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吟且唱学古诗

2018-10-18 11:14李慧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38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古诗词

李慧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几千年文明的传承,凝固成了诗歌这一最为美丽的语言,古诗文更是中华文化中熠熠生辉的瑰宝。古诗词的雅致隽永和情韵兼备,积淀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情感、审美和智慧,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塑造美好的人格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不少学生基础薄弱,对古诗词的遣词造句方式和典故感到陌生,阅读古典诗歌时理解困难,体会不到古典诗歌的美感,进而将中国古典诗歌拒之千里,不愿触及。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诗歌的音乐性特征明显,《尚书?尧典》中记载:“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说明诗歌和音乐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古典诗歌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它的音乐性进行教学,让学生且吟且唱学古诗,寓教于乐。

中国古诗词是艺术高度凝练的文字,这些相对短小的篇幅里,多包涵了音韵的跌宕起伏。有很多诗人词人同时又精通音乐,如,王维、苏轼等。在很长时间里,诗词是可以配乐和唱的,如,格律诗、词。尤其是词,更是从民间流行的歌曲而逐渐发展演变为士大夫抒怀的工具的,是配乐歌唱的。

细数中国古典诗词史,被改编为现代歌曲的优秀作品不知其数,这些由古典诗词改编而来的歌曲无不广为传唱。如,由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改编的《别亦难》、由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改编的《月满西楼》、影视作品《红楼梦》的插曲改编自曹雪芹的词《枉凝眉》《葬花吟》、《三国演义》的插曲改编自杨慎《临江仙》的《滚滚长江东逝水》等。这些音乐作品以古典诗词作为歌词,吸收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特点,又添加了现代化的音乐元素,在古典诗歌与现代音乐之间找到了融合点,激发出耀眼的艺术火花,既为現代音乐增添了古典意蕴,又使古典诗歌焕发了崭新的生命力。“诗原是‘乐语,古代诗和乐是分不开的,那时诗的生命在唱。”教师借助这类作品进行教学,无疑能够最大限度地弥合古典诗词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李煜的《虞美人》为例:

首先,教师课前播放费玉清演唱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或邓丽君演唱的《几多愁》等,由音乐自然导入新课,刺激学生的听觉,让学生在古意盎然的音乐中感受作品的魅力,在头脑中初步留下对古典诗词的印象,进而沉浸在古诗词之中。借助流行歌曲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请学生进行配乐朗诵,尤其“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可反复诵读,达到一咏三叹的效果。也可以与李煜的另一首词作《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进行对比阅读,借助改编歌曲《胭脂泪》营造氛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接下来,改写歌词,除了以古典诗词为歌词的形式外,还有的作品以古典诗词为蓝本,进行一定的改写配乐演唱。这种做法在南朝乐府中已经可以得见,《今有人》便是由屈原的《山鬼》脱胎而来,大文豪苏轼也是此道中人,他曾将张志和的《渔歌子》改成《浣溪沙》,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改写成《醉翁操》。这一传统在现当代也并不少见,台湾作家琼瑶便将《蒹葭》改编为《在水一方》,直到如今还被许多歌唱家青睐。曾经一部《还珠格格》红遍大江南北,其片头曲《当》便是自古乐府诗《上邪》脱胎而来。将古诗词进行改写看似简单,却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意蕴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留诗歌韵味,教师可出示歌曲《当》的歌词及《上邪》作为示例,让学生将李煜的《相见欢》改成歌词。

最后,让学生演唱《一江春水向东流》,在音乐声中结束本课的学习。这种形式将枯燥的背诵无形中转为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使学生与作者及作品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培养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诗词书法作品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猜诗词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