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芬兰体育课程标准分析

2018-10-20 01:04李佑发石雨桐王思佳马晓
体育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芬兰课程标准学科

李佑发 石雨桐 王思佳 马晓

摘 要:从芬兰基础教育阶段国家核心课程中的体育课程标准入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标准、教学评价4方面剖析核心素养在其课程标准中的落实与应用。研究发现:由核心素养统领的三维教学目标、紧扣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可操作化的教学过程标准以及指向明确的教学评价构成的体育课程标准体系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落实及反馈提供指导;高度自主的优秀体育教师是课程标准实施的重要质量保证。我国应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国特色体育课程标准;重视学生各生活情境中生存技能的習得,保障安全的同时开发校外及自然环境教学资源;明确各学段的质量标准,完善评价体系;尝试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全方位服务各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 键 词:核心素养;芬兰体育课程标准;课程改革;体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8)04-0122-07

Abstract: The authors interpreted Finish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national core curriculums at the stage of basic education based on core attainments, dissected core attainments integrating and connecting mechanism in its curriculum standards in such 4 aspects as curriculum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process standards and learning evaluation, analyzed its curriculum planning uniquenes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three dimensional teaching objectives led by core attainment, teaching contents closely linked to life reality, operable teaching process standards, and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 system composed by orientation-specific teaching evaluation,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feedback of student core attainment cultivation; highly autonomous excellen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re importance quality assurance for curriculum standard implementation. The authors proposed that China should fully refer to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establish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s that are based on core attainment and provided with Chinese features, value student survival skill learning in various life scenarios, develop off-campus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teaching resources while ensuring safety, specify quality standards at various stages of learning, perfect the evaluation system, try to cross fuse with other disciplines, and comprehensively serve the enhancement of student core attainments at various stages.

Key words: core attainment;Finland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curriculum reform;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核心素养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教育概念,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一经提出便成为引领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上位概念,现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我国对于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也十分关注,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2016年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逐步明确了核心素养的框架、核心要点及具体体现。目前各学科的学科素养研究已进入实践探索阶段。因此,尝试介绍国外较为成功的体育学科素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对于促进我国体育学科素养的研究进程和推动以体育学科素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芬兰自1994年起实施了全国规模的课程改革,尝试以统一的学科素养框架为基础统合中小学9个年级累计19个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最大限度地实现中小学学科教育的纵向贯通和横向协调。改革后的芬兰教育体制以均衡发展享誉世界,一方面在国内实现了全球范围内最小的学业成绩校际差异;另一方面实现了学生学业和身体素质的双优发展。自2000年起,芬兰在多项国际项目评比中均名列前茅,尤以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活力健康儿童全球联盟(the Active Healthy Kids Global Alliance)和全球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报告成绩瞩目。因此,本研究尝试从芬兰基础教育阶段国家核心课程体系中的体育课程标准入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标准及质量评价等方面剖析核心素养在体育课程标准中的落实与应用,以便为我国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国家体育课程标准提供借鉴。

1 核心素养在芬兰国家课程体系的落实与发展

1994年芬兰国家教育局(前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在芬兰教育与文化部推行了以落实“国家核心课程”(National Core Curriculum of Basic Education,以下称为核心课程)为核心的教育改革。课改以培养符合未来公民需求、满足欧洲发展实际的全面发展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以知识、能力、价值观、态度及意志品质为基石的核心素养框架[1];通過“思考学习素养”“文化交流素养”“自我管理素养”“多元识读素养”“信息通讯素养”“职业生活素养”和“未来发展素养”7大核心素养统领国家各个核心课程在各学段所需完成的教学内容和达到的教学目标(见表1)。国家课程体系的建构呈“茎叶设计”,即多个学科共同对应某一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多学科围绕同一教学主题协同完成共同教学任务,最终促进对应核心素养发展的宏观教学目标。

在纵向发展上,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各学科知识技能的学习梯度,将1~9年级划分为1~2年级、3~6年级、7~9年级3个学段,并为3个学段确立适宜的课程目标与达标标准,原则上呈现出能力目标的逐级增加和已有能力目标要求的渐进性深化。在教学实践上,核心课程鼓励使用“基于现象的学习”(phenomenon-based learning)这一新兴跨学科学习法,以便实现多学科知识技能的融合与实践,增加师生多元互动,将多学科协同教学落到实处。此次改革尝试以芬兰中央政府规定教学目标、核心教学内容、核心素养掌握水平所对应的评价,各地方教育职能部门在国家核心课程规定的框架下,建立满足地方需求、符合地区特点的自主课。对应复合、细致的学习目标和灵活的教学规划,芬兰《国家课程》采用学段终统一评价与学段内自主评价相结合的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机制,学习质量评价紧紧围绕个体学科素养发展的达标状况展开。

