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为农业生产添笔“绿”

2018-10-19 09:13刘振清栗园园
农村.农业.农民 2018年19期
关键词:液肥温岭市酵素

刘振清 栗园园 陈 松

酵素是酶的别称,是指植物进行深层发酵后提取的一种含生物活性物质的低盐液体。而环保酵素(也称垃圾酵素)是酵素的一种,是把鲜垃圾(蔬菜叶、水果皮等)、糖和水按照3∶1∶10的比例混合,经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棕色液体。除了能减少垃圾,酵素还是天然的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生长,抑制害虫生长发育。近年来,浙江、重庆等地在农作物种植上应用酵素,起到了提升农产品品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的效果,为农业生产增添了一抹“绿色”,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温岭:烂果制酵素果实更清香

走进位于浙江省温岭市太湖水库东岸大太公路两侧的大寨地果业有限公司,你会发现果园里整齐摆放着数十个直径50厘米、高1.2米左右的塑料桶。打开密封的塑料桶盖,从三四米外就能闻到一股特殊的酒精香味。大寨地果业负责人林方军说:“塑料桶里盛放的是近年非常流行的环保酵素,是用来做肥料的。”

大寨地果业建园十几年来,特别重视绿色栽培,注重果品品质。2009年,由于发生果实日灼病,部分柑橘果实可食率下降,为防止品质欠佳的日灼果流入市场,林方军将十多吨即将上市的柑橘埋入地下当肥料。

果园发生落果、次果、烂果是不可避免的,采用传统的深埋处理或堆积沤肥方式,既浪费资源,又影响环境。太湖水库作为温岭市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之一,其周边有1000亩果园,虽然果农积极响应“五水共治”号召,实施“肥药双控”,但传统生产方式或多或少会影响太湖水库的水质。

2014年4月,原农业部正式批复支持浙江开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建设,浙江成为全国唯一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借助试点优势,2014年6月,在温岭市农林局特产站和市植物检疫站的技术指导下,大寨地果业开始研究“烂果及植物残体在现代生态循环果园中的应用”。

“烂果等植物残体在现代生态循环果园中的应用,用直白语言说,就是环保酵素。将收集的落果、次果、烂果,加入糖和水,装入密封的容器内,经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棕色液体,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料。同时,这种方法还能起到净化空气的环保效果。”林方军说。

温岭市特产站副站长金伟是“烂果及植物残体在现代生态循环果园中的应用”项目的主持人。他介绍说,他们试验的发酵法处理植物残体的具体做法是,事先准备一个清洗干净的大桶,然后把收集的残次果放进大桶,按照3∶1∶10的比例加入红糖和水。而后,第一个月每天打开桶盖放气,搅拌一下,第二个月封闭不动,3个月后,提取落果发酵肥即环保酵素做叶面喷施试验,进行应用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从营养角度看,果树叶面喷施环保酵素,效果比单一使用磷酸二氢钾或尿素都好,均能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浓度。

金伟说,从生态角度看,落果发酵制肥是以“园区中循环”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把农业生产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或无害化处理,实现产前节约集约、产中清洁控污、产后废物利用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达到减少越冬虫量和菌源,减少生长期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从而实现“肥药双控”的效果。这种做法,符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精神。酵素肥的应用,为促进温岭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开创了实践基础。

温岭市农林局相关技术专家说,大寨地果业种植的葡萄,之所以柚香气更加浓郁、口感更加清新,正是得益于种植过程中使用了酵素这一神奇肥料。

即将收割的酵素水稻订单不断。

酉阳:酵素蔬菜俏销港澳

贝贝南瓜、粉果番茄、樱桃萝卜……这些蔬菜,你听说过吗?近日,笔者来到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涂市镇桃鱼村,在一个生态蔬菜种植基地内,10多个展牌上介绍了许多看似熟悉,却又从未听说过的蔬菜品种。基地负责人姚祯祥说,这些蔬菜主要销往沿海及港澳地区。

姚祯祥是涂市镇银岭村人。作为村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他2006年大学毕业后,在广东深圳找到了一份工作。在那边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当地的蔬菜价格高得令人咋舌。

头脑灵活的姚祯祥,从中嗅到了商机。通过与贵州一个蔬菜商合作,姚祯祥开始从老家收购蔬菜,再通过该蔬菜商,将蔬菜卖往深圳各大生鲜超市。“从村民手里收购蔬菜也存在不少问题,那就是货源不稳定,且品质参差不齐。”经过一番思考,姚祯祥做了一个决定———辞职回家种菜!2010年,他成立了农人生态有限公司。

“5月底,我们基地的第一批蔬菜上市了,亩产值达1万元。”姚祯祥在基地边查看蔬菜长势,边向笔者透露他种菜的秘诀,“我这地里施的不是化肥,而是酵素。”

