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育对阶层固化的影响

2018-10-15 01:25吕欣怡刘大衍
青年与社会 2018年16期
关键词:社会问题

吕欣怡 刘大衍

【摘要】历史证明,教育是改变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徑之一。但近些年来,教育对阶层的实际作用饱受争议,教育不再是实现社会合理流动的工具,反而成为了促进阶层固化的“助推器”。正确认识教育对阶层固化产生的影响,是根治教育弊病的不二良方。

【关键词】阶层固化;中国教育;社会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阶层分化的不断加剧,对“社会阶层固化原因”这一议题备受关注。“阶层固化”是与社会流动相对应的一个社会学范畴,是指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层级分割明显,导致的社会阶层间流动较少的现象。社会阶层的固化无限制加剧,社会人才就难以得到真正发觉,“知识改变命运”也终将成为空谈。对此情况不加以遏制,无论对于社会发展还是社会稳定,其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如今,中国教育虽然逐渐走向大众化,但由于其自身前期发展的扭曲,最终成为了社会阶层固化的“助推器”。社会阶层结构一旦固化,势必会损害社会公平正义。本文将基于此,教育对阶层固化的影响过程进行分析。

一、近现代阶层固化成因分析

阶层固化现象的产生涉及很多方面,以下我们将着重分析两个成因。

(一)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

当前中国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经济形势呈现以市场为决定地位的态势之中。由于社会存在的种种社会关系,例如社会劳动报酬分配不均,导致了个人之间,家庭之间,城乡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的状况。义务教育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底层的“资源弱势者”们,提供了接受教育的保障,但接受高等教育所需要的费用仍然有一部分家庭难以承担,而大学毕业后的就业走向,也随着制度的改革逐渐市场化,家庭社会资本的占有对受教育者今后发展道路的决定作用也逐渐增强。由此,资源占有差异,导致底层社会阶层难以拥有足够的资源支撑,支持其向上流动,从而改变目前的社会地位。基于此情况下固定下来的个人、家庭、地区之间的资本差异和社会地位,就会呈现出稳定的特征。长此以往,随着资本的积累、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地位的代际稳固程度就会不断加深和持续,导致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民群众难以得到良性而充分合理的流动。

(二)户籍制度的制度性障碍

户籍制度首先筑立起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壁垒。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户籍划分为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城乡二元体制由此形成。城乡二元体制是户籍制度带来的必然产物,户籍制度将城乡人口进行身份上的划分,导致城乡之间各自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地域,城乡偏见也随之产生,同时,教育资源的差别分配、人才流动机制的区别对待也导致了城乡两个层级之间的生活水平以及思想观念的各自成型,城乡之间各方面的矛盾由于制度性障碍不断激化。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局面,“在客观上造成了城镇与乡村的分裂,社会成员只是由于出生地不同,城市户籍人口就在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政治权力方面有了特殊权利,而农村人口就因为是农村户籍而难以享受城市人口的诸多权利”这就导致了城乡居民机会不均等,城乡之间流动产生固化趋势。

其次,户籍制度也应用在不同城市地区之间。由于户籍制度的地域特定性,加之城市发展水平的各不相同。户籍制度带来的“城市标志”观念日趋加深,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在教育、就业等各方面都会采取“城市保护”机制,所谓“城市保护”是指发达城市对本地区资源、人才的外流进行制度方面的对内保护。这种“城市保护”机制,显而易见,会将人才,资源的分配加以局限,从而导致发达地区趋于饱和,落后地区发展速度也会远远低于发达地区的人才收纳速度,从而加剧城市地区之间的竞争和城市发展的差距,导致社会精优资源在发达地区的固化。

户籍制度所带来的城乡二元与“城市保护”两大重点问题,是社会阶层固化的潜在推动因素。

二、当代中国教育对阶层固化的影响

(一)影响作用方面

我们可以从社会流动的概念来理解阶层固化的内涵。“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外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而阶层固化,就意味着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不论是在代内还是代际层面都不会发生转移。而这样一种社会现状的常态化就意味着社会不公平现象与日俱增和社会问题日益暴露。