2 核心课程中的芬兰体育课程标准

在多学科共同促进的核心素养发展课标体系下,体育课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人际交往、发展自我认知及培养意志品质为目标,位列核心学科之一,承担除“信息通讯素养”外6大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职能。体育课程目标在契合《核心课程》基本目标框架的同时,规划了对应课程教育教学宏观职能、符合自身学科特点的具体课程目标。

2.1 纵横贯通的课程目标设计渗透教育理念

通过体育教育促进学生身体、社会和心理综合能力的发展,并通过塑造健康的身体形态提升个体主观幸福感是体育课在芬兰核心素养框架下贯穿全学段的基本课程宗旨。这一宗旨进一步分解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和体育活动的知识技能习得两大核心目标,并细化为身体素质、社交素质和心理素质,从而形成立体的课程目标体系框架。结合各学段对应的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制定具体到各维度各水平下的教学目标,使之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素养对应起来,形成“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完整课程目标体系。就学段纵向发展而言,各学段课程目标又可聚合为主题化的教学单元,如第1学段“通过玩耍来锻炼”,第2学段“一起锻炼,提高技能”以及第3学段“一起锻炼,提升自我形象、促进技能应用”,体现了能力发展的逐级递进与学业要求的逐级提高。随着年级的升高,身体素质方面的教学内容更为复杂,要求掌握由了解至熟练;社交素质方面由简单协作向利他及个人责任感的培养转化;心理素质方面由单一的情绪体验至全方位意志品质的塑造。

纵横立体的课程目标贯通宏观核心素养与微观课程目标,为上位教育理念落在一线教学工作上提供了可能。课程标准并没有对具体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目标化界定,因为芬兰中央政府给予各校根据校内体育教学资源配置的情况及学校当地自然环境特色自主组织体育教学内容的自由,并允许各校根据季节、气候变化灵活进行调整。但中央政府要求各校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得违背公平、平等、团结、多样、安全的基本原则,且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够实现锻炼身体、教授知识技能、练习情绪识别与管理,培养以尊重为基础的良性互动模式,树立责任意识,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等教学目标,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的长期自我发展。

2.2 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社交素质和心理素质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课标框架构建完成后,教育目标的3个维度所对应的核心教学内容均被明确阐述,进一步形成“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课标体系(见表2和表3),实现核心素养概念到实际教学内容的准确对应及落实。教学目标、内容清晰明了,紧贴生活实际,并非仅提出宽泛的宏观概念。同时还着重提出学生在不同季节、情景、环境中活动的注意事项及运用道具能力的培养要求。随着年级的升高,身体素质方面教学内容更为复杂,要求掌握程度由了解升至熟练;社交素质方面由简单协作向利他及个人责任感的培养转化;心理素质方面由单一的情绪体验至全方位意志品质的塑造。

体育课程围绕一系列典型单元组织多种活动课程,课程内容一般包括各个学校各类不同的团体游戏。芬兰棒球在各个学校水平是很普遍的团队游戏,最为常见的个人活动是素质训练和田径。在基础教育阶段,最普遍的娱乐活动是滑冰和定向越野,在综合类中小学校的学生学习项目中,排名前10的有60%都是团体运动[2]。

2.3 具体可操作的教学过程标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教学过程标准也被称作教学建议,芬兰体育课标中有非常具体的的教学过程标准。芬兰体育课标着重强调学生在不同学习环境中参与安全多样的教学活动,鼓励性的、可接受的气氛是实现体育目标的先决条件。课标中的身体活动应能为所有学生提供成功和参与的机会,支持学生拥有创造幸福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营造安全的行课环境、明确的组织及沟通。运用学生中心及参与式协作方法,适当的任务、鼓励性的反馈来支持学生自我效能感及社会凝聚力经验的形成体验。随着年级的升高,体育学科教学重点也应逐步深入,由培养正确的自我认知即认识到学习运动技能的困难也许与其他学习困难有关(1~2年级),到个人及集体身体活动的参与(3~6年级),再到学生专项技能发展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7~9年级)。

