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老师吴树峰

2018-10-19 09:13吴树兰
农村.农业.农民 2018年19期
关键词:支书村子日记

吴树兰

亚当·斯密说,老师的影响有多大,谁也无法估量,但它是深远的。今年教师节前夕,我缅怀改变我命运的、让我永远怀念的小学老师吴树峰。

我生在偏僻贫困的河南新蔡县孙召镇大吴庄村。这个村在安徽、河南的交界处,是一个只有1500多人的小村庄。村子不但贫穷,而且重男轻女,我上完小学二年级时,家人就不让上学了。那年我才9岁,每天和村姑们在地里放牛、割草。教我的班主任老师吴树峰就一趟又一趟地到我家做我父母的工作,让我重新回学校读书。吴老师跑了有十几趟,才说动了我的父母。吴老师每次来我家后都会把我叫到他家,叫着我的小名(小月)对我说:“月呀,你一定要读书,不读书你连咱这个村子都出不了,父母早早就会让你嫁人,你一辈子就只能围着锅台转了。”那时我还小,老想往村子外面跑,想看看村子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所以很听吴老师的话。吴老师是我的邻居,每次吴老师去我家,都会搬着小凳子,坐在我父母面前。他拉着母亲的手说:“婶呀!小月的心很灵,你们就让她上学吧。现在她还小,干不了重活,学点儿知识,今后一定会有用的。”不知道是吴老师去家里多了耽误父母干农活,还是吴老师的真情打动了父母,两个月后父母又把我送到了大吴庄小学。

在吴老师的艰辛努力和争取下,我又上学了,内心也特别珍惜这次读书机会。从小学到初中,我都是班里的前三名,还跳过两级。吴老师一直教我的数学,他的教学方法特别好。记得有一次数学考了85分,我很生气地去找吴老师,觉得自己没算错,不应当扣我的分。无论他怎样耐心地给我讲解,我一直都不服气。他没办法,就在上课的时候让我到黑板上把这道题再演算一遍,让全班同学评判我的方法步骤对不对。同学都说少了两个步骤,所以扣了我5分。我从这丢掉的5分中知道了学习不能懒省劲儿,从此不管哪门功课,我都踏踏实实地学习。包括那个年代让背“六十条”,我都用心记和背,才使我对“六十条”倒背如流,并深刻地记住了毛主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吴老师扣的这五分,让我终生做事都是踏踏实实,从来不敢少步骤,总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

高中毕业后,为了改变家里一贫如洗的困境,我拿起了拌草棍在生产队里喂牛。当时队里规定,一般男劳力4分,女劳动力3分,养牛5分。我父母身体不好,家里缺劳动力,我想养牛能多挣2分,就去请教吴树峰老师可不可以干。树峰老师当时对我说:“养牛没那么简单,不但是个技术活,夜里还要住在饲养室。你是一个姑娘家,能受得了吗?”他又说:“世上无难事。你要当我给你加油打气。不过有两条,你得按我说的做:第一,坚持;第二,记好日记。”后来我照着吴老师的话做了,在村子里喂了7年的牛,以至后来爱上了这个行业,上了畜牧大学。

大学毕业后,我到外地工作了,和吴老师的联系少了。有一次过春节时,我到学校看吴老师,当时他已是孙召中学的高级教师,还住在一个又潮湿又狭小的茅草屋里。我看了一阵儿心酸。吴老师对我说:“现在基层的老师都是这样,我已经很好了,有这两间房子住,很多老师还没屋住呢。”话题一转,他又说起了教学上的事。他说:“我担任毕业班班主任,每年的高中升学率是全校最高的。看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都走出去了,我比住多么好的房子都高兴。”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多教点儿像我一样的好学生出来,也算给国家效力了。这次回来看吴老师,对我的触动很大,他一个中小学老师,时时处处都想的是站好讲台,教好学生,为国家多培养人才,真是让人敬佩。更让我佩服的是吴老师不计较个人得失。他有一段历史很让人遗憾,可他从来没埋怨过。由于他人聪明,学习刻苦,1961年他考上了大学,但由于他家的成分不好,村干部把他的通知书压下了,一直到10年后他才知道这件事,可他从来没找组织上闹过。

我问过吴老师,为什么不找组织说一说?他说:“事情都过了那么多年,找有什么用?是那个时代造成的!那位扣我通知书的干部心里也不好受。过去的就过去了,我这十几年安安生生地在小学教书,现在不是也转正了吗?不是我在咱村教书,你能继续上学吗?”

