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红一窟,万艳同杯

2018-10-15 09:10冯超
青年时代 2018年20期
关键词:薛蟠学诗香菱

冯超

摘 要:在《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制的悲剧小说中描写了许许多多的苦命女子,香菱这一人物最早出场,有它特殊的意义。脂砚斋曾精辟地分析中就用了细致的笔法描绘了香菱这个苦命女子的“才”、“貌”、“识”。从对香菱的判词中我们可以用“苦”、“呆”、“痴”三个字来概括香菱的一生。

关键词:《红楼梦》;香菱;“才”;“貌”;“识”;“苦”;“呆”;“痴

《红楼梦》为“闺阁昭传”,写了大量的女性人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香菱作为在这部小说中第一位出场的人物更是表现出她的与众不同。本文通过香菱在生活中的“苦”、对情感之事的“呆”、对于作诗的“痴”来表现她的悲剧一生。下面我就通过这三个方面来谈谈香菱的悲惨命运。

一、苦

在小说开篇第一回就写出了香菱的家庭。她本名甄英莲,原为甄士隐之女,她本来也是位小姐,也可以像迎春、探春她们那样享福的,可是她的命运却不同,只因遇到一个不负责任的家人霍启,在热闹混乱的元宵夜把她放在了大街上,导致她被拐走。然而,这只是她命运多桀的开始,接着又遇到了迂腐的书生冯渊,因为真心爱她而买下她,却非要等到良辰吉日才能正式迎娶。可是上天却不怜悯这个苦命的女子,硬是让她与即将到手幸福擦身而过。让呆霸王薛蟠看上了美貌的香菱,薛蟠自幼丧父,其母便以他是家里独苗为由,把他宠的无法无天,认为钱是萬能的。在强娶香菱这件事上大打出手,致使冯渊是赔了夫人又丧了命。在这里,香菱还遇上了见死不救的葫芦僧和恩将仇报的贾雨村。这一连串的故事终于结束了,香菱也嫁给了不懂得怜香惜玉的薛蟠为妾。在小说的第一回中,就有癞头和尚的判词说:“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事实也的确如此。然而,这句话却只是香菱命运悲剧的开始。

据说世界上最可怜的动物就是——羊,当它面临屠宰时,它不会像猪、牛、鸡、鸭等其它动物那样拼命的反抗,只是乖乖地跟着屠宰者走进屠宰场,就算是面临屠刀时也不会反抗的,只会默默地流泪。可以说香菱就是这样的女子,是一只沉默的羔羊,她的美貌、身体都是属于别人的,而她自己却毫无自主的能力,就连确定一个名字的权利她都没有。在《红楼梦》这部小说中名字被主子改换,这种情况不少,比如,袭人原名珍珠,是宝玉将她改为袭人的。紫鹃原名鹦哥,是给了黛玉以后改的。但是她们名字只改过一次。只有香菱(即英莲)的名字一改再改,刚出场时为甄士隐之女——英莲,后嫁给呆霸王薛蟠为妾,由宝钗改名为——香菱,又在薛蟠正室的嫉妒下改名为——秋菱。

薛蟠娶夏金桂这件事,对香菱的心理是个严重的伤害,尽管在那个年代,香菱没有阻止薛蟠娶妻的权力,但即使不嫉妒,至少也要表现出些许的冷淡吧,而她却是由衷的喜悦,这是受封建礼教严重影响。使她不去做任何的抗争,反而将自己推向了深渊。夏金桂见到香菱就把她视为眼中钉,一次次的侮辱她,迫害她,夏金桂叫她往东,她不敢往西,有委屈,有苦处只知道以泪洗面,从不为自己辩解几句。夏金桂还使出了既恶毒又卑鄙的诡计来陷害她,设计她撞破了薛蟠与金蟾的好事,致使她得罪了丈夫薛蟠。香菱对丈夫薛蟠也是一片痴心,既然薛蟠成为她的丈夫,她就给予了他全部的爱,只为他是她名分上的夫主。直至后来,夏金桂主仆联合起来摧迫残害她时,她才明白,她的痴情已付诸流水。她的存在在薛蟠的眼中毫无价值。她还是没有意识去怪罪任何人,只会把一切痛楚、委屈、无可奈何地归结于——命。

