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FLD患者hsCRP与颈动脉lMT的相关性研究

2018-10-19 03:59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459000李淑芳牛福来杨瑞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7期
关键词:颈动脉炎症测量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459000)李淑芳 牛福来 杨瑞霞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1月~2013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院的NAFLD患者180例,男96例,女84例,平均年龄(50.3±10.1)岁,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提出的NAFLD诊断标准[1],对照组为本院体检的80例健康成年人,平均年龄(49.5±9.7)岁。排除标准:就诊前有糖尿病史及糖尿病家族史,有明确高血压、冠心病、心衰、各种急慢性感染、脑卒中、肾功能不全和其他内分泌疾病者。对NAFLD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75g葡萄糖粉),按OGTT结果,将NAFLD患者分为糖代谢正常组(82例)和异常组(98例)。

1.2 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 以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hsCRP含量。

1.3 颈动脉IMT超声检测 由B超专职医师使用同一台超声诊断仪测定。患者取仰卧位,于颈总动脉分叉近端1cm处后壁或IMT最厚处测量,以内膜内表面至中膜外表面的垂直距离为颈动脉IMT值,左右颈总动脉各测量3次,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

2 结果

2.1 NAFLD组与对照组hsCRP及超声的比较 糖代谢异常组hsCRP浓度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组及对照组hsCRP浓度(P<0.05),糖代谢正常组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异常组与糖代谢正常组及对照组超声IMT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代谢正常组IMT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NAFLD患者血清hsCRp与IMT的相关性分析 直线回归分析显示NAFLD患者血清hsCRP与IMT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30,P<0.05)。

3 讨论

NAFLD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其范畴从单纯的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纤维化和终末期肝病。脂肪肝与As关系密切,多个临床病理研究显示脂肪肝不仅是As的预测指标,还可能作为As的早期调节因子促进As的发生。Pignoli等首先报道了超声测量IMT的方法,证实超声能准确测定颈动脉IMT,并认为颈动脉IMT的早期改变会导致以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是心脑血管疾病强有力的预测因子。

在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是重要的环节,CRP是其重要标志物,而胰岛素抵抗(IR)参与了其病理生理过程。本研究结果显示NAFLD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高达54.4%。糖代谢异常组hsCRP浓度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组,而糖代谢正常组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炎症参与了NAFLD及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这与敖道畅等[2]的研究相符。

附表 NAFLD组与对照组hsCRP及IMT的比较

联系NAFLD、糖代谢异常与As的机制可能是前两者的炎症发展过程启动了血管壁炎症的大本营,进而促发As。本研究显示随着NAFLD发生发展,特别是伴发糖代谢异常的个体中hsCRP的含量有增高趋向,而IMT与血清hsCRP的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NAFLD及糖代谢异常个体血清hsCRP的含量明显增高,而后者通过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激活补体系统及诱导粘附分子表达等一系列途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这也被李松楠等证实。

NAFLD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反应炎症,炎症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互为因果。通过检测血清hsCRP可以判断NAFLD患者肝脏炎症与合并糖代谢异常的情况,监测病情变化。对初查发现NAFLD的患者,应警惕As的发生,近早干预,避免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颈动脉炎症测量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测量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炎症小体与肾脏炎症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