“西方国家经验表明,教育作为常规化社会流动的基本机制,是推动社会分层与流动的重要力量。”在当代中国,教育和与之配套的人才选拔制度本应该是推动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方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市场化的影响。这一变化让教育从一个利于阶层流动的工具变为了一个阶层复制的工具,使得阶层固化现象越发严重。

李路路的研究表明,无论在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教育获得都受到父代社会地位的影响,这是一种恒定的正向显著影响。不过,“改革开放之后当教育机会的分配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市场化时,阶层地位的优势就更为明显地表现出来”。

在小升初阶段,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获得重点学校的教育机会有显著的作用。居住地的级别越高,越可能进入重点学校就学;另外,父亲的职业地位和父母的受教育年限对进入重点中学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初中升高中阶段的路径分成两类,一是重点和非重点学校的路径差异,二是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路径差异。研究发现,与初中阶段的情况一致,居住在较高城市级别、父亲的职业地位较高或父母亲的教育程度较高的孩子,更可能进入重点高中读书;另外,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学生也更可能选择普通高中教育的路径。与前两阶段的情况相比,高中升大学阶段的路径分流情况显得较为平等一些,“具体表现为居住地级别和父亲的职业地位对重点与非重点或大专与本科的路径分化并没有显著的影响,但父母亲的教育程度仍对孩子是否能进重点大学有显著的决定作用。”

可见,教育对阶层固化的影响,可以具体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2)精英教育的常态化;(3)单一的选拔制度。

(二)影响的成因探究

1.教育资源分配

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地区壁垒,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都是会影响到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从而导致教育的不公平。中国当前普遍存在这一现象:城市教育优于乡村教育、东部地区的教育优于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教育质量越优,意味着受教育程度越高,而受教育程度是当今社会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之一:获得过优等教育的对象和未受过优等教育的对象在受教育程度上的差异则会二者的就业竞争力有所不同:在同等条件下,因为教育因素的差异,城镇人口会比乡村人口更容易就业。如果这样的现象广泛存在,城镇与乡村之间、不同地区间的阶层固化现象将会越发明显。

中国的同级教育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明显的问题。“2015中国有749万名研究生、大学生,外加往届未参加工作的毕业生,2015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40万。”在这如此巨大的就业压力下,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迫在眉睫,有数据表明,在相同教育背景下,拥有社会财富较多的一方相较于拥有较少社会财富的一方而言,更容易获得工作机会。究其原因,是因为上一代人积累的社会财富,为下一代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给予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同时也造成了双方“虽然接受了同等水平的世俗教育,但是个人素质的培养却产生了很大差异”的现象。

同时,“中国人因为普遍有着浓厚的家庭观念,所以让他們对“为子女积累财富”这一行为乐此不疲”,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很容易出现权利或职业的代际传承,而这样的一种现象是非正常的,与社会而言不利于阶层的流动。拥有社会财富较多的富人家庭会让子女更容易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会让子女更容易的拥有一份工作,稳定整个家庭的阶层地位;而拥有社会财富较少的中下阶层家庭,无法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更多的教育资源,使得他们依然无法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也让“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2.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培养精英人才的一种教育方式和与其配套的选拔方式。它不单纯以提高考试能力和考试分数为教育目的,而是以综合素质提高来培养人才。

“19世纪初,英国就形成了从公学至牛津剑桥的精英教育体系。”完成了教育从“无偿、大众、社会多元性”到“有偿、小众、阶层单一性”的转变。20世纪以来,精英教育在全球各个国家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主流,如日本、法国、美国、英国等。在这些国家中,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早稻田大学等名牌大学都属于私立的高等学府,每年的学费额度十分之高,一般只有处于社会中上阶层才有能力支付起这些大学的费用。虽然各个学校也有相应的奖学金制度来鼓励更多平民出身的学生,但这些名牌大学往往坐落于一线发达城市,生活成本十分高昂。这一因素也让这些制度收效甚微,并不能缓解学生学习生活所需的高昂费用,在本质上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