姚祯祥介绍,以前在酉阳,村民们普遍种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长期以来,由于化肥施用过量,导致土壤pH值过低,土地酸化、板结严重,农作物产量逐年下滑。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基地成立后,姚祯祥请来了西南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生态农业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对基地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发展“酵素农业”,并引进了不少国外的蔬菜品种。

“通过施用酵素肥,如今土壤pH值上升转化为碱性,种出来的农作物更‘健康’了。”姚祯祥说。

今年3月,姚祯祥请来重庆市涪陵区检验检疫局对当地的空气、土壤、水以及农作物进行了全面检测,并成功拿到了出口蔬菜基地认证,蔬菜成熟后,可以销往港澳及海外市场。

姚祯祥并不满足于此,他还有更大的目标——带动更多老百姓发展“酵素农业”。

去年10月,姚祯祥在涂市镇挑选了8位有种植经验且领悟力较强的农民,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姚祯祥出土地、种子、肥料、技术,农民只需按照他教的方法种菜即可。

小坝村曾经的番茄种植大户罗世洲,便是参加培训的农民之一。以前,他最多种过100亩番茄,一年能赚20多万元。现在,在姚祯祥的指导下,他种植了50亩粉果番茄。“我们走的是中高端路线,严格控制亩产量,以保证产品质量,销路不愁。”罗世洲说,今后他每年的产值最少20万元。

绍兴:酵素米供不应求

“你家的酵素米还有吗?我想订购一些。”今年春节前,定居日本的浙江绍兴人夏良根的手机响个不停,类似订购大米的电话、信息令他应接不暇。2017年,他委托表哥闾品质在绍兴市柯桥区兰亭街道黄贤村承包了100多亩水田,种植酵素米。尽管售价每斤达18元,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端超市、高端住宅区仍供不应求。

酵素米,简单来说就是“吃”酵素长大的稻米。夏良根介绍,在种植之前,要先对土壤进行改良,在土壤中加入特制的竹粉竹炭生物活性肥,其富含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相当于给土壤“喝酸奶”。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再用特制的酵素液肥代替化肥,在各个阶段按比例进行叶面喷施,并大幅减少农药使用量。“有了微生物的助力,水稻免疫力明显增强,根系长得更加健壮,不易倒伏,不易感染病虫害,稻米也更加晶莹剔透,口感更好。”夏良根说。

竹粉竹炭生物活性肥和酵素液肥,是酵素米种植的关键。而这两种肥料是夏良根从日本引进的,并依据绍兴本地的原料和生产条件进行了改良。从2013年起,夏良根利用业余时间在日本东京农业大学以及一些企业学习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农法,打算将日本的微生物技术带回国内,拯救被粗放型种植伤害的土壤,种出更生态、更优质的大米。

在大规模种植之前,夏良根也有顾虑。虽然酵素液肥在日本被普遍使用,但国内的气候环境、土壤质地等条件与其不同,酵素液肥用于中国土壤,会不会“水土不服”?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呢?为此,当时还在日本学习的夏良根委托父亲在老家柯桥区王坛镇做了小规模试验:保持水稻品种、种植方式、灌溉用水等条件不变,在施酵素液肥的同时逐年将化肥用量减至一半以下,基本不打农药。试验结果让当地的农民非常吃惊,与传统种植的水稻相比,酵素米的亩产差不多,但色泽、口感、香味却更高一筹。而后几年,随着土壤肥力的提升,大米越种越好。

2017年,夏良根在兰亭街道流转了100多亩承包地,首次批量种植酵素米。稻米成熟后,他在亲朋好友和企业间进行小范围推广,口碑非常好,产品供不应求。目前,优质酵素米的市场售价每斤25元左右。“有人在高山上种酵素米,一斤能卖到30元。”夏良根说,“酵素米卖得其实是生态环境的附加值,未来,随着土壤肥力持续改善,水稻品质进一步提升,顶级酵素米的价格还得更高。”

良好的市场前景令夏良根信心十足。他表示,将在绍兴地区扩大种植规模,同时建立大米加工的标准化车间、冷库,全年提供新鲜大米。此外,还将引进大米精深加工设备,做成糙米、胚芽米等多元化产品。

猜你喜欢
液肥温岭市酵素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关工群聊
“碧邦”液肥的功效就是这么显著!
酵素真的是减肥神药吗?
柠檬酵素
致兔子
穿靴子的蜘蛛
新型液肥在水稻上的应用肥效试验初探
“沼菌威”沼液物理生物有机液肥试验报告
他是最美关工人——记浙江省温岭市关工委副主任俞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