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自我的内容和功能研究综述

2018-10-21 11:21张玉环
考试与评价 2018年8期
关键词:功能内容

张玉环

【摘 要】心理学认为精神自我是在生物自我的基础上通过反省与调节自我认知克服自我超越所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自我创新和成长的能力。精神自我是个体所必需的高级需要内容,包括马斯洛需要层次中的相互尊重、自我实现等的需要。弗洛伊德将自我分为“本我”“自我”“超我”。而精神自我是在现实生活中与环境相互作用下不断建构的过程,它不是一种人格状态。本文主要对精神自我的内容和功能进行梳理,以供后续相关研究参考。

【关键词】精神自我 内容 功能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他不但要活的舒适,更想活的心安,在手脚并用去满足物质欲望的同时,他还要寻找一种精神性的价值,在那上面安妥自己的灵魂”。周国平也说过“人人身上都有这样一个更高的自我,它和宇宙大我的关系也许不可证明,但让它觉醒对于现实人生却是意义重大。”这里周国平所说的“更高的自我”显然并不是“超我”(超我本身存在并牵制着自我的发展)。自我可划分三个层次,“生物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表面上对应着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但涵盖的内容和功能存在差别。“生物自我”追求物质的满足和感官体验,“社会自我”又称之为“符号自我”是寻求与社会集体意志的一致,“精神自我”更像是求道的过程。从这三个层次来看,“更高的自我”应呼应着“精神自我”。那换句话说“精神自我”的觉醒对于现实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精神自我”体验所带来的愉悦超过“生物自我”和“社会自我”。“精神自我”的实现需要个体“生物自我”的超越,和“社会自我”突破狭隘的物质实利原则,从而具有强大的个人意志,体现自由本质。

一、精神自我的内容

“精神自我”不是生物性也不是社会性,精神性构成自我的本质,消除自我的个体性。“精神自我”追求所指向自由意志的伸展和个体尊严的实现给个体带来的精神愉悦;弗洛伊德的超我更多指向遵循至高至善原则指导下对本我的一种威压与警戒,和“精神自我”的主动追求方向相反。不同与精神概念采用观察、描述的方法对精神现象进行解释的研究。精神自我不是笼统描述一个人的人格现状或状态,应该是一个建构过程,促进个体不断主动的追求自我价值与意义的成长过程。精神性与生物性是对立统一的,但只有精神性可以消除个体的差异与隔阂。

从意识的内容来理解,狭义的意识代表包括知情意在内的全部的心理过程或心理内容,这个意义上的意识就是指精神,一种仅属于人类的心理发展最高阶段或属于人类中极少数个体的心理发展高级水平。关于物的意识联系着人的生物需要,关于意识的意识则体现了人的精神追求。精神的内容因而包括有理性、道德、审美、真理等,也即是所谓的追求“真善美” 的能力与境界。荣格认为人自然而然地有追求高级价值的倾向,并相信人强烈且是本能地需要得到精神发展上的满足。

精神性构成人的真正类本质,同样构成自我的真正本质与追求。精神性决定了人是一种特殊的对象性存在,人可以将外界事物作为意识的对象,也能将自己与外界环境区分作为自己意识的对象,即不仅具有意识而且具有自我意识,精神自我的本质是自我意识,是从内容到机能高度发展的意识化的自我。生物性可作为精神性的基础和前提,但不是人自我追求的目标,真正的目标应该是生物性的精神化,或者说是“升华”,这是一个不断提高和发展的过程。

二、“精神自我”的功能

詹姆斯认为“精神自我”是我们的内部自我或我们的心理自我,“这些心理性格倾向是自我最持久和隐密的部分。”正是这种自我使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是我们自己,不管我们的表现是如何千变万化,也正是这种自我才是我们最深刻的。个人在每一方面对自己的反身意识,就构成了每一种“自我”的具体内容。“精神自我”的深刻和相对稳定的建构在一定程度上起着个人行为自我调节与定向的作用。

人是一种寻求意义的生物,这种精神追求促使人们超越“生物自我”进行自我提升,成為个体精神世界成长的原动力,为个体成长,从量变到质变提供能量。简单说精神自我的功能就是促进个体自我不断超越,向更满意的“我”发展,这一功能主要通过个体有自我不断成长与完善的需要,乐于自省、勇于自省,并且有高尚成长目标与构想来实现。精神自我是个体主动建构的,并高于生物自我和社会自我,当前两者遇到挫折时精神自我将成为不为物役的自由精神之所在。

生物自我具有以身体感官为主的知觉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思维为主的认识能力。而人的感觉除了受感官性能的影响外还决定于感觉后面的人所持有的意识内容和思维方式。思维是意识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的功能,是认识能力质的飞跃。思维能力既以外在事物为对象,也以自我本身为认识对象,这也是感知觉所没有的功能。在思维能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自我为认识对象的反思能力,这种以自我为意识对象的反省能力构成了“精神自我”,是构成人与人之间发展上的差异的原因之一。

三、总结

无论是生物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都是自我的不同层次,是有机整体相互依存。价值的不同在层次上是有序的,不同的价值观形成不同的自我,价值观的层次影响自我的层次。“物质自我是基础,社会自我高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则在最高层”。无论是捍卫人性的尊严、坚持人格的独立,还是维护社会之公正、守卫知识之价值,都需要非凡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勇气。目前精神自我的研究尚在起步、探索阶段,但它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个体自我认知的影响以及与个体精神层面的关系,都体现了精神自我的独特性与重要性,精神自我将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

参考文献

[1]郭斯萍.自我:从生物性到精神性[J].心理科学,2005(04):1020-1022.

[2]江琴.自我概念的诠释—论詹姆斯的自我[J].法制与社会,2006(23):212-213.

[3]王启康.论自我意识及其与自我之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01):124-133.

[4]摩罗.由从势者到求道者的位移—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J].文艺争鸣,1996(06):30-44.

猜你喜欢
功能内容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2IN1厨房漏斗
我有特异功能
功能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功能关系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