、紧张、焦虑等,会导致病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心绞痛患者不仅要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良好的护理干预也非常重要。

我院针对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入院后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向患者进行医院环境介绍,让患者能更快适应新环境[2]。向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提升患者的心绞痛疾病认识,告知患者情绪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告知负面情绪危害,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疏导,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心。为患者进行饮食指导,降低心脏负荷,避免发生便秘[3]。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放松训练,确保患者身心处于放松状态。此次研究,实施护理干预的干预组在抑郁、焦虑评分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充分说明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应激心理,降低负面情绪,进而能促进临床疗效提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心绞痛是中老年群体多发疾病,由于该疾病发病急、病死率高,患者患病后易出现各种负面情绪,而不良情绪会导致病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故对心绞痛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很有必要。此次研究表明对心绞痛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应用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负面心绞痛状态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状态联想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涉及商业伦理的负面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