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危机与对策研究

2018-10-20 09:37王月竹
知识文库 2018年9期
关键词:支持系统职称辅导员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兼具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角色,这使得其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必然体现出独特的特征。加之辅导员的服务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其工作状态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产生直接影响,故本文从职业化、专业化的视角,分析了辅导员群体在职业过程中的心理表现及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1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现状

本研究选取安徽3所高校的专职辅导员做为调查对象,其中本科2所,高职1所。研究所用的调查问卷由职业倦怠量表MBI-ES与自编问卷两部分组成。其中职业倦怠量表共22题,测试了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三个维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5份,回收102份,其中有效数量为95份。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5.3%的被试存在焦虑情绪、61.1%的被试在工作上有明显的紧张感、42.1%的被试因为工作产生过的抑郁情绪、40%的被试有愤怒、情绪失控的表现。这说明一半以上的被试都有过因工作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职业倦怠量表MBI-ES分数表现上,68%的辅导员得分在50-75之间,依据量表解释,可见总体上辅导员在职业中呈中等程度倦怠,需要进行心理调节。而在各因子的表现上,强度由高到低分别是低成就感、情感衰退、去个性化,且低成就感因子随工作年限增长表现得越显著。可见,辅导员工作时间越长工作成就感越低。

2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现状成因分析

2.1社会期望与社会支持不匹配

在价值多元化的新媒体时代浪潮下,辅导员肩负着筑牢夯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的使命,做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是辅导员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的具体体现。然与之相对的社会支持却并不匹配。首先,与普通教师相比,辅导员在学校中角色并不被大众所熟识,社会认可度普遍较低,辅导员多被认为是不需要高学历和专业性的职业,甚至把辅导员等同于高中班主任、寝室管理员等。再加上與任课教师工资福利上的差距,辅导员的社会地位相对不高,这就导致了辅导员队伍干劲不足,倦怠感提升;其次,自2004年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辅导员队伍建设,但发展至今仍未完全落实到位,学校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视力度远不及高校科研主体——普通教师。具体表现在岗位配备严重不足,很多学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数量比远低于国家标准的1:200的比例,如此情况下不仅工作效果大打折扣,辅导员还没有空余的时间用于专业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此外辅导员的职业培训依然未成系统,深造政策也刚在几所学校初步试点。

2.2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模糊

职业发展路径对辅导员以后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都有很大影响,也是辅导员产生倦怠的最大原因。多数高校的辅导员在职称评聘时处于劣势,虽能双向评聘,但实际在指标上受到很大限制。职业发展不明确和晋升上的瓶颈使得辅导员要么选择分流到学校相应行政岗位或者是在取得更高学位后转向教师岗位。在这样情况下,辅导员渐渐成了一种过渡性的岗位,有几年工作经验的辅导员为了自身的发展,在岗而思其他,无法专心投入工作,职业技能停滞不前,更阻碍了职业队伍的稳定性和职业化建设。

3 高校辅导员职业心理危机对策探析

3.1构建专门的职称与考核评价体系,解决职业出口问题

由于辅导员同时具备教师与管理人员的职业特性,这种“双重选择”伴随着的往往是职称评定指标不明确,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此外,辅导员与学生相关的大量日常性工作难以量化也未体现在现行的考核体系内。因此有必要构建辅导员专门的职称与考核评价体系,将辅导员日常工作实际与职称评聘、考核相结合。比如,科学的量化辅导员日常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一级指标分解为多个二级指标。考核时根据二级指标完成度形成对一级指标的综合分数,并依据这个分数对辅导员工作业绩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设立辅导员专门的初、中、高三级职称体系。将辅导员的工资待遇与科学量化的考核与职称体系挂钩,才能长效激发工作激情,提

高工作积极性。

3.2建立常态化、专业化的职业培训体系

在现阶段,多数辅导员并非相关专业出身,但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要求使得辅导员这个岗位必须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有对新鲜事物的敏锐性以及对国家各项政策的深度解读的能力。为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能及专业程度,在职业过程中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建立常态化、专业化的岗前培训与日常培训体系目的就是摒弃以往摸着头过河的状态,给辅导员们搭建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好的工作经验得到有效的传播。岗前培训重点在系统的梳理辅导员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内容架构,日常培训重点在于有针对性的解决辅导员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包括共性困境和新思想新理论的学习。学生事事离不开辅导员,培训必然不能过多占用日常工作时间,所以在培训方式上,线上线下相结合更贴合辅导员工作实际。依托网络学习平台或在线课堂可以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使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3.3建立动态心理支持系统

在职业过程中,心理服务是学校层面可以提供的另一项支持。一些心理学发展较成熟的国家,已经在高校实施了从入职测评到提供心理救助的完整的心理支持系统。人的基本需要是爱与支持,辅导员在产生心理应激时,学校层面提供的动态心理支持系统就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比如,建立一个动态的心理支持系统,包括入职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建立辅导员心理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和压力评估、及时进行心理干预、组织团体训练、建立个人成长小组、普及心理调适方法等。此外,学校在招聘辅导员时除考核专业知识,应增加心理测评环节,一方面可以了解应聘人员的心理健康程度,排查有心理问题的应聘人员,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分析应聘人员在情绪稳定性、责任心等因子上的得分表现,考察其人格特质对于从事学生工作是否合适,为选拔提供参考。但考虑我国心理咨询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个预防、干预、成长相结合的动态的动态的心理支持系统也可依据现有资源分项目进行尝试。

高校辅导员心理危机的产生政策因素、管理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并存,只有关注辅导员的职业成长,社会、学校及辅导员自身协同工作,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高校辅导员健康有序的发展。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SK2016JD14);安徽建筑大学学生工作研究项目(王月竹201516AJDXGXM05,201617AJDXGXM04);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学院)

猜你喜欢
支持系统职称辅导员
最可靠的支持系统
最可靠的支持系统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谁是你的支持系统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谁是你的支持系统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