芬兰要求体育教师应具备明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制定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良好的视野,使教学更具有教育性以促进学生的发展[3]。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找到学生所存在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现有水平与学生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并以此制定带有难度的教学内容,推动学生超越其最近发展区以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在教学过程阶段,教师须重视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强调学习过程中各核心概念、技巧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并加以区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4]。其次教师应富有爱心,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爱,满足个性不同学生的内心需求。教师要注重学生团体对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其在形成科学世界观的同时又不失自身个性;在整体课程系统中,体育学科应与不同学科在教学上建立相互合作关系,共同搭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体系。最后,如有学生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仍表现出能力不足,可在综合学校再接受一年教育,达标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在评价建议方面,由于芬兰中小学阶段没有全国性的大规模测试,故评价主体直接指向任课教师及学生。体育教师应围绕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生学科能力、成长进步、行为养成等,同时培养终身运动习惯,发展自评、互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不足和需要改善之处。评价应由教师自主决定,外在力量无权直接干涉,且评价应多注重形成性与发展性,不以评价结果公开排名,只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成长情况的辅助手段[5]。

2.4 内容标准与质量标准并举的评价方式保障核心素养的形成

芬兰的评价政策是以提升或完善系统质量为导向。芬兰国家课程中没有国家层面核心素养的评价或考试标准,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责任由学校和教师承担[6]。核心课程对体育课程的评价机制作出了更为明确的界定:评价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进步情况出发,目的在于辨别和支持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成长需求。体育教学与评价会考虑学生的健康状况及特殊要求,评价手段主要是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及学习成果实现,因对应目标的不同,选择是否将学生健康水平作为评价依据,用于同步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核心课程对每个学段末各维度目标所对应的评价目标及优秀知识技能的口头评价标准进行阐述,进一步将课程标准扩充为“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完整课标体系。对于小学阶段的芬兰学生来说,学校有权选择并决定是使用等第制还是评语形式的评价方式。在1~2年级学段,体育教学评价和反馈的主要目标包括:(1)运动情境中找到恰当解决方式能力的提高;(2)练习与学习运动技能的提高;(3)进行既定任务时安全意识的提高;(4)个人及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具有多功能性、鼓励性及启发性的反馈能够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其未来生活及学习提供证据。在3~6年级学段,教师根据当地课程的目标来评估学生的成绩水平,采用口头评估或评分,但在确定6年级学生的成绩水平时,教师应使用国家体育评价标准进行评估。芬兰学校体育中的评估大部分均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完成,最终考试在核心课程结束后(8年级)进行,该结果反映了学生掌握教学大纲的程度。无论当地课程教学目标如何设置,学生最终成绩评定均以基于国家体育评价指标的等第制评价标准为基准,如果学生达到知识和技能的平均水平(低于平均水平的能力可以由超过平均水平的能力水平补充)则通过。核心素养的评价并未列入等第制评价的范围,其评价被整合到学生的工作能力、在校行为、不同学科或更宽泛的模块中[6]。

除此之外,芬兰学生会在5年级和8年级进行“Move!”国家身体素质监测,测试项目包括:20 m折返跑、立定五连跳、上半身抬起、俯卧撑(男生)、屈膝支撑(女生)、伸臂蹲起、直坐屈腰、肩后拉手测试、抛接球组合。测试结果不作为学生体育学科学业评价的依据,其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养成独立管理和发展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通过测定学生的直观身体素质信息,以此来鼓励学生、家长及专业人士共同改变这种情况。通过反馈信息,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现状,并可以在学校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提高练习。

3 芬兰体育课程标准的特点

3.1 核心素养嵌套于整个体育课程体系

核心素养在芬兰课程标准中的嵌套分为两步:第1步,结合体育学科特征与学段各维度核心素养要求,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第2步,制定各目标各维度下所对应的教学核心内容、评价目标及知识能力评价标准。基于以上环节,实现了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中深度融入与落实,为体育课程的进一步教学及评价提供了准确指导。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通过具体化的课程目标得以实现,为课程标准其他内容的编排提供基础;紧扣核心素养制定的内容标准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将研制体育课程标准的驱动力由学科转换为核心素养;同样来源于核心素养的质量标准能够瞄准学生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的培养情况,使得宽泛的核心素养概念具有可操作性,进一步结合内容标准用以指导教学评价。

