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梯检验问题的分析

2018-10-21 21:35李扬
科技信息·下旬刊 2018年8期
关键词:轿厢力矩制动器

李扬

摘要:本文在对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内容、要求与方法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阐述电梯检验的重要性。

引言

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以下统称检验)是对电梯生产和使用单位执行相关法规标准,落实安全责任,开展为保证和自主确认电梯安全的相关工作质量情况的查证性检验。电梯生产单位的自检记录或者报告中的结论,是对设备安全状况的综合判定;检验机构出具检验报告中的检验结论,是对电梯生产和使用单位落实相关责任、自主确定设设备安全等工作质量的判定。

1.关于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试验检验内容与方法

1.1 检验内容

(1)轿厢在井道上部空载,以型式试验证书所给出的试验速度上行并触发制停部件,仅使用制停部件能够使电梯停止,轿厢的移动距离在型式试验证书给出的范围内;

(2)如果电梯采用存在内部冗余的制动器作为制停部件,则当制动器提起(或者释放)失效,或者制动力不足时,应当关闭轿门和层门,并且防止电梯的正常启动。

1.2 检验方法

由施工或者维护保养单位进行试验,检验人员现场观察、确认。

2 电梯检验问题的典型分析

2.1深圳2013.5.15长虹大厦电梯事故

主要技术参数:

电梯型号为SP-VF,制造日期为1992年,注册登记1994年5月,额定载重量为1000kg

额定乘客人数为15人,额定速度为1.75 m/s.23层23站.

事故经过:

2013年5月15日11点37分,位于笋岗东路3013号长虹大厦的1号乘客电梯发生开门下行剪切事故,造成1人死亡。事故電梯轿厢监控视频显示,该梯在2013年5月15日11点37分,满载14名乘客下行到达3楼,在开门过程中1名女护士走出电梯,当该护士一只脚跨出电梯门时,轿厢向下滑动,导致该护士未来得及反应就被电梯轿门和厅门夹住,向下拖行,并受剪切和挤压,在其他乘客帮助下落至轿厢内,因伤势过重当场死亡。电梯下滑至-1楼附近停止。

事故原因:

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不足是发生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制动器制动力矩不足的原因是制动鼓与制动闸瓦之间摩擦表面存在润滑油。

原因分析:

制动鼓与制动闸瓦之间摩擦表面存在润滑油是导致电梯制动器制动力矩不足的原因。润滑油有两个来源:一是蜗杆轴通孔端油封有渗油,电梯运行时,蜗杆轴旋转把润滑油甩到制动鼓与制动闸瓦之间的摩擦表面;二是制动器的制动臂上销轴使用了过量润滑油进行润滑,有油珠滴到制动鼓及制动闸瓦上。

当制动鼓与制动闸瓦之间摩擦表面的润滑油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制动力矩将下降到不足以制停事故发生时的轿厢,致使轿厢开门时失控下滑。

减速机(左)侧的摩擦鼓轴套、轴表面有明显的油迹,电机(右)侧的摩擦鼓轴套、轴表面明显比较干,说明来自蜗杆轴通孔端油封的渗油,在蜗杆轴旋转时把润滑油甩到(左)侧的摩擦鼓轴套、轴表面。

2.2 深圳2013 8.6 融景园电梯事故

主要技术参数:

乘客电梯,额定载重1000kg,2.5m/s,31层/28站,2003年12月注册登记。

事故经过:

2013年8月6日晚上,融景园A栋L2乘客电梯发生事故,造成12名乘客被困。轿厢监控视频显示,22点23分27秒13名乘客从1楼进入轿厢,电梯上行到21楼,3名乘客走出轿厢,其中2名乘客重新进入轿厢,此时电梯在轿门和层门未关闭的情况下开始下滑,电梯下滑两层后轿门关闭,22点24分07秒轿厢制停。事故后,21楼层门已关闭,轿厢停在4楼和5楼之间,安全钳已动作。

事故原因:

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不足和平衡系数过小是导致该起事故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平衡系数过小,制动器需提供比平衡系数正常情况下更大的制动力矩才能制停轿厢。但另一方面,制动器的制动盘磨损超出厂家规定的范围,导致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不足。

原因分析:

(1)测量气隙S

用塞尺测量制动器衔铁