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引领高校思政立体课堂建构

2018-10-17 01:25韩中谊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政治教育

韩中谊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既要立足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国情,始终坚持高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又要打造融校园、课室、网络、社会于一体的立体课堂,坚持立德树人与以文化人,主动营造良好校园育人环境;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构建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协同机制;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打造网络课堂;以文化关怀社会,努力构建实践课堂,从而大力推进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进课堂、进头脑。

[关键词]政治教育;立体课堂;十九大报告精神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推进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进课堂、进头脑,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立足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国情,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性质。“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①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与党中央高度一致,自觉以党的指导思想武装头脑,指导教学实践,接受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监督,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②。其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必须维护好扎根于历史文化与现实国情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依法治校的内部治理体制,尤其要支持学校党委牢牢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认清高校深处意识形态斗争前沿地带的严峻形势,杜绝邪教、恐怖主义、分裂势力、间谍组织在校园的渗透活动,抵制西方民主宪政思潮与中国崩溃论论调,维护安定祥和、理性平和、积极奋进的良好氛围,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坚强阵地。再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必须突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人才,根本要依靠教育。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政治使命就是将我国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起来,增强广大师生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认同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坚持立德树人与以文化人,主动营造良好校园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高校首先要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建设,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优势。“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要传承中国古代教育精髓,增強育人为本的责任意识,仁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教育学生成才,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不可因为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而弱化了人才培养的教师本分;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典范;更要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努力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支持者、践行者和传播者,引导学生增强政治敏感,提高思想觉悟。其次,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营造学生成长成才的人文环境——既要实施“校园文化提升工程”,广泛开展大学精神、国史国情、校史校训等宣传教育活动,建设好思想宣传墙、传统文化馆、教学名师墙、科技精英墙、杰出校友墙等物质载体,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又要以专业认证推动专业教育改革,用创业孵化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以协同育人打造人才培养基地,大力推进成才导航工程和创新扶持工程,引导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培育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沟通协调的组织能力、艰辛探索的创业精神,形成崇尚创新创业的大学文化。

三、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构建政治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协同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以增强学生的道路制度理论文化自信、倡导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引导学生立足国情、了解历史、关心时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和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激发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积极参与社会、回馈社会、改造社会。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关心日常生活中的人物与事件,形成良好的政治学习习惯;教师要引入最新理论成果与鲜活资讯,找寻思想理论与个人生活的衔接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面向,从而充实、创新、有效切入教学内容,要阐明思想理论的理论指引功能尤其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具体功用,确实强化学习动机,要设置更多教学互动环节,灵活运用教学形式,增加教学实践环节,调动活跃课堂氛围,确实提升教学效果,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另一方面,在思政课程建设的同时,高校也要探索“课程思政”的新课题。例如,文学教学要发扬“文以载道”的功能,在增强学生语言表达、阅读鉴赏、文学修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了解,注重阐发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文化的融合互通之道,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史学课程教学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历史、文化、国情的特殊性与中国改革发展问题的复杂性,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和外部世界,激发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只有相关课程与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避免崇洋媚外、言必称希腊的教学研究思路,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客观分析、理性平和、探索求真的为学素养,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塑造和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

四、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打造网络课堂。“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新挑战,也提供了新手段,迎来了新机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树立“互联网+”思维,转变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主动出击、迎难而上,勇于在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环境下占领网络阵地。一是要加强网络制度建设、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舆情监控管理,维护好校园网、易班网、QQ群、微信群的信息安全,建立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文化。二是要努力将网络平台打造成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联合网络企业开发符合学生思维和阅读习惯的校园网站,结合学生生活开发融网上读书、学习、社交、科技、文娱活动与一体的校园App,在校园网、易班网、其他App平台、微博微信、QQ群等积极推送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的视频、动画、文章,向学生供给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在潜移默化中引领思想政治风尚。三是探索网络思政与课堂教育的协同机制,鼓励更多教师开发优质网络课程,不仅在思政网络课程中提供政治教育的视听资源,如开发易班优质课程,构建师生互动、网络学习、网络考核、网络监督的平台,而且在其他专业课程网络课程建设中也要有意识地承担文以载道、以史为鉴、读史惜今的职责,形成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效互补。四是利用网络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学生的微博微信、App等的信息转发、发言等中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虚拟世界的师生日常互动中促进学生敞开心扉,倾诉所思所想、所感所惑,有针对性地化解危机、解决问题,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差别化、个性化引导,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五、以文化学术关怀社会,努力构建实践课堂。要深刻领会“四个服务”精神,结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结合服务地方、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服务面向定位,堅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为健全与地方文化和地情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完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制度献言献策,积极支持地方深化对外合作共赢,竭诚服务地方各项建设事业。具体来说,一是在日常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工作中,不仅理工科师生应该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做出贡献,为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师生也应当提高认识,振奋精神,积极有为,以文化学术关怀社会,找准自身专业所长的用武之地,为健全法律法规、促进地方各项制度完善做出贡献,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做出贡献,为创新社会管理、增强民众社会福祉、推进共享发展做出贡献。二是在日常教学中,广大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日常社区观察、访谈、调查中增强对国情地情的接触与了解,积极投身创建文明城市、应急救助知识宣传、扶危济困行动等,从而参与社会、回馈社会、改造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校师生一定要将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不遗余力,打造立体化思政课堂,成为十九大精神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进课堂、进头脑的有效载体,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

[注释]

①②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01).

③杨迅.习近平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和中方企业家委员[N].人民日报,2017-10-31(01).

猜你喜欢
政治教育
网络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探索
文化自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定位
自主创新与国家利益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意识形态工作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