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干预提升策略

2018-10-20 09:37杜阳宇
知识文库 2018年9期
关键词:悲观主义乐观主义归因

杜阳宇

心理弹性又被称为心理韧性,指个体在面临压力困境时能够克服逆境因素,是个体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心里特质,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弹性对压力应对的重要机制在于乐观的认知方式和乐观的情绪状态,本研究拟从乐观视角对应用型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弹性进行干预提升,进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1 引言

20世纪90年来以来,心理学界掀起一股积极心理学浪潮,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不仅仅在于关注消极心理产生的心理障碍,更应当重视积极心理对心理健康所起的巨大预防意义。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遍化,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得以进入高校接受教育,截止2017年9月,我国高校大学生规模已达3700万,数量的增加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心理弹性作为抵御压力的重要心理特质,已经被众多实验研究得以证明。韦纳认为心理弹性之所以可以使个体快速从压力逆境中复原,重要原因在于心理弹性水平较高者具有一个重要的共同因素,即乐观的认知方式和乐观的情绪状态。乐观认知方式主要指个体对事情结果的解释角度,乐观情绪则被定义为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预期。

2 乐观界定

在乐观和悲观的定义上,学界没有达成普遍一致的意见。然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乐观涉及了对未来事件的积极或消极的预期偏差和对事件的解释风格。乐观被定义为预期积极后果的趋势,相信积极事件胜过消极事件,或倾向于看到事物光明的一面。相反的,悲观主义已被定义为对失败的预期,预测坏的结果,或者倾向于对事情持有令人沮丧的观点。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与个人使用的应对策略相联系。乐观与适应策略相联系,如问题解决,获得社会支持,在有压力情景下寻找任何积极的方面。在一个压力性工作任务的研究中,乐观主义者是以问题为重点并且参与更多的工作任务,而悲观主义者以情感为重点并且把自己从工作中分离出去。

乐观作为一种认知解释风格,塞利格曼强调每个人都有习惯性的解释风格,解释风格理论用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来建立与人们如何归因或解释事件的原因的联系。在本质上,大学生在他们的个人归因方式上有所不同;即,他们的解释风格。当面对困难,挫折,挑战,或压力情景时,这种拥有悲观解释风格的人更倾向于使用永久性的(“它总是发生这样”),个人的(“这是我个人的错”),和普遍的(“它影响我做的一切”)的因果归因维度。持有乐观解释风格的年轻人更倾向于认为挫折只是暂时性的,不是他们的错,并且只局限于当时事件。相反,悲观解释风格的年轻人把一件好事看作为暂时的,不是他们的错,并且认为其就只是一个孤立事件。这些解释型态受到社会环境和成年个体的行为模式的影响。乐观与悲观这两种结构在一个人身上是相互依赖、可以共存的。

3 乐观与心理弹性相关研究

研究表明,在本科大学生中乐观不仅与问题集中型的应对方式有关,而且也与积极重塑的使用以及倾向于接受现实情况相联系。乐观者与拒绝和试图拉大自己与问题的距离呈负相关。另一方面,悲观主义与不良适应策略相联系,即回避问题,否定,退出,以及未能完成目标时的压力入侵。

乐观情绪的定义和策略表明了过于乐观的个体和过于悲观的个体心理弹性起作用时的方式。乐观主义者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好事情会发生,而悲观主义者认为坏事会发生。乐观主义者也预期积极后果,这使他们在面临挫折时,能够恢复自己的努力来达到一个目标。相反,悲观主义者在面对挑战时倾向于放弃,并且发展成抑郁甚至自杀倾向。总的来说,在个体没有事先经验的情景下,乐观和悲观将发挥着重要作用。乐观对于大学生心理弹性发展具体表现在大学生在学校适应中发挥作用。例如,它已被证明,更乐观的学生比更悲观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应付与学校有关的挑战,另一项研究发现,与高乐观水平的大学生相比,悲观水平高的大学生更可能对学校产生敌意,并且更倾向于使用破壞性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愤怒。与此相关,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也被证明影响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具有较高乐观水平的大一学生能更有效地过度到大学生活,在第一学期结束其有低层次的心理困扰,乐观情绪直接影响在大学生压力事件上的心理调整。

4 心理弹性的提升策略

心理弹性与乐观的密切关系表明,在压力事件上乐观解释风格不仅保护身体健康而且也保持心理健康。因此,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应当着手于提高大学生的乐观认知和乐观期待。

首先,教师和父母作为大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对象。一个乐观的教师或父母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应付生活和学校相关的压力,在学生中促进乐观和适应。按照班杜拉的社会模仿理论,乐观教师或父母拥有的心理特质和生活经验可以很好的传递给学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同时,教师和父母在学生遭遇压力时,良好的沟通和倾述,有助于缓解压力所带来的悲痛、压抑情绪,给学生搭建一个安全、温馨的心理氛围,加强心理弹性的抵御能力。

其次,良好的归因方式也可以高效提升大学生乐观心态。引导学生对成功或失败的归因来促进乐观。通过把成功归功于努力,或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可以帮助大学生促进一种乐观感,正确的对待压力事件,分析压力事件所带来的正反两方面效果。良好的归因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归因方式,还可以通过归因发展大学生的乐观情绪中,对抗压力、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

总之,乐观在帮助大学生适应压力事件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这两种乐观形式——预期和解释风格,能有效保护大学生远离压抑、抑郁、焦虑和一系列其他的身体和精神健康问题,提高大学生在下次遭遇压力时的心理弹性水平。乐观不是单方面强调积极认知,掩盖悲观情绪,而是使大学生有能力从压力事件中恢复更迅速,并且更快地解决问题。

该项目研究得到陕西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大学生压力事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2017FKT47支持)。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学院)

猜你喜欢
悲观主义乐观主义归因
乐观主义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虐待对儿童归因风格的影响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把失败怪罪给别人?
幸福者是悲观的
单独中的洞见
乐观与悲观
乐观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