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时期中苏的矛盾与冲突

2018-10-17 01:25王莹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赫鲁晓夫斯大林二十大

王莹

[摘要]1954年,赫鲁晓夫率领代表团访华,由此中苏关系进入“蜜月期”,但好景不长,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中,中苏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在赫鲁晓夫时期中苏的矛盾与冲突上,从苏共二十大开始到苏共二十二大截止,中国与苏联在外交、经济乃至政治上都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巨大分歧。本文将从苏共二十大着手,对中苏之间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对波兹南事件的不同态度、苏联倾向与美国联手和中国的冲突、以及对发展模式各自不同的看法等问题上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二十大;赫鲁晓夫;斯大林;分歧

一、多事之年——1956年

(一)苏共二十大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国家物质基础决定国家意识形态,而国家意识形态同样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占有特殊地位。中苏的矛盾分歧就首先反映在国家意识形态的论战中。1956年,苏联共产党召开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会上赫鲁晓夫主要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对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各种理论进行了全面否定,制定了以“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对内对外政策的总方针、总路线。对于批判斯大林的问题上,中苏意识形态的分歧初次显现。中国共产党认为,斯大林不仅仅是苏共的领袖,更是国际共产主义的领袖,对于斯大林的评价正当与否直接关系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进程。因此,毛泽东对于赫鲁晓夫关于斯大林的“一棍子打死”式的全面否定的评价方式不以为然。毛泽东明确指出:“斯大林不是在所有问题上,而只是在一些问题上犯了错误”。

在二十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文章,首先肯定了苏共二十大关于反对个人崇拜的正确性,对斯大林的功过进行了全面分析,肯定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普遍意义。但对于和平过渡的问题则是进行了保留。苏联强调和平过渡,中国认为这触及到根本的路线问题,是一个要不要坚持列宁主义的严峻问题,是一个直接牵扯到革命道路是否已经过时,中国的对内对外政策是否正确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讲,中国是不会认可苏联“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和平竞赛”的总路线的。苏共二十大后的世界范围的反共高潮,特别是波匈事件的发生,更让中国感受到苏共二十大错误方针的严重后果。因此,在这段时期,中国对于苏联的各项政策和赫鲁晓夫的观点已经产生了根本上的分歧。虽然在很多事情上观点的不同让中苏双方矛盾显现,但两国的和平共处愿望却是一致的。而且对于中国关于二十大的批评,赫鲁晓夫虽然感到不满,但为了巩固自己在国内政治上的地位,他依然需要获得中国的支持。所以,在这一阶段,苏共在表面上依旧团结一致,只是在内部进行讨论,虽然中苏依旧意见不一,但双方都在必要时做出了妥协退让。

(二)中苏对波兹南事件的不同态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欧的一些国家跟随苏联的脚步,走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些国家不仅在政治和外交上与苏联保持了一致,而且在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上,也学习并照搬了苏联的模式。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战后恢复经济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端性。但战后的苏联一直坚持以“老子党”自居,干涉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允许任何国家的挑战。南斯拉夫共产党首先表现出外交上和经济发展模式上的独立自主的特点,坚持自己的社会发展道路,与苏联产生了严重的分歧。1956年6月,波兹南的工人罢工事件爆发。工人要求“降低物价”“提高工资”“减少税收”并向政府请愿,但谈判遭到失败,越来越多的民众都走上街头向市政府进行请愿,打出了“打倒秘密警察”“俄国佬滚出去”等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口号,请愿已经变成了民众的示威游行。后来,由于有传言称赴往华沙的代表团被当局警察带走,和平示威游行由此轉变为攻击市政府、警察厅、司法机关的暴力骚乱,最终导致74人死亡,575人受伤。而这场悲剧的产生正是由于波兰人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而导致的。对此毛泽东指出,苏波之间的关系不是“老子”与“儿子”的关系,两个国家和两个共产党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不能像旧社会老子对儿子那样,苏联如果动用军队,是犯了严重的大国沙文主义。在中国的调解之下,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苏联最终采纳了中国的意见,苏波事件得到圆满的解决,从而避免了像匈牙利那样的灾难。

二、美国问题上的分歧

苏共二十大之后,中苏在对待美国的态度上产生了分歧。苏联想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而不顾其他任何国家的实际情况,强迫其他国家顺从美国的战略,改变对美国的态度而置兄弟国家中国于不顾,这是中国所决然不能接受的。众所周知,当时的美国在亚洲采取敌视的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支持下的台湾蒋介石集团反攻大陆的气焰极其嚣张,为了改变这一局势,进一步从战略上对美国进行牵制,保卫中国本土的利益,毛泽东采取了炮打金门的决策。但由于这一决策实施之前,中国未与苏联进行事先通报,导致苏联认为中国的这一举措是对苏联对美进行缓和政策的挑战,直到中国表明对此事自担后果,不拖苏联下水,苏联才站在中国同盟者的立场上来。

