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土地调查线状地物转图斑的技术与方法探讨

2018-10-21 09:36张爽
科技信息·下旬刊 2018年9期

张爽

摘要:第三次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三调”)技术规程中明确要求对实地宽度超过2m的线状地物按图斑调查上图。基于此,结合三调试点项目,从线状地物转图斑的方法以及线状地物转图斑后对数据应用与分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待探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线状地物转图斑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第三次土地调查;线状地物转图斑;技术与方法

引言:

在《第三次土地调查规程》中明确要求了线状地物调查方式,线状地物包括河流、铁路、公路、管道用地、农村道路、林带、沟渠和田坎等,实地宽度超过2m的线状地物按图斑调查上图[1]。基于此,结合三调试点项目,从线状地物转图斑的自动与半自动的方法,验证线状地物转图斑指标的可行性,线状地物图斑化后对数据应用、数据分析等相关业务的影响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1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分析及预处理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规程明确规定“线状地物宽度大于等于图上2mm的,按图斑调查”“线状地物宽度小于图上2mm的,用单线符号表示;当宽度变化大于20%时,应分段量测宽度”等。农村土地调查采用1∶10000比例尺进行数据生产,故线状地物的宽度都在实地20m以下,一般位于地物的中心,存在非常多不连续的地方。故可以通过缓冲分析、叠置分析并结合线状地物的宽度和面积实现线状转地物转图斑。线状地物预处理包括位置更新、图形连接和宽度字段属性值赋值与更新。

2第三次土地调查规则制定

2.1图形处理原则

2.1.1单线转面根据单线位置、线宽度及线状地物面积,利用缓冲分析技术,将线转成面。

2.1.2图斑合并自动生成的图斑,合并的原则为:参照地类编码、宽度、权利类型、线状地物名称、权属单位代码1和权属单位代码2等字段进行合并。地类编码、权利类型及线状地物名称一致且宽度相差在20%以内的合并,合并时,在连接处做平滑处理;宽度相差超过20%的分割为不合并。

2.1.3图斑裁切线转面后,重叠的部分进行裁切。裁切的原则如下,1)交叉地物连续表示上层的地物,下层的地物断开。2)平交地物,按照地类编码的从小到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裁切。如国道与农村道路相交时,保障国道是完整的,农村道路被国道裁切。3)相同地类图斑相交时,不做裁切处理。4)图斑被不同权属界线分开时,分割为多个不同图斑。

2.1.4图斑融合以线状地物图斑为基准,对原始地类图斑进行裁切。裁切产生的小图斑按照“就大就近、自然优先、类型近似”的原则进行合并。

2.2属性处理原则

2.2.1几何字段自动合并的图斑,长度和面积自动叠加。

2.2.2坐落单位代码和坐落单位名称与行政区面叠加,自动赋值,飞地需人工交互式处理。

2.2.3非几何字段继承原属性,如地类名称、地类编码等。

3实践论证

某县试点原基础库线状地物8967个,自动进行线状地物转图斑,并进行图斑合并后得到线状地物图斑1702个。与国家下发的内业变化信息提取图斑和基础库地类图斑融合后,得到7550个图斑。同步进行碎小图斑合并后,得到图斑总数为6588个图斑,合并图斑数为962个,

3.1影响分析

3.1.1面积影响分析

线状地物取消后,存在较多宽度小于2m的线状地物面积合并到邻近图斑中,导致统计地类图斑的真实面积不准确。由于不提取单独的线状地物图层且不做扣除,在地类统计时,耕地面积比实际大,而统计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时则比实际面积小,且数据库中对无法上图的线状地物没有单独标注。

3.1.2统计影响分析

线状地物图斑化后,对数据统计的影响具有双面性。1)线状地物图斑化后,对线状地物面积的统计更加精确,且可明确具体空间范围,能进行多要素的空间叠加分析,应用过程中位置信息更加明确[1]。2)取消了线状地物图层,对不满足上图宽度的线状地物,线物面积则会合并到周边地类中,导致该部分的线物无法在数据库中标识,且图斑统计的面积偏大而线物面积统计偏小,应用中无法确定未上图线物的位置和走向。

3.1.3应用影响分析

土地调查数据成果是多部门制定与土地相关的专项工作的基础,例如交通行业在利用土地调查成果提取地区的交通网时,若不使用土地调查成果,则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重新勾绘详细交通运输用地[2]。农业部门提取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沟渠数量和布局,计算沟渠密度来衡量农业用水保障程度,用以评价农田的基础设施等级,满足后续工作的需要,而是实际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够上图条件的线状沟渠,因此直接影响对该部分数据的使用。

3.2规则完善

3.2.1线状地物补充层级字段,赋值为0,1,2,3。线状地物交叉时,顶层的赋值为较大数值。在自动处理过程中,自动贯通层级高的地物,斷开层级低的地物,减少人工处理工作。

3.2.2行政村以道路等为界时,农村道路按照权属界线进行裁切,公路建议不裁切,保持其完整性。

3.2.3目前规则是按照地类编码的从小到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裁切。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重要程度与地类编码不一致的情况,如干渠与农村道路、管道用地与农村道路等[3]。需按照重要程度与地类编码等属性字段共同确定图斑的裁切顺序。

3.2.4结合城乡一体化衔接调查工作,可优先勾绘城镇内部道路、河流、铁路等线状地物中心线,并赋值宽度[3]。利用线状地物转图斑方法,可有效减少人工勾绘的工作量,降低接边的难度及强度,提升衔接的效率。

4问题与建议

4.1数据拓扑问题

线状地物转图斑后,原始线状地物与地类图斑边界不完全重合,导致一键式线状地物转图斑,并与基础库图斑、国家下发的内业变化信息图斑融合后,会造成大量的狭长折角、面缝隙等拓扑错误,为后续地物判绘和整理带来较大不便。建议在线状地物转图斑前,优先检查基础库中线状地物与图斑界线的拓扑关系,编辑处理掉拓扑错误后再进行图斑化,可有效减少因线状地物图斑化后造成的拓扑错误,降低内业判绘、外业调查及数据整理难度。

4.2数据精度问题

因现势性及底图影像精度等问题,线状地物转图斑后,造成很多图斑不连续、位置精度超限等问题,对内业整理造成较大干扰。建议优先以最新影像底图为基础,结合资料数据,对线状地物进行更新,包括新增地物的补采集、现有线状地物位置更新及图形连接,形成现势性好、连续的线状地物,并利用该线状地物进行图斑化处理。

4.3权属变化问题

线状地物转面过程中,利用宽度缓冲将线状地物变成图斑,几何属性进行了叠加,非几何属性进行了集成,但未考虑权属变化及按照变化后的权属对图斑进行切割。建议优先基于已完成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成果、城镇国有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国有土地的使用权登记成果落实在土地调查成果中,更新发生变化的后再进行图斑化处理。

结束语:

综上,本文研究总结了线状地物转图斑的自动与半自动的方法,并分析了线状地物图斑化后,对数据应用、数据分析等相关业务的影响等。通过第三次土地调查试点项目探索出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线状地物转图斑的具体技术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雅琼,杨子生. 我国两次土地资源调查的对比分析[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30(02):100-104.

[2]星财华. 第三次土地调查城镇村界线划定方法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9):18-19.

[3]陈玉雁,王智力. 关于东阳市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的思考[J]. 浙江国土资源,2018(0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