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间农业产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018-10-15 02:16张一宁
市场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总产值支农农用

◇张一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发展水平始终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广泛关注,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可见,农业在国家重大战略规划中始终位于首要位置,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的基础。就我国现阶段国情而言,农村人口众多,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显现出来,地区间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增大,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经济增长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区域间农业经济发展产生差异,研究农业产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农业产出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已进行大量实证研究,Chen Pochi等[1]对中国29省的面板数据计算Malmquist生产率指数。Hua Ye等[2]指出中国农业产出增长率增长得益于新技术的不断应用。Gong Binlei[3]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1978~2015年中国农户农业生产非技术效率情况,并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Qiao Fangbin[4]认为即使不大规模增加农业投入,通过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市场化改革也可以促进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陈莉,刘光辉[5]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影响农业产值的投入因子进行分析。陈其清[6]对湖北省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付洪良[7]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对浙江省固定资产投入对农业产出的影响进行分析。孙敬水,董亚娟[8]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教育程度以及地区间资源差距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了解到目前我国对于农业产出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成熟,农业产出是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区域之间农业产出差异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为更好的实现各地区农业经济稳定快速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描述

1.模型设定

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双对数模型:lnYit=ai+Σnr=1br(lnXr)it+eit,其中Y代表农业总产值,为被解释变量,ai为截距项,Xr是指财政支农支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农用机械动力等解释变量,br为待估参数。

本文使用我国31个省区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选取农业总产值为被解释变量,选取财政支农支出、农作物播种面积、农用机械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受灾面积、平均受教育年限为解释变量,构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各种投入要素对我国不同区域农业产出的影响。

函数形式如下:其中,农业总产值(单位:亿元)用Ae表示,财政支农支出(单位:亿元)用lnFinance表示,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单位:千公顷)用lnSeed表示,农用机械总动力(单位:万千瓦)用lnMachine表示,化肥施用量(单位:万吨)用lnFertilizer表示,受灾面积(单位:千公顷)用lnDisasteri表示,平均受教育年限(单位:年)用lnEducation表示。

2.变量描述

对本文选取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2006~2015年的年均农业总产值如表1所示。

表1 2006~2015年各地区年均农业总产值 单位 亿元:

对表1进行分析可知,2006~2015年,全国的年均农业总产值呈上升趋势,各地区的农业总产值均呈上升趋势。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另外,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始终落后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在三大地区中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遥遥领先,我国各个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水平始终存在差距且在逐渐增大。

三、我国区域间农业产出影响因素分析

1.数据基本检验

(1)面板数据平稳性检验

在进行面板数据回归之前要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LLC检验和ADF检验两种方法对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两种检验方法中有一个检验通过即可以证实数据具有平稳性,运用软件Stata13.0进行检验的结果如表2所示。

由检验结果可知,面板数据中的所有变量均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LLC检验或ADF检验的原假设,都通过了单位根的检验,因此该面板数据序列是平稳的。在此基础上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则该回归是有意义且精准的。

表2 变量平稳性检验

(2)面板数据模型设定检验

研究面板数据的模型可以有变截距模型和混合数据模型,通过协方差分析进行判定;变截距模型又分为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和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可通过Hausman检验进行判定。运用软件Stata13.0进行F检验和Hausman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模型设定形式检验结果

由表3检验结果可知,在全国以及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面板模型设定中,F检验均在给定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说明选用变截距模型更合适;在Hausman检验中,全国以及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模型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因此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更合适。

(3)多重共线性检验

面板数据模型在进行回归建模时变量之间可能会出现多重共线性,这会影响模型估计结果的准确性,为确保回归模型是有意义的,本文采用方差膨胀因子(VIF)和容忍度(Tolerance)对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进行判断。运用软件Stata13.0对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变量多重共线性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全国以及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模型中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10,容忍度(Tolerance)均大于0.1,说明本文选取的变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可以使用这些变量建立回归模型。

