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鸣心:有灵魂的音乐才能打动人

2018-10-17 02:15程石江
健康之友 2018年9期
关键词:育才钢琴教授

⊙文/本刊记者 程石江

他,1928年出生于湖北潜江;

他,1939年从四川永川县第二保育院选入重庆陶行知育才学校学习音乐,师从贺绿汀、任虹等音乐家;

他,1941年创作第一首歌曲《看谁功劳高》;

他,先后师从范继森教授、俄国音乐家拉扎雷夫、吴乐懿教授学习钢琴;

他,1949年赴北京参加人民文工团,中央音乐学院成立后,被聘为视唱练耳和钢琴教员;

他,1954年由国家选送至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随苏联著名作曲家米哈依尔·伊凡诺维奇·楚拉基学习作曲;

他,回国后,一直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

他,耳濡能详的作品有《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祖国的南海》《洛神》《青年》《长城》以及电影音乐《原野》《伤逝》《报童》《李四光》《中国奇观》等。

——他就是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杜鸣心教授!

2018年8月9日,《健康之友》记者有幸见到杜鸣心教授,虽然已入暮年的他神采奕奕,话语铿锵有力,丝毫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内外都透着和蔼与亲切,杜鸣心教授回忆起往事……情不自禁地唱起了“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

育才学校 音乐启蒙

中国著名音乐教育家 杜鸣心教授

1928年,杜鸣心出生于湖北潜江。至今还清楚地记得80多年前的一夜:父亲为抗日开赴前线的前天晚上,专门带着他到汉口看了一场荀慧生表演的京剧,那是父亲跟他在一起的最后一夜。不久,父亲在淞沪前线阵亡,悲痛的心情让杜鸣心幼小的心灵变的更加坚强。

后来,母亲带着他短暂回潜江,战火却越烧越近,杜鸣心被送到永川县第二儿童保育院。1939年夏天,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了一所育才学校,从各个保育院选拔有才华的孩子进行培养。评选会上,幼年的杜鸣心站在小凳子上,独唱“流亡三部曲”之一的《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由于他有着类似的亲身经历,演唱时便充满了激情,两眼含着热泪用他那稚气的童声,表达了人们爱国思乡和立志报国的悲愤之情!育才学校前来招考的任虹先生,从杜鸣心的歌声中发现他有一定的音乐天赋,便当即决定选拔杜鸣心到育才学校音乐组进行学习,在那里他终于见到了向往已久的敬爱的陶行知校长和众多的音乐专家,杜鸣心有幸成为保育院四百多人中四个被选中的孩子之一,杜鸣心是幸运的,由此成为他生命中的一个拐点。

幼年杜鸣心在育才学校排练(第一排左一 杜鸣心)

杜鸣心苏联深造时的照片

当时育才学校建立在重庆郊区北碚的凤凰山上,音乐组教师有著名作曲家贺绿汀、歌唱家任虹、作曲家任光等,并且由贺绿汀先生直接教授杜鸣心弹钢琴和视唱练耳;《渔光曲》的作曲者任光老师亲自教杜鸣心乐理、作曲、和声理论等课程。杜鸣心他们一群孩子虽然过着穿草鞋、吃稀饭的困苦生活,但是杜鸣心和小伙伴们的学习兴趣都很高涨,都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

在育才学校,杜鸣心系统地接受了音乐教育,1940年12月育才学校在重庆举办音乐会,学琴一年的杜鸣心演奏了歌剧《自由射手》选段和一首钢琴小品,受到来访的周恩来同志的热情赞扬……就这样杜鸣心一直在育才学校先后学习了八年。

苏联深造 精益求精

1947年,育才学校的艺术专业整体搬到上海郊区,杜鸣心又到那里继续学习。在这期间,他先后随范继森老师以及俄罗斯钢琴家拉扎瑞夫学习钢琴,不久后,杜鸣心又转到吴乐懿教授那里学习钢琴。

1949年初,吴乐懿教授接到邀请去印尼开音乐会,他把杜鸣心介绍给同行的另两位歌唱家弹钢琴伴奏。当年夏天回国,杜鸣心在北京遇到了曾经的恩师贺绿汀先生。当时上海正在筹办音乐学院,杜鸣心征求他的意见,贺先生说:“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如果你能留在北京,今后到苏联学习的机会要比到上海多。”于是经他介绍,杜鸣心留在中央音乐学院教视唱练耳课程和钢琴副科。