另一方面,这一问题在我国还体现于精英教育同社会脱离这一现象。自1999年我国开始进行高等教育扩大招生以来,精英教育正在向着大众教育发展,但是直到今天,精英教育仍然是各大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路径。与此同时,在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高等学府在本科教育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在这些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大多都选择了出国留学或者投身于拥有优厚待遇的工作,这使得我国的优秀人才架空于我国实际社会。这使得来自各个阶层的学生不能脱离于自己所处的阶层关系,只生活于同上一代一致的社会阶层中,造成了社会的阶层固化。

这些问题的存在便让精英教育成为了导致阶层固化的原因之一,一份权威的美国精英名单显示,920/0曾经于1940年显赫的家族,在1977年仍榜上有名。实际上,社会资本在美国名牌大学招生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在20世纪80年代的哈佛大学,家长为本校毕业生的考生录取率为40%,而其他考生的录取率仅为14%。

3.单一的应试教育选拔制度

在中国教育中,应试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形态,已经长期存在,并正在演化成为阻碍中国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应试教育,是指考试主义,即一种以考试为本位和选拔人才方式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中,考试和应试几乎成为教育的唯一目的,一切为考而教,一切为考而学,考试和应试成了教育活动和人的发展的异己力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成了考试和应试的奴隶。”在此教育选拔制度的影响下,学生的素质水平通过卷面考试成绩来评估和体现,学生的综合实力似乎完全被局限在对专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理解程度上,无关专业科目的素质难以通过恰当的形式进行体现。然而我们知道,高考制度是通往高等教育学府的必经之路。社会资源的不公平已经造成了地区之间教育水平的差异,而单一的应试选拔制度,一方面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该选拔制度前期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对各地的人才选拔缺乏针对性,不注重地区教育实际,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全国范围内的人才选拔在单一形式选拔制度的影响下趋于不公平的态势。由于同应试教育制度相配套的选拔机制存在一定的迟滞性,人才的流动也会因此受到局限,地区差异的长期存在,加之单一片面的人才资源挑选,势必会导致社会阶层流动的相对迟滞,从而触发社会阶层的空窗期——社会阶层固化。

三、如何规避教育对阶层固化的消极影响

(一)解决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的问题

首先是在义务教育的方面,义务教育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体现在表面上:

在我国各地区的城乡之间,优秀的教育资源往往都集中于城市等发达地区,乡镇地区则相反,这样的现象往往导致乡镇学校校舍破旧、师资短缺、教育经费不足而城镇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育规模大、教育质量优的两极分化问题。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它造成区域之间的教师资源分布不均衡。”而分级办学和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往往在一些能力有限的地区被当地学校实施为“创收办学”,这一行为使得教育资源的分配也变得越发不均。

改变办学体制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国家宏观调整办学方针,改革教育制度;(2)地方政府切实履行职能,着重解决此类教育问题;(3)各个学校进行教师资源调整,合理调配师资。

二是在高等教育方面,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体现在内容上:

高等教育同义务教育不同,受到来自社会、家庭、个人的因素更多,不能一概而论。就目前来看,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主要体现在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

解决地方保护主义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1)国家调整高校招生制度和政策,体现机会公平;(2)相关监管部门切实监督各高校的招生情况。

(二)合理改革精英教育

我们今后要做的,就是将精英教育世俗化,避免其原有的“有偿、小众、阶层单一性”等特点,发展能让社会认可的素质教育,培养并留住素质型人才。

为此我们必须对教育选拔制度进行改革,使得大众教育朝着素质教育发展而不是越来越接近应试教育的范畴。在选拔时尽量排除社会或个人对于被选拔者的影响,实现教育公平。

四、结语

正确对待教育,分析教育对阶层固化的影响,从不同层面成因进行探索,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教育问题,促进社会流动,从教育的基础工程开始,化解阶层固化难题。

参考文献

[1]马传松,朱桥.阶层固化、社会流动与社会稳定[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2]吴愈晓.教育分流体制与中国的教育分层(1978-2008)[J].社会学研究,2013年4期第179—202页

[3]王晓辉.大众化背景的精英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04).

[4]刘朝晖,扈中平.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性[J].校长月刊,2006(08)

[5]崔荃.家庭背景教育资源配置与收入分配差距[D].复旦大学,2010.

猜你喜欢
社会问题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审美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