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走深借图走远
——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群文阅读教学

2018-10-19 10:28何裕琴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18年10期
关键词:民间故事群文导图

何裕琴

【适用年级】

六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微视频观看、群文阅读比较对照发现民间故事的根本特点,感受民间故事的独特魅力。

2.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民间故事的情节、厘清故事逻辑关系的能力;借助图表记录并比较相近题材,发现阅读材料共性的方法;抓住细节及经典片段进行多重赏读等多种群文阅读的方法。

3.用故事唤醒学生对中国民间故事的喜爱,激发其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母语文化的热爱。

【教学流程】

一、激兴趣,板课题

1.游戏导入:听描述,猜人物。

她心地善良,虽然是由一条蛇修炼成人,但乐善好施。她与丈夫在杭州西湖边开了家药店,造福一方百姓。

她是王母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锦。但是她却愿意放弃天上仙女的生活,在凡间与一个勤劳的小伙子踏踏实实过日子。

她聪明机灵,女扮男装去外地求学,得到了同窗好友的爱慕。但父母却把她许给了别人,于是,她毅然跳进了爱人的坟墓,最后和爱人双双化蝶飞出。

2.出示第四段描述,一起读。

她的出生与一般人不同,是从两家之间的葫芦藤上结的葫芦里长出来的。她为了寻找丈夫,千里迢迢不辞辛劳。知道丈夫累死他乡后,她放声哀哭,哭倒了长城。

3.让学生直接猜第四个主角是谁,教师追问为什么。

4.依次出示四个女主角的名字,指名说说她们源自哪个民间故事,完成板书。

5.揭题:今天这堂课,咱们一起来聊聊中国四大民间故事。

【设计意图:用游戏“猜一猜”导入,为学生链接到四大民间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打开了学生交流的话匣。这样的描述交流是基于人物形象的提炼,也是对四个故事主要内容的回顾。】

二、借图表,理情节

1.过渡:这四个民间故事篇幅都挺长,怎么把长长的故事读明白呢?今天,何老师再来教你们一招——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把故事读短,把情节读清。

2.认识思维导图。

(1)出示思维导图样例,学生观察并认识作用。

大家看,这是一位同学在读《牛郎织女》的故事时制作的思维导图。谁来按顺序,从树的根部依次往上读一读所呈现的故事主要情节,为我们还原这个故事?

教师评价:这张思维导图按故事的发展顺序,扣住主要事件,梳理故事人物和情节,简单明了、一清二楚。

(2)再来看这个思维导图。这个思维导图扣住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分两条主线,把正反两派的人物进行了罗列。我们可以扣住人物来谈他在故事中的主要事例,同样清晰明了。

(3)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更多的思维导图。(教师出示宇宙型、蝴蝶型、星斗型、鱼状等思维导图。)

(4)交流:请你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设计思维导图,你会选择哪种?

(5)小结:借最适合的形式呈现最关键的内容。

3.制作思维导图。

(1)小组合作:组长组织,选定一个故事,用合适的思维导图形式,组员们一起边讨论、边设计,完成一张思维导图。

(2)展示交流:请小组成员分别上台展示,一边展示一边介绍。

4.评价小结:短短的几分钟,大家创作出了各种形式的思维导图,真了不起。思维导图,有助于记录思维的痕迹,值得我们阅读时运用。

【设计意图:教会学生用思维导图记录阅读时的思维痕迹,这样便能抓住故事的关键信息,梳理民间故事的情节,厘清故事逻辑关系,把故事读简单、读明白。这种图文结合的阅读形式是学生的阅读助手,值得尝试。】

三、读群文,找共性

1.谈话启发:读到现在,大家发现这四个故事的共同点了吗?

2.小组再次合作:组长执笔,在小组活动记录单上记录大家的发现(记关键词),组员围绕发现的共同点在故事里找相关的证据。稍后,我们来比比哪一组的发现最多。

3.预设、交流:内容、结局、创意、语言、时间、主旨、角色。

▲预设一:神奇想象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

孟姜女直哭了十天十夜,忽听轰隆隆一阵巨响,一时间地动山摇,飞沙走石,长城崩倒了八百里,这才露出范喜良的尸骨。

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小青逃离金山寺后,数十载深山练功,最终打败了法海,将他逼进了螃蟹腹中,救出了白娘子。从此,白娘子和许仙以及他们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再也不分离了。

(1)小组里配合练一练,用你们的朗读展现情节的神奇。

(2)小组展示,评价。

(3)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咱们一起通过朗读再现这神奇的一幕。

▲预设二:正反两派

(1)比较情节,我们发现了这几个故事都一波三折、奇幻神化,读完后,其中的人物已经活在了我们心里。你都记住了怎么样的谁?开火车说一说。

(2)除了这些主角,故事中还有些角色也很有意思。你有什么发现?小组合作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正派角色反派角色

(3)评价:比较着阅读,居然有了这么多精彩的发现,你们真会学习!

【设计意图:群文阅读与单篇阅读教学最大的不同便是“群”。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要有高远的目光,去发现这四篇民间故事的共同点,发现民间故事的共性特点。我们设计借助图表记录并比较,发现阅读材料共性;又指导学生学会抓住细节及经典片段进行多重赏读,为群文阅读提供了更多的方法。】

四、看发展,话传承

1.拓展:如今,这四大民间故事已经融入了华夏儿女每个人的血液,并由它们衍生出了各种艺术形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微视频。(孟姜女、白素贞的故事被做成精美的雕塑,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坐标;根据民间故事《白蛇传》创作的一套精美邮票,飞到了天南海北;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创作的版画,成了人们珍藏的瑰宝;根据四大民间故事改编成的电影搬上了银屏,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与喜爱;而根据梁山伯祝英台的故事创编的小提琴曲,更成了经典中的经典……)

2.总结:同样一个故事,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这也许就是民间故事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课后,请大家登录民间故事网站,去读更多的民间故事,进一步了解我们的中华文化。希望大家不忘经典,代代相传!

【设计意图:我们给学生打开的不仅仅是民间故事,更是中华文化。以这样的拓展去丰富学生对四大民间故事的理解,唤醒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豪之情,激发了其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群文导图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漫话民间故事
漫话民间故事
群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