终于在1954年经考试选拔,杜鸣心被公派到苏联去学习音乐,入院后又转为作曲专业,正式开始了作曲学习,他的作曲老师是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作曲教授,莫斯科大剧院院长楚拉基先生。这次受国家公派到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深造的经历,让杜鸣心再度感受到国家、社会和人民给予他的关爱。所以,他认为自己的音乐更应该回报给赋予他音乐生命的国家、社会和人民。

万泉河水 缔造传奇

归国后,杜鸣心参与并主创了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舞剧音乐《鱼美人》和《红色娘子军》。这两部作品的问世,成功地奠定了杜鸣心音乐创作的基石。舞剧《鱼美人》和《红色娘子军》中著名选曲《水草舞》《珊瑚舞》《快乐的女战士》《万泉河水清又清》等皆独出杜鸣心的笔下。

杜鸣心的音乐风格和气质,也和他留苏接受的系统专业训练和审美情趣培养密切相关。他在作品中对旋律和配器表现功能的强调、对形象刻画和情感渲染的重视、以及对民间歌舞体裁形式和标题性特征的突显,还有其它一些无法用文字表达、却能用双耳捕捉到的细微感觉,都传递出浪漫派和民族乐派音乐对他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尽管杜鸣心也使用民间和传统音乐素材,但他既没有完全建立在民间和戏曲音乐基础之上,也区别于强调纯意境和个人情感表达的中国传统文人音乐,而是更为接近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常常以磅礴感人的力量传达出贴近时代、社会和民众审美取向这样一种更为广泛而博大的民族性特征。

中国著名音乐教育家 杜鸣心教授

《万泉河水清又清》是《红色娘子军》中的经典插曲,自1964年10月在北京首演后,传唱至今。杜鸣心回忆创作过程,却说:“它曾经让我提心吊胆。”

杜鸣心接到《红色娘子军》音乐创作任务,已是1964年春天。这部被定为纪念新中国成立15周年的献礼剧目,由吴祖强、杜鸣心、施万春等组成音乐创作班子,分工合作。杜鸣心负责第四场《军民鱼水情》下半场和第六场《常青就义》的音乐,其中就包括插曲《万泉河水清又清》。

没想到,有一次,江青在审查这首歌曲时,斥责说:“这个曲子写得怎么像黎锦晖?!必须改写,谁写得好,就用谁的。”“当时,这句话太可怕了!”杜鸣心介绍,黎锦晖曾于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写过许多爱情歌曲,这些作品一度被视为黄色歌曲。“江青说我像他,问题很严重。”当时有一位演员甚至指着他的鼻子说:“杜鸣心你好大胆子,竟然把黄色歌曲塞到戏里来了!”

于是发动乐队、合唱队里凡是能作曲的人都来参加创作,写出了近百首《万泉河水》。然后让作者全部回避,由合唱团现场演唱,由时任文化部部长的于会泳来选定。最终,于会泳选中了吸收了海南民族音乐元素的一首作品,但这首还是杜鸣心的作品,杜鸣心听到这个消息,感激涕零,这不仅仅是对作品的肯定,也是对杜鸣心才华的再一次肯定。但是在当时,甚至有人说杜鸣心这是“戴罪立功”。

《红色娘子军》是中国芭蕾史上一座傲人的里程碑,它极富开创性的地塑造了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将西方芭蕾的技巧与中国民族舞蹈的表现手法结合,创造出了民族芭蕾的世纪精品,并成就了中西文化在芭蕾艺术领域完美融合的世界奇迹。而在音乐创作上《万泉河水清又清》等音乐几十年来经久不衰,深入人心,成为那个年代音乐经典中的经典,更是创造了中国音乐界的传奇。

承袭传统 再创辉煌

粉碎“四人帮”后,年过半百的杜鸣心迎来了人生的黄金期,他焕发出艺术青春,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玄凤》《牡丹仙子》两部舞剧,交响乐3部,管弦乐6部,钢琴、小提琴协奏曲5部,民族器乐作品两部,以及独奏、独唱、各种室内乐作品和大量的影视音乐,可谓硕果累累。

《万泉河水》是《红色娘子军》中的经典插曲

著名作曲家杜鸣心,施万春同台

杜鸣心作品音乐会

杜鸣心教授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曾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演出,并被选为1987年首届全国小提琴中国作品比赛决赛曲目。其它代表曲目还有交响音画《祖国的南海》,交响幻想曲《洛神》《青年交响曲》《节日序曲》等。80年代初,杜鸣心教授还在中国香港地区举行个人作品音乐会并先后为《原野》《伤逝》《李四光》等十余部电影作曲。