苏联在美国造成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下,不仅无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统一的权力,而且还把中国的行为看作是拖苏联下水。这使中国深深感到,本应该是以共同对抗资本主义的美国为基础的两国同盟,苏联不仅没能与之一起对抗,甚至是阻碍了中国实现统一。炮打金门是毛泽东“直接对蒋”“间接对美”策略的实施,是对美国制造“两个中国”阴谋的打击,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统一愿望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也是向苏联说明与美缓和的政策是行不通的。但赫鲁晓夫极力促成与美缓和,对中国实现统一采取漠然的态度,进一步加深了自二十大以来,中苏两国的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与矛盾。

除了反对中国炮击金门之外,苏联还撕毁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单方面终止了两国的协定,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日内瓦进行有关禁止试验和武器的谈判。苏联的这一举动,不仅没有尽到盟国的责任,还表现出对中国的一种背叛,是为追求苏美合作而牺牲中国利益的做法。而且,为了扫除“共产主义威胁论”避免给访美增添障碍,苏联在中印边境冲突中偏袒印度,发表“中立”声明,并向印度提供比之前原计划多出一倍的贷款。不仅如此,赫鲁晓夫还坚持说“不管谁先开枪,反正印度死了人”,指责中国不能团结尼赫鲁。甚至在台湾问题上,为了追求与美国的合作,无理要求中国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赫鲁晓夫要控制中国,要求中国服从苏联的外交手段,严重伤害了中苏的友好同盟关系。因此,通过论战,中苏两国双方都认为是对方的领导集团出现了问题,苏联认为中国是“左倾机会主义”,中国认为“苏联领导人是当代最大的分裂主义者”,苏联的共产主义是“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

三、对发展模式的分歧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关于十大关系的讲话》中反复强调,对苏联的经验“不能盲目的学,不能一切照搬,机械搬运”。这表明毛泽东已经深刻认识到苏联社会发展模式的缺陷,开始逐步摆脱完全依赖于苏联的方针。对此,苏联指责中国方面是第二个南斯拉夫,而毛泽东是第二个铁托。

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头”,苏联以赫鲁晓夫为首对于1957年莫斯科大会以来,不断提升威望的毛泽东和不断提升国际地位的中国,感到很是嫉妒。1958年的“大躍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更使赫鲁晓夫感受领导地位受到威胁,并以“老子党”的口吻指出“我们必须对一下表”,要求中国在政治、经济上与苏联保持一致。赫鲁晓夫蔑视中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要求中国只能跟在苏联身后的态度自然让中国无法接受。

四、苏共二十二大

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不符合两国、两党各自的根本利益。因此,为了改变这种不断交恶的境地,维持中苏的友好同盟关系,1961年,苏共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但在大会报告中,赫鲁晓夫提出“四反”,即“反斯大林”“反‘反党集团”“反阿尔巴尼亚”“反华”。不仅如此,在此次大会上,赫鲁晓夫还假借阿尔巴尼亚之名,实际上则是对中国进行攻击。在苏共新党章中,他还推出了“全民党”“全民国家”的新概念,否定阶级和阶级斗争。而这些观点都与中国共产党产生严重的冲突。

在斯大林和阿尔巴尼亚的问题上,中苏两党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就苏联而言,赫鲁晓夫地位不稳,进一步批评反对斯大林成为他启动苏联改革所必需的政治条件。因此,他一再攻击斯大林,并推动会议通过了将斯大林遗体迁出列宁墓的决议。而在中国方面,认为反对斯大林的做法直接影响国际共产主义的运动,对中国的巩固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中国与苏联针锋相对,于10月专程拜访了列宁、斯大林墓,并在献给斯大林的花圈上写着“献给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同志”,严正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斯大林的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张树德.蜜月的结束: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决裂前后[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出版.

[2]孙其明.中苏关系始末[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3]陈之弊主编.苏联史纲(1953-1964)[M].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4]李连庆.冷暖岁月:一波三折的中苏关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出版.

[5]林军.中苏关系(1689-1989)[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

猜你喜欢
赫鲁晓夫斯大林二十大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
指责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斯大林猝死之谜
铁托和斯大林的一场生死冲突
对赫鲁晓夫军事改革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