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综合评估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8-10-15 07:15车建玲张玉亮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9期
关键词:老年病例数年龄

张 艳,张 冰,李 萍,车建玲,张玉亮*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本文以到本院住院的老年患者68例,以例数对等将老年患者予以分组处理。主要分析在临床护理项目中落实老年综合评估的可行性与意义。详细分析步骤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主体均为到本院住院的老年患者,所有病例收集的起止时间以及终止时间分别为2017年02月与2017年11月,从中抽取病例人数68例,以例数对等将老年患者予以分组处理。其中对比组男性老年病人14、女性老年病人19,最大老年病患的年龄值为87.9周岁,最小老年病患的年龄值为63.2周岁,计算得到年龄均值数(71.2±6.4)周岁。分析组男性老年病人11、女性老年病人23,最大老年病患的年龄值为88.3周岁,最小老年病患的年龄值为62.7周岁,计算得到年龄均值数(72.±5.1)周岁。将二组老年病例的基础资料(年龄大小、性别)资料等进行相关比较后发现,二者匹配性较大,P>0.05。

1.2 排除指标与入选指标

本次入选的病例年龄值均在61周岁以上,在本院的住院时间在5天至15天之间。且均存在慢性疾病的患者。其中存在精神性障碍功能的病例不在入选之列生存期间在3个月以内的病例均排除。存在急疾病的病例排除。

1.3 方法

对比组的所有老年患者予以常规性护理干预,如以病人的实际病情分配到对应的科室。同时护理人员以病人的实际病情与恢复情况为依据,开展相关的护理。如给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老年病患由于年龄因素以及疾病的疼痛因素,会产生极大的担忧情绪[1]。除此以外,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服用药物医治,但是医治效果可能会根据病人依从性会出现反复性特征。在此情况下,病人心理承受较大的压力,致使在医治期间依从性明显降低。最常见为不按时服药。这给疾病的后期恢复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对其开展心理疏导。可根据病人的心理进行语言疏导、肢体方面的支持等,如拥抱。分析组老年患者在其护理的条件下落实老年综合评估[2]。(1)对老年病患进行身体、心理等综合量表评估:老年病患体弱、且慢性疾病复杂。在对其落实护理工作存在较大的困难。在此情况下,需对老年病患落实老年综合评估。可对病患实施《生活质量》、《躯体能力》进行评估。(2)在对病人护理期间,可让护理人员、医生等参与。同时以评估情况整理与完善护理计划,对病患进行科学性、个性化的护理。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

观察二组老年病患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3]。其中护理满意度以分数值表示,分数值愈高,则表明老年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愈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以实际的记录为依据。

1.5 数据统计学探究

本次调查研究老年病患的护理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均采用同一统计软件加以处理与对比,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借助(%)与(均数±标准差)表示,当P值<0.05以后,表明具备差别。

2 结果

2.1 分析组与对比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分析组老年病患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2.3±1.7)分、护理不良事件总例数3例优于对比组的相关指标,P<0.05。详细数据间表1。

表1 分析组与对比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2.2 分析组与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分析组老年病患并发症发生率8.82%小于对比组的相关指标,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分析组与对比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现如今,人们对医疗服务以及护理质量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4]。而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实际的治疗效果及疾病预后情况。老年综合评估是以老年病患的实际病情、心理以及生活质量评估为依据,通过评估对老年病患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3]。

本次研究显示,分析组老年病患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2.3±1.7)分、护理不良事件总例数3例以及并发症发生率8.82%均优于对比组的相关指标,P<0.05。

综上,在床护理项目中落实老年综合评估应用的可行性较高,除了有效的提升老年病患护理满意度外,还能有效的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频率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老年病例数年龄
变小的年龄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Joseph F. Engelberger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