(4)自相关检验

对面板数据进行建模之前要进行序列的自相关检验,若模型序列存在自相关,会影响回归结果的有效性,造成模型系数不显著或者模型预测结果不准确。运用软件Stata13.0并采用Wooldridge方法对组内序列自相关进行检验,得到的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模型序列自相关检验

由检验结果可知,全国以及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模型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拒绝模型不存在一阶序列自相关,因此各地区模型均存在一阶序列自相关。

(5)异方差检验

面板数据建模过程中,若模型存在异方差仍有可能导致模型系数不显著或者模型预测结果不准确,由于经检验各地区均应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因此,组间异方差检验选用修正的Wald统计量来判别,运用软件13.0得到的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由检验结果可知,全国以及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模型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拒绝原假设,说明该模型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组间异方差。

表6 模型异方差检验

2.模型的估计结果

通过一系列模型基本检验可知,各区域建立的模型均为固定效应模型,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但是存在一阶自相关和异方差。为了消除一阶序列自相关和异方差对模型造成的影响,运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对模型进行估计,提高变量估计的显著性和模型估计的准确性。运用软件Stata13.0得到的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模型系数估计结果

由模型估计系数结果可知,对于各模型中系数整体的显著性检验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说明各地区的模型整体拟合效果良好。

从全国范围来看,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农用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和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这些因素均对农业经济总产值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作用不显著。同时,农用化肥使用量、财政支农支出和农用机械总动力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552、0.290和0.167,说明增加农用化肥的施用量、扩大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和提高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总产值的增长仍然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就各地区而言,在东部地区中,农用化肥施用量、财政支农支出以及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农业总产值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农用机械总动力和受灾面积均对农业总产值有负向影响,就农村受教育水平而言,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农业总产值会减少0.625倍。以上分析表明,东部地区农业产出的增加有赖于农用化肥施用量的增加,财政支农支出的扩大以及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增加。

在中部地区中,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财政支农支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农业总产值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对于中部地区而言,人力资本的农业回报率很高,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有利于较大程度促进农业经济水平提高。而农用机械总动力和受灾面积对农业总产值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并不显著。以上分析表明,中部地区农业产出的增加有赖于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扩大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农用化肥施用量以及扩大财政支农支出。

在西部地区中,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农用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财政支农支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农业总产值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农业总产值有促进作用,其弹性系数为0.236。另外,受灾面积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对农业产值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以上分析表明,西部地区农业产出的增加有赖于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农用机械总动力的增加、农用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以及财政支农支出的扩大。

纵观我国几大地区的农业产出影响因素,不同地区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条件的不同,农业产出受各要素的影响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根据不同地区制定对应的政策有利于实现我国总体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结合上述研究可知,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东部地区发展水平为中等,西部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不同地区对农业各项生产要素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得出结论如下:①我国各个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情况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和技术越来越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单一的扩大土地面积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总产值,扩大国家对农业的经费支出,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提升农村人口知识技能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②农业机械化水平、化肥施用量对各个地区的农业经济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见,农业发展已不再是依靠手工劳动力的年代,当今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作业的效率,化肥的使用使得农作物产量提高,农民增产国家增收,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③农业受灾情况会抑制农业经济增长,很多时候自然灾害时无法控制的,我们只能通过发展其他投入要素从而减少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实现农业的稳健发展。

根据以上结论,提出建议如下:①提高政府财政支农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农业发展,对农业相关行为加大补贴力度,其中包括农民直补、农业机械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等。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因地制宜地扩展农业机械化的作业和服务范围,提高农机现代化水平,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③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在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方面,通过培训等措施培养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重点是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应用技能。④有效预防自然灾害。对气象灾害进行动态观测和预警,同时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经验,对最新的气候问题进行探讨,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猜你喜欢
总产值支农农用
2019年来宾市蔗糖业总产值近100亿元
农用机械发展
2020年7月全国化学矿及农用化工产品产量表
金融支农创新十大模式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农用履带式底盘技术及衍生产品概述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福利绩效的DEA评价
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及启示
陕西林业总产值今年将突破千亿元
陕西有色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