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 长效机制

2018-10-17 01:25李华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李华

[摘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管理者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应着力构建具有指导性的组织领导、队伍保障和制度评价约束等长效机制,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长效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仅关系到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只有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效机制,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促使他们自觉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自觉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建立健全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

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推行的关键,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长效机制建设的组织保证,其作用主要在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上。

一是加强党委领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制逐步规范化,主要体现在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领导体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体制具有突出的特点,显示出明显优势。①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高校党委要从总体上把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方向性,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理念,推进智育与德育一体化进程,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贯彻和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其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大学生培育教育全过程之中,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个环节之内,并使其覆盖到学校所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丰富教材内容、研修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系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要求融入教育发展目标、教材编写、制定课程标准、考試评价体系等日常教育的各个环节之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繁荣高雅的大学文化环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日常社会实践,通过建立共建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发挥聚集效应,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要求,推进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

二是发挥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长效机制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建立与领导体制相适应的党政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主要以学校职能部门为主,学校职能部门和服务部门在各自岗位上通过自身的实践,通过对大学生的贴心服务,以身示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其中党政办、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是组织实施部门;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和人事处等是队伍管理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承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要部门,应切实发挥好理论灌输作用。由此形成教学、管理、组织宣传、学生工作、后勤服务等各个部门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样既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又可提高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发挥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作用,需要各职能部门提高对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识,摒弃那种认为此项工作与其部门无关的理念。

二、建立健全德才兼备的队伍保障机制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才队伍,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大学生中入脑入耳入心的保障。

一是建设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邓小平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因此建设一支政治立场鲜明、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学校应制定严格的任职资格标准,实行准入制度,选择那些政治立场坚定,能够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专业素质过硬的人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教育部规定在选择担任思想政治课教师人选时,要检验其是否能够自觉增强“四个意识”,是否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原则上要将中共党员的政治面貌作为选拔的必须条件,以此显示思政课教师政治立场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完善其知识结构,通过参加学习培训、社会考察、集中研讨等方式。提高其理论水平,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效果。

二是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辅导员工作队伍。作为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要力量的辅导员,其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高校应充分发挥辅导员这支专业队伍在高校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在选任辅导员时,除了要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养,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等标准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应选择那些对辅导员工作有浓厚兴趣,热爱辅导员工作,并能持之以恒的做好的人担任辅导员工作。这就要求对进入辅导员队伍人员的专业素养、政治立场、职业能力结构等全面考察,要保证其具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素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同时还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学校也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重视和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辅导员的需求,在对辅导员进行合理使用的同时,注意搭建辅导员成长发展平台。在关注教学和科研队伍人才成长的同时,关心这些与学生几乎朝夕相处的高校“保姆”们的成长和发展,在职称评审、岗位分流等方面制定合理且实际的制度,拓展辅导员发展空间。

三、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规范评价约束机制

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标,是使大学生通过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定转变为内在需求,形成明确的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一是加强高校规章制度建设,强化制度约束。制度承载着价值,传递着理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制度建设的融入贯穿。③应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要求,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在学校管理的顶层设计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写入高校章程,将其列为高校育人的一项重要职责,从办学指导思想上体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在学校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制度中,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其中,每年定期作为学校的专项工作进行研究和讨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制度形式加以贯彻和落实。在制定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等各项具体制度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制定课堂教学规范、教学质量评价、优秀教材建设、人事管理、人才培养、学籍管理、学生资助等教育教学管理各项制度中,形成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保障。

二是加强惩戒考核建设,强化评价约束。科學有效的评价机制能够检验培育效果,激励起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性。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激励评价约束机制,提高各单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育教学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评价指标,通过评价指标对各单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况考核,并进行相应奖惩措施。成立由教务处、学生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组成的专门工作组,对各单位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予以督查考核,奖优惩劣,并积极推广典型经验示范。在大学生中建立防范惩戒机制,通过建立道德诚信优秀和失德失信警示的学生道德档案,将学生在学术道德、校园生活道德、社会服务道德等方面的优良表现或失德失信行为记入档案,态度鲜明地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生一项评价标准。在大学生未来进行综合测评、评奖评优和各类奖学金评定中,积极肯定、鼓励那些表现好的学生,将道德档案作为开展学生评价、推荐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使学生认识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从身边事做起,就体现在个人的日常行为中。

[注释]

①王学风.中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比较及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09(13):26-28.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8.

③沈壮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着力点[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12):21-23.

[参考文献]

[1]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2]张学森.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与当代构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陈士宏.习近平同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05).

[4]房正.推进高校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高等教.2014(17).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