3.2 體育课程内容密切结合自然环境和生活实际

芬兰为实现课程整合,教学方式以探索真实生活现象和主题为核心,特别是涉及到多种学科内容的跨学科现象和主题[7]。除去单一体育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促进作用,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一起组成的多学科学习模块同样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与不同学科交叉结合形成主题或项目,全方位促进学生各项素养的快速增长,使体育学科教育效益最大化。就课程内部而言,芬兰体育学科的学习与教学并不局限于校内,校外甚至野外均是体育课堂的开展场所。学生的学习任务由学生体育活动的练习场所决定,多种形式的运动环境(如冰面、雨雪天、自然环境)、游泳、水上运动以及水上急救措施均包含在体育课程中。就整体课程而言,跨学科的多学科模块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体育与不同学科间的联系,通过模块式探索教学可加深学生对体育在具体生活情景中的应用价值理解,从而达到反向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例如以野外求生为主题的主题活动,即体育学科与生物、数学、地理等学科的综合性项目,学生在行进间发展有氧耐力等基础运动技能、损伤急救等是体育学科内容,通过自然环境辨识方向、预防危险等是生物和地理学科内容,这与培养学生当下及未来发展能力这一核心目标高度契合。

3.3 体育教师享有课程规划和课程评价的高度自主权

芬兰体育教师的自主权体现在两个方面:课程规划以及课程评价。在课程规划上,核心课程是由国家教育委员会汇集教育专家并同芬兰各地教师一起制定。学校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教师自己任教的课程。教师在选择教材、教学方式以及授课地点方面有着很强的自主性[8]。教师根据核心课程所提出的核心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学校及周边资源制定符合当地条件的具体课程。在课程评价上,以教师评价为主体,辅以学生自评。从1年级到6年级,体育课由担任全科教学的“班级教师”任教,4年级以上采用男女分班制,从7年级到9年级由专职教师任教[9]。该项措施可让低年级学段的学生在更为宏观的教育环境进行学习,使优势能够更好发展,劣势得到及时补缺,实现核心课程“优势培养、全面发展”这一目标。

芬兰拥有优秀的体育师资。《芬兰教师教育法》和《芬兰基础教育法》规定,综合学校的体育教师应具备硕士以上学历并通过体育教师资格考试,方能申请基础教育体育教师岗位[10]。并且芬兰教师的硕士学位是属于研究型的,教师所从事的研究只是和他们在课堂上所做出的决策密不可分[5]。同时,芬兰有着良好的教师培训来确保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例如制定的“多元文化教育计划”正是通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能力设计和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来适应学生的多样性,促进芬兰教育的未来需求。

3.4 体育学科评价体系具有明确的质量标准

在芬兰体育学科的评价以教学目标3大维度为基础,具有多功能性、鼓励性、教育性的反馈与评估帮助学生通过身体活动成长与发展,并养成乐于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学生构建乐于运动的积极自我印象。芬兰体育课标中的评价内容因其特有的结构体系被清晰划分与界定,包括评价目标及评价标准。核心素养概念宏观且宽泛,而质量标准是学生核心素养在体育学科中的具体表现,使教师的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有迹可循。同时,体育学科质量标准与内容标准统一规划,不会出现“所测非所学”的情况。

此外,芬兰没有国家统一考试和学校排名。芬兰国家教育评估中心通过对部分学校抽样进行学习结果的测评,旨在对整个国家的数学、母语教学效果进行整体把握与了解。除此之外,也会抽样调查其他学科,具体由评估计划决定[11]。该中心还组织对教育系统上位目标等采取主题性评估,核心素养当属这类评估范畴[6]。

4 对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芬兰课程体系的设置从宏观着眼,以核心素养为主题的能力发展目标替代具体课程内容为导向的成绩达标目标,体现了教育宗旨从知识技能传授向综合素质、终身发展的转变。经过20余年的实施与调整,芬兰基础教育改革实现了多学科协同配合教学与区域间成绩差异最小化的教育双均衡,以全面、公平的教育体制享誉世界。因此,从芬兰体育教育的课程标准剖析芬兰教育改革中体育教育的先进经验,无疑有利于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理念更新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4.1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标准

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本质在于构建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促进学生能力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传授体系。因此,在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上需突破某一知识点识记或某一技能掌握的边界,从上位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挖掘课程内容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意义,方可发挥课程目标高屋建瓴的指引作用。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正式发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方面详细阐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体育学科宜立足基本核心素养,结合学科特色充分挖掘学科价值。立足体育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在课程内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标准及质量评价进行纵贯串联,充分挖掘体育学科在社会交往、人格塑造和德育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全面提升体育课程目标的着眼点与立足点,提升课程定位;在课程外加强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挖掘交叉的知识技能,充分发挥体育学科各项职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體育课程标准。通过科学合理有趣的实践课程帮助学生习得并掌握运动知识与技能,尝试综合迁移应用多学科习得的知识技能,树立安全意识,培养自我保护能力,养成以体育运动为核心的健康生活方式,深入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及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公民做贡献。

