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简述

2018-10-19 16:09李杲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5期
关键词: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李杲

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特别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建设以来,经济建设成为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从社会主义经济探索时期到文革时期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时期,我们党采取了不同的、具有鲜明时期特色的经济政策,虽然在探索时期走了一些弯路但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积累了经验,为后期制定策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中国共产党能够从50余人的组织到最终取得全国政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正确的经济政策。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体现了计划体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56年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长达近4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从绝对计划体制到计划为主再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党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不断认识和发展,表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时期(1956—1966)

建国初期的中国经历了百年动荡,内生力量严重缺乏,外部又遭到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严密技术封锁,只能依靠苏联强大的技术力量来帮助我们国家改变落后的农业国地位。1951年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苏联开始源源不断的派驻专家、技术来帮助中国搞工业体系建设,这给当时经济、产业基础薄弱的中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为我国以后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奠基作用。但是到了后期,苏联模式的不足之处也逐渐体现:比如统的太死、产业比例极不协调、平均主义盛行、不承认商品经济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正是苏联模式弊端的出现,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决心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走出自己的一条新路。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以正式确立,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时期,这个时期的第一个阶段是在1956年到大跃进前期,我们党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当时国情的思想和政策。

关于划分中央与地方权限的思想。建国初期由于我国刚从战争年代走来,还延续着战时高度集中的机制,中央在一些方面对地方的管理过于具体,这就出现了地方积极性不高、疲于应付的现象。在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中,就提出要正确认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社会主义经济的活力要想迸发,就离不开地方的积极性。中共八大提出:“改进国家的行政体制,适当扩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管理权限。”这对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确定了明确的方向。

对商品经济的相关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是否应该有商品经济这一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不存在商品经济。恩格斯更是直接提出了“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的论断。我国对商品生产的认识在20世纪50到60年代,受斯大林和苏联经济界的影响较深,对商品生产的认识是不彻底的,比如陈伯达以极左的面貌出现,主张废除商品、货币,否定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必要;毛泽东批判了陈伯达的观点,阐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交换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还认为生产资料也是商品,否定了斯大林的错误看法,这些思想破除了对教条的束缚,纠正了错误的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文革时期的经济思想(1966—1976)

文化大革命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坚持政治挂帅,政治决定经济的左倾错误思想,扰乱了正常的经济规律,给国民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1965年我国对三五计划进行了修改,确定要立足战争,从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1966年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肯定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思想,成为文革时期指导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不顾经济效益、不计生产成本,盲目追求高指标、高速度,成为文革时期指导工作的重要思想。

关于经济分配的思想。文革时期提出“先生产,后生活”的口号,国民经济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扩张。但这种扩张是建立在抑制消费的基础上的。文革十年只有1971年调过一次低收入职工工资,调资面为28%;文革时期的奖励制度也被取消,再加上新增职工工资低,全民所有制职工年平均货币收入由1965年的652元下降到1976年的605元,降低7.5%。十年间农民收入平均每年增加不到一元;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文革期间经济建设偏离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轨道,掏空了以后发展的储备,使得文革十年经济发展基本陷于全面瘫痪,人民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提升。后来周恩来坚持国民经济的协调比例发展、对外经济的引进和发展等举措,对文革造成的影响有一定的补救作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形成时期(1976—1992)

1976年四人帮的覆灭标志着十年文革动荡局面的结束,全国政治混乱局面得以抑制,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但是左的思想仍然比较严重,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徘徊时期,经济状况并没有随着政治局面的好转而改变。比如农业学大寨的经济思想,不顾地域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盲目按照大寨县的标准,在第五个五年计划内把全国三分之一的县建成大寨县,完全忽视了客观情况,不仅没有改善农业发展状况,使得农轻重比例失调更加严重;还有是忽视我国的外汇支付能力和配套能力,大规模引进技术和举借外债,使得我国在信贷、财政和外汇收支等方面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给经济建设带来了新的失误和困难。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开始了全方面的拔乱反正,纠正了文革期间错误的指导方针,从新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并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改革布局,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建国初期到改革之前一直实行人民公社制度,这种大锅饭的做法特别是在后期严重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释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严重冲击着人民公社的传统体制,到了1984年底,人民公社体制基本被消除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历了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这三个发展阶段,正是通过打破大锅饭、承包到户的做法,使得农民的生產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潜能得到很大的释放。