是呀,没有吴老师,恐怕我现在还是一个农村妇女呢。吴老师的不计前嫌,一切向前看的思想对我影响很大。我从一个农村娃到国家的公务员,正是吴老师改变了我一个寒门学子的命运。这么多年来,我的职务从地市的农业局局长到省城大学的老师,再到国家的处级、厅级干部,被称为“局长”“老师”“处长”等,但我最喜欢的仍是畜牧专家。吴老师交代的“记好日记”,我这么多年来也一直坚持着。这么多年来,我深深地感到,正是吴老师教我走上了学习的大道,做人踏实的正道,做事坚持的好道。同时也是他改变了我一个寒门学子的命运。在我的一生中,无论我做什么事都想着大局,想着做好工作为本,心里想着更多的穷人。

最让我难忘和特别感动的是,2010年我回到大吴庄村当第一书记,吴老师竟然从省城(当时他退休了跟在省城的儿子一起住)回到了村子帮助我3年。那年他已75岁,在村子没有地方住,每天在村子工作一天,晚上回到孙召中学住。他帮助我整理材料,写汇报、办板报、搞宣传,进行调查研究。现在大吴庄留下的很多文字类的材料都是他整理出来的。让我终生难忘的事还有两件:一是我刚到村,思想急躁,方法不当,搞得当时支书很有情绪,坚持不干了。吴老师教过我,也教过支书,他把我俩叫在一起,让我们和好。没想到,支书拗劲上来了,提出坚决不干了。我也来劲了,说你不干我也走了。一看这情况,吴老师“扑通”给支书跪下了。这一跪把我们俩惊醒了,赶紧去扶吴老师。吴老师怎么也不起来,说:“你们俩再这样闹下去,我怎么对得起全村的老少爷们呀!”当时我和支书都流下了眼泪,向老师保证:为了全村老少爷们,为了吴老师这一跪,我俩都放弃一切个人恩怨,心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把工作做好。后来我俩没有辜负吴老师的希望,三年把群众收入翻了一番,临走时村子还被评为“全省生态文明村”,村支书也被评为“驻马店市劳动模范”,我也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第一书记”。吴老师的这一跪,让我在以后的第一书记道路上走得更好了。

几年过去了,吴老师也离开我一年多了。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挫折和委屈,我都会用吴老师的那一跪来教育和鼓励自己继续前行。特别是我201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员”和“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以后,我更加告诫自己,一定要学习吴老师遇事站在高度和为人低调的原则,做好事,做好人,站着像一堵墙,为群众遮风挡雨;蹲下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默默无闻的献身精神。现在的我已退休,仍在贫困村做扶贫工作,这都是吴老师的精神在鼓励着我。

我驻村的七年中按照吴老师说的“记好日记”。前年出版了一本《驻村日记》,去年出版了《进山日记》。如今,我的《进山日记》还被永久性地收藏在国家博物馆呢。这两本日记在出版前,我都让吴老师帮我看一看,改一改。吴老师总是耐心地、认真地、一字一句一个标点符号地帮我修改。虽然有着200万字的日记要改,但是老师从来没烦过。记得有一次他住院还拿着我的日记原稿修改。吴老师现在走了,再也不能给我改日记了,但是他一丝不苟的精神一直指引着我前行。吴老师,您安息吧,我永远记着您并沿着您的思想往前走。

祝愿我从小学到研究生的每一位老师都能生活得快乐幸福。我从内心深处感激你们、感谢你们,感谢你们教给我的知识、能力和人品。同时也祝愿全国的教师们人人幸福,学生们正把你们教授的知识付诸工作,沿着你们的路浩然正气做人!

猜你喜欢
支书村子日记
好支书
兴旺一个村,需要几茬人?——三任支书一条道,一棒接着一棒跑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百名支书感党恩 学史力行话振兴③
如果一头牛回到村子——《走进画里的牛》创作谈
刘老汉的烦恼
沈腾香:让“难坑”变“富谷”的好支书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