二、呆

“苦”这个字只是香菱命运的开始,真正的不幸还在于她还是个无思想的“呆”人。痛苦的经历和心灵的创伤是一种财富,因为它会使人变的更加勇敢和坚强。这句话适合在大观园中的每一个人,惟独香菱是个例外。多灾多难的生活,没有让她变的更加坚强,反而使她更没有主见,对什么事都无所谓,可能是因为每件事都不如意吧,久而久之,导致她对每件事都麻木了,不争、不抢、不夺就是香菱这个人的全部生活。

在小说《红楼梦》中,“妾”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她们有贾元春、赵姨娘、周姨娘、平儿、尤二姐,还有一直被人认为宝玉的侍妾的——袭人。她们有她们的不幸,但至少她们不甘于自己的地位,曾经为自己的幸福争取过,只有香菱接受着上天的安排,把这一切归于命。在薛蟠即将娶夏金桂时,她还是笑的,认为自己有了伴。在香菱认为薛蟠与夏金桂的结合“一则是天(生)的缘(分),二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香菱似乎在述说一件完全和自己利害无关的婚事。不但没有任何利害关系,而且还是自己的一大喜事一般,说:“我也巴不得早些(将她迎娶)过来,又添了一个作诗的人了。”她甚至认为夏金桂的到来能收服到处闯祸的薛蟠的心,这些都是她善良的天性所给她带来的幻想。然而,她从来不曾想过,自己的男人怎么可能和另一个女人来共同分享呢!可见,香菱是真的呆,但不是笨,也不是傻,而是精神上的麻木。

在我们的心中,“呆”和“傻”应该是分不开的吧!但香菱却能把“呆”和“傻”分的很清楚。那就是在小说的六十二回中,有这样的一段香菱与小螺、芳官等几个人在园子里坐在花草堆上斗草,香菱说自己有“夫妻蕙”,她说:凡蕙有两种,上下结花者为兄弟蕙,有开头结花者为“夫妻蕙”。结果引起小伙伴的取笑,说她想“汉子”;让她脸红不好意思起来。这是一“呆”;呆在她只照“书本”上写着的去直说,而不去避讳说“夫妻”之类的词儿,“呆”在本本主义上了。当香菱因为和小伙伴们打闹,弄脏了自己的裙子时,不赶紧回去换,却穿着湿漉漉的裙子站在那儿,问多情的公子宝玉大谈换裙子的办法。此时此刻竟然怕辜负了宝玉的“心”,站在那等着宝玉去拿裙子,这在别的女孩来说,当然不会像她那样真的“呆”下去。当宝玉取来了裙子,她还站在原处,仅让宝玉背过身去就换了下来,还对宝玉说:“裙子的事可别像你哥哥(指薛蟠)说才好”。正如宝玉说:“可不是我疯了,往虎口里探头去呢!” 这又是一“呆”,她虽为人的侍妾,但心无存“夫妻”的意思,没有往深处想过,为了他人之心,站在原处一直的等下去。她心中没有一丝邪念,就是在临别宝玉时的话有些“呆”气。这足以表现香菱的纯真和天真的情性。

三、痴

令人惊喜的是:无论外界加诸在香菱身上的苦难是如何的多,香菱却恒守她纯洁温和的性情。她的不抱怨、不自怜、不自持、不自傲。也许在旁人的眼中,香菱是痛苦的、可怜的。可她自己却不这样的认为,而是在这样痛苦的环境中寻找属于她自己的追求。

