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效果分析

2018-10-16 08:51赵琳丽彭铁立甘伙烨张寒仙林志毅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7期
关键词:血氨肝性氨酸

赵琳丽 彭铁立 甘伙烨 张寒仙 林志毅

肝性脑病即为肝昏迷, 是肝病所致的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综合征, 患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及昏迷。血氨水平升高是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降低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患者体内血氨水平也是治疗措施的关键[1-3]。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 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和乳果糖的联合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及肝性脑病诊断标准。同时排除不能完成实验病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7例, 女13例;平均年龄(48.3±6.3)岁;导致肝硬化原因:病毒性肝炎所致28例, 酒精性肝硬化所致2例;肝性脑病分期:一期5例、二期14例、三期8例、四期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 女14例;平均年龄(47.7±5.6)岁;导致肝硬化原因:病毒性肝炎所致27例, 酒精性肝硬化所致3例;肝性脑病分期:一期4例、二期12例、三期10例、四期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给予白蛋白、利尿剂、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治疗消化道出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等)。对照组患者同时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 剂量为10 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静脉滴注), 2次/d。观察组除了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外(具体剂量和用法同对照组), 同时应用乳果糖, 服用10~20 ml/次, 3次/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神志转为清醒时间、治疗3 d后尿量情况、自发性腹膜炎和肝肾综合征发生情况, 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水平。神志转为清醒时间方面, 具体记录神志转为清醒时间<1 d、1~2 d、>2 d的患者。尿量方面,记录尿量≤1000 ml和尿量>1000 ml患者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志转为清醒时间和治疗3 d后尿量情况比较 观察组神志转为清醒时间<1 d患者占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观察组治疗3 d后尿量>1000 ml占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神志转为清醒时间和治疗3 d后尿量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自发性腹膜炎和肝肾综合征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自发性腹膜炎3例, 发生率为10.0%;肝肾综合征2例, 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中自发性腹膜炎10例,发生率为33.3%;肝肾综合征8例, 发生率为26.7%。观察组自发性腹膜炎和肝肾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812、4.320, 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水平比较(s, μmol/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水平比较(s, μmol/L)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血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血氨水平均明显降低, 且观察组血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肝性脑病患者中, 其血氨水平升高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降低患者血氨水平, 门冬氨酸鸟氨酸在临床中较为常用, 门冬氨酸鸟氨酸进入体内后可提供鸟氨酸循环的起始底物, 从而利于氨转变为尿酸和谷氨酰胺, 从而使患者体内血氨水平降低, 再者门冬氨酸鸟氨酸能够改善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氨基酸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利于肝细胞功能恢复, 使假性神经递质产生减少[4-6]。而本文中观察组同时应用了乳果糖, 乳果糖进入肠道后, 可在肠道内细菌作用下分为为酸性物质(乳酸和醋酸), 酸性物质能和氨发生反应,从而降低血氨水平[7-9]。

本文中,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 观察组同时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结果显示, 观察组神志转为清醒时间<1 d患者占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观察组治疗3 d后尿量>1000 ml占7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发性腹膜炎和肝肾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10.0%、6.7%,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2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血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血氨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血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效果明显。

总之, 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乳果糖治疗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氨水平,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血氨肝性氨酸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一种优化的茶氨酸化学合成方法简报
蒜氨酸抗菌机制研究
apri与血氨联合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显性肝性脑病的发生和死亡密切相关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高胆红素对干、湿化学法测定血氨的影响
黄连-厚朴药对9个配伍比例对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
肉牛尿素中毒的诊治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