二是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普遍实行和政策的调整,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进而引导出农村分工农业和发展商品生产的趋向,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到来。通过减少统购统销的行政指令,拓宽农产品市场等措施,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三是推动乡镇企业的的建设和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起初叫社队企业,是农业合作社联合经营的企业,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等部门。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打破了传统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格局,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四是金融体制的改革。建国以来我国的金融业基本上是实行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尽管一直有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名称以及履行农业银行职能的机关,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中国银行只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国际业务部,中国建设银行实际上是财政部的基本建设财务司,农业银行实质上是人民银行的农业贷款部,真正从事国内金融业务的僅仅是中国人民银行,它既是发行货币和管理国家金融的行政机关,又是从事存、放、汇业务的金融专业部门,没有真正显示出其中央银行的作用。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地位,标志着中央银行体制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1979年我国中国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使其成为从事农村金融工作的专业银行,中国银行也分离出来作为对外汇管理的专业银行,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专门办理工商信贷和城镇储蓄业务,各个专业银行的成立及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也为我国现代银行业体系奠定了基础框架。

五是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经济技术交流的思想。我们党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明确提出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提出了社会主义实行对外开放应当全方位、多层次;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提出了经济特区的建设,从开始的五个特区到十四个沿海城市开放,打开了通向世界的窗口,极大地促进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六是关于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确立。党的十二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地位,提出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观点;十三大在总结前几年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又提高了一步,主要有:不能脱离生产力发展搞单一的所有制,允许不同的地域和经济领域各种所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允许有所不同,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在1981年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中就提出必须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就表明计划与市场不再是此长彼消甚至互相排斥的关系,而且计划不再是同产品经济相适应的指令性计划,而是同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新的计划形式。此外它把计划和市场都作为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而不是区别不同经济体制的标志,为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三个有利于的观点,破除了人们对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制度的模糊认识;最后于1992年十四大正式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时期(1992—现今)

通过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开始到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我们国家的生产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制度的不断变革来保障,我国生产力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需市场机制的活力来彻底的解放生产力;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在面对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都不能独善其身;企业现代制度在发达国家的盛行也迫使中国企业亟需改变落后的生产管理体制。所有的这些都要求我国不仅要坚持市场经济的地位还要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完善和深化。

1992年十四大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做了更深一步的改革和发展。首先是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在以前的基础上明确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引进吸收世界先进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推动本国企业的现代化转型;其次是增强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国家通过在财政、外贸、金融、外汇方面的改革,逐步减少行政的干预,运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再次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与保障体系。党的十五大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并开始逐步建立医保制度、社保制度等一系列现代社会保障体系。

市场和政府关系的变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论断。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发展了20余年,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比如由于市场本身存在的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导致在一些领域和地区资源并不能得以合理配置,甚至出现了资源浪费、分配不均等市场调节失灵的现象;还有一些政府为了政绩罔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用行政手段强制管控资源,导致资源配置错位等一系列问题。理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遵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政府向服务型职能的转变,是我国当前经济建设的国情所需要的。

供给侧结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经济发展重量轻质,供需关系错位,三驾马车结构极不平衡,进入的经济新常态时期。这就需要经济提质增量,矫正错位的结构体系,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扩大有效供给,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比如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措施,最终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建国以来一直到现今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每次的经济改革都与当时的国情和经济现状相契合。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尽相同的具体国情与环境,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和实践的观点路线,才能更好地把握好时代脉搏,制定合乎实际的正确方针政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顾龙生.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发展史[M].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1996.

[3]赵文姬.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述略[J].马克思主义学刊,2017:100—120.

猜你喜欢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China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审计工作推动中央治理整顿重大决策落实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研发——以一汽为中心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中国计划经济演变史
——《筚路蓝缕:计划经济在中国》评析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