4.2 在课程目标的引导下,开发符合本地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

芬兰以国家核心课程为根基,结合各地各校实际情况制定极具自身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这样的课程制定模式与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的战略要求高度契合。我国学校体育存在区域差异、城乡差异,因此开发符合本地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也是促进我国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鉴于安全考虑,我国体育课程并未将教学视野放至校外。我们需要将更多指向学生未来发展且具可行度的课程内容带入到课堂中,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对体育课程进行修改或创新,使学生更多地在不同外界环境下进行身体活动,杜绝“高分低能”情况的出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学校体育场地与设施水平良莠不齐,所以地方政府及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学生的课程内容、行课流程及评价方式,力求学生能在结课后达到国家统一设立的体质及认知目标。这对教育公平有着充分的促进作用,也为各地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提供机遇,同时也对评价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

4.3 明确界定质量标准,完善核心素养统筹下的评价体系

在课程评价方面,芬兰抛弃统一标准化测试的前提在于其完善的评价体系和高质量的评价主体。我国体育课标更侧重于内容标准而非质量标准的细化与建构。因各年龄段应试需求,仅“为测而练”成为目前体育学科存在的普遍现象,学生身体能力不能得到系统的全方位指导与发展。故需进一步加大课程内评估成绩的比重,让教育提供者、家长及学生的关注点落在学生全面身体素质发展而非“如何在考试项目取得高分”上。充分利用课程内评价机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反向促进作用,不断改进作为其基础的课程目标及内容框架,真正做到“需即所学”“学即所测”“测即所需”的各级转换,使教学评价不仅是学科素质还是核心素养的测评手段,最终达到学生能“学以致用”的终极目标,以及达到培养“高能”而非“高分”学生的目的。

我国于2015年启动了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除了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外,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状况也纳入其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监测,将有力推动国家课程标准的进一步落实,并改进学校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积极锻炼,增强学生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将监测数据最大化利用,建立学生健康发展数据库及反馈机制。同时,尽快研制基于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的绝对标准。

4.4 重视体育学科和其他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协同培育

综合多国核心素养系统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表现形式来看,核心素养表现均非以独立形式下放至各个学科,而是综合各学科特点臻选适宜学科服务于各维度核心素养的构建。同课程标准的制定一样,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实现是多学科协同育人而非单一学科效果叠加的结果。我国应在充分挖掘体育学科自身价值的基础上,将眼光放远至体育学科与其他单一或多门学科相结合的主题教学中,最大程度开发教学环境的可利用资源,让学生“从日常环境中学习,而后立足于生活”。

突破传统体育教学这一独立的整体,变闭合型为开放性,让学生运用多元思维、多种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国际趋势。现阶段我国已将部分学科引用至小学体育课堂中,如结合信息科学技术,运用图解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对陌生运动技能形成直观的视觉感受;如结合数学学科,让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设计最短路线完成定点耐力跑练习。但目前此类多学科结合旨在如何运用其他学科提高传统体育学科技能的学习,并未过多关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需求。今后可在核心素养的统领下大胆尝试制定更多贴近生活、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生存技能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开辟一片更具实用性与挑战性的教学版块,使各门学科真正做到全方位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而服务。

参考文献:

[1] FNAE. National Core Curriculum for Basic Education 2014[M/OL]. [2017-09-05]. Helsinki:Finnish National Agency for Education,2014.

[2] 李利方. 芬兰学校体育简介[J]. 中国学校体育,2007,27(11):45-47.

[3] KANSANEN P. The curious affair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J]. Orbis Scholae,2009,3(2):5-8.

[4] TIRRI K. Holistic school pedagogy and values; Finnish teachers and students perspectiv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2011,50(3):159-165.

[5] 康建朝,李栋. 芬兰基础教育[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6] VILHELMIINA H,HANNELE N,王岩. 芬兰基础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培养及评价[J]. 教育测量与评价,2017,10(7):10-18.

[7] KERRY T. Cross-curricular teach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planning and facilitating imaginative lessons (Second Edition)[M]. London:Routledge,2015.

[8] 周岳峰. 芬兰教育和文化部长谈国家核心课程改革[J]. 世界教育信息,2017(3):39-40.

[9] 劉英. 芬兰:教育强国强民[M]. 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

[10] TRYGGVASON M T. Why is Finnish teacher education successful?[J]. 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9,32(4):369-382.

[11] FINEES. Pre-primary and basic education[EB/OL]. [2017-08-23]. http://karvi.fi/en/pre-primary-and-basic-education/,2017.

猜你喜欢
芬兰课程标准学科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在芬兰坐火车
Herrmans对芬兰工厂进行扩建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