终于有了让她自主一回的事了,那就是作诗了。 我们可以说宝钗是香菱遇见的第一个贵人,当时,因为在小说第四十七回中有柳湘莲打了薛蟠之后,薛蟠便立事成人,要学习买卖。薛姨妈在宝钗的劝说下同意了这件事,在薛蟠走后,宝钗便以“做伴”为由把香菱带入了大观园。在小说的第四十八回中,香菱在大观园中恳求宝钗教她作诗,说:“好姑娘!趁着这个功夫,你教我作诗吧!”而宝钗却说让她先缓一缓,先到各处去拜访。宝钗清楚的知道对于香菱来说,当前是应该学会生存下来的本事,而作诗只是那些生活无忧的小姐们的事情。如迎春、探春、黛玉她们消遣时光打发春恨秋悲的工具,对于香菱这样一个前途堪忧的苦命人来说,写诗太奢侈了。而香菱本身有点痴呆,万一学诗不成反而伤了她的自尊心,而万一学诗学成就会沉浸其中,多愁善感,更不可能面对残酷的现实,甚至彻底失去奋斗和争取的能力。所以宝钗一直推三阻四,就是不肯教她写诗。在小说的四十八中说:“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学诗),越发弄成个呆子”。这是宝钗的话,这样的话顾虑的有道理,对于一个连自己幸福也把握不了的人来说,学作诗真是太奢侈的行为了。

黛玉深深地体验到读诗作诗对她心灵世界的滋养,并愿意让这种滋养惠及他人,所以,黛玉成为香菱一生之中的第二个贵人,教她学诗,黛玉一上来就对香菱说的几句话:“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虚)的,实的对虚(实)的。若是果有其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的”。没有几句话,就把律诗的要点全部说清楚。

诗,把香菱这样一个“薄命女”的生活照亮了。同时也使她和艺术结下了如痴如醉的“情缘”。为了找到诗,为了寻求美,她常常两眼睁睁,直到五更,即使在梦中也不忘推敲字句;醒来更是“怔怔”的,“越发弄成这个呆子”。勤学和苦思,没有辜负这个少女的诗的渴求。她终于搜索到了诗的奥秘,并用自己的语言颇有心得地说出来:“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情有理的。”对艺术的苦恋,终于结出了果实。她写的诗,有“措词不雅”,很快转为“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从香菱学诗的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社会毁灭了妇女的一切,不但毁灭了她们的青春和爱情,而且还毁灭她们对美的创造才能。香菱学诗可真为用心,到了最后竟然也能指出湘云的疏忽。在学诗的这段时间里,香菱体会到了快乐,而作诗这一回事也不再是贵族小姐们的专利了,香菱同样把它做的更好,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香菱的不同之处,在困苦的生活中追寻着高雅的境界,并且从中体会到无尽的快乐,也就不罔此生了。這件事也是香菱唯一的一次自主行为。写诗是作者塑造人物的有利手段,也是对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深刻批判。

在《红楼梦》人物上演的一幕幕美丽而苍凉的人生悲剧中,香菱的悲剧应该属于最受造化恣意拨弄的一型。每当她的生命出现曙光之时,总有奸人出现,纵使她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入不幸,最终被这个社会所吞噬。我们都能感觉到在《红楼梦》这部表现“人生”的大书中,法律是金钱的奴隶,狠毒是良心的主人;杀人的手上可以不见血迹,而无罪的心却满是伤痕。这里,通过香菱对生活的苦、对感情的呆、对作诗的痴的生活,把这句话表现的淋漓尽致。她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下忘记了反抗,只是一味的去接受。这样一部“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红楼梦》也落下了帷幕。

参考文献:

[1]曹雪琴.红楼梦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周思源.正解金陵十二钗 中华书局.2006.

[3]周汝昌.点评红楼梦 团结出版社.2004.

[4]刘心武.点评红楼梦 团结出版社.2005.

[5]刘梦溪.红楼梦与百年中国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6]罗贯中.三国演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施耐庵.水浒传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薛蟠学诗香菱
巨婴薛蟠的成长
香菱的故乡情结与生命救赎
薛蟠去摆摊
薛蟠取名
保准有人追
香菱:一个被拐卖孤女的自救之道
薛蟠走俏
文史大家浅谈学诗——《学诗浅说》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