杜鸣心的舞剧音乐《玄凤》和《牡丹仙子》承袭传统,注重旋律造型,曲调浪漫优美,音乐准确、生动、流畅,抒情性、戏剧性兼备。2007年10月19日,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由北京音乐家协会、中央音乐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杜鸣心从事音乐创作五十周年作品音乐会上,北京交响乐团演奏了《牡丹仙子舞》《圆舞曲》《灾难降临》和《最后双人舞》四个选段,曲调如泣如诉,令人感动,再次彰显杜鸣心舞剧音乐写作的功力。

杜鸣心钢琴音乐创作成果很多,其中以第一钢琴协奏曲《春之采》、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献给鼓浪屿》为著名。在这次音乐会上,钢琴家盛原与北京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第一钢琴协奏曲《春之采》。

这首作品曾经荣获全国第八届交响乐比赛金奖。全曲三个乐章,由引子开始,出现贯穿全曲的So、Do、La、Re四个音由木管吹出,钢琴复述,坚定有力;So、Do、La、Re作为副题由弦乐奏出,钢琴复述。展开部音乐以副题为主,交织主题发展开来,推向高潮。第二乐章是ABA三段式结构,有民歌风格的抒情曲调,安静祥和,钢琴奏出,木管复述,诗情画意浓厚。第三乐章是奏鸣回旋曲的结构,四音主题回到主部,在不断展开的主题中音乐奔腾向前,尾声中乐队与钢琴交织,再次奏出 So、Do、La、Re,钢琴快速演奏中进入高潮,乐队全奏中结束,音乐完整统一。

进入新时期以来,他创作了三乐章交响乐《长城颂》、京剧交响乐《杨门女将》以及交响新作《对阳光的忆恋》,整部作品气势恢宏,配器效果令人震撼,它高度概括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沧桑,是杜鸣心教授在80高龄成功之作。

注重养生 知足常乐

杜鸣心在60年代,一个学生送给他一本由人民体育出版社由谷岱峰编著的图书《保健按摩》,这本书杜鸣心保存至今,每天起床都依照图书所示进行自我按摩,从头顶到脚底。图书上的一套床上八段锦,每天自己按摩养生的穴位和经络,至今每天坚持,令他身心活跃。

现在两鬓斑白的杜鸣心教授依然进行音乐创作,创作是高度的脑力劳动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到全国各地采风又锻炼了他的身体,这样他的脑力和体力都得到锻炼,延缓了衰老。

知足常乐,不压抑、包容等,这使得杜鸣心多年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现代医学有心身病的说法,心态不好会影响到生理上,器官、组织产生病灶,杜鸣心保持一颗平常心,情感稳定,即使兴奋也不过头,依然保持着健康的身体。

金钟奖杯 傲立于世

杜鸣心教授作为中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其门下英才云集,有郑秋枫、王立平、张丕基、石夫、叶小钢、瞿小松、徐沛东、姚盛昌、刘索拉、王黎光等。杜鸣心先生曾与世界许多著名交响乐团合作,包括伦敦爱乐乐团、布达佩斯交响乐团、前苏联国家交响乐团、中国香港爱乐乐团、中国台湾省交响乐团、新加坡国家交响乐团、美国特拉华州交响乐团、洛杉矶电影乐团等。杜鸣心教授创作几十年,笔耕不辍,宝刀不老。其作品质量俱佳,功力深厚,风格鲜明,常听常新,感人由肺腑至心灵。

杜鸣心教授工作的地方

对于中国音乐的传承和发扬,杜鸣心教授表示:“一是要具有中国特色,二是请专业的作曲家进行研究,在保证能够很好地对中国文化进行消化的同时,浸入自己的理解,再来进行重新的创作。总之,我们在作曲的时候要慎之又慎,这样才能让听众觉得亲切,更易理解。

中国的音乐就像是一部民族史诗,记录着民族的历史,见证着民族的成长。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无论我们走去何方,都要记住,我们的根就在那里,我们始终需要从那里汲取水分、吸收营养。“不忘本”是身为人的道德情怀,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原则,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傲然立于世界的东方。

对于杜鸣心教授的贡献,中国文联、中国音协授予杜鸣心教授“金钟奖终身成就奖”,笔者认为这份荣誉并不是杜鸣心教授职业生涯的终点,这是对他在我国音乐道路上重要贡献的一种肯定。愿在此祝杜鸣心教授艺术常青,健康长寿,为中国音乐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猜你喜欢
育才钢琴教授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王育才
纸钢琴
钢琴
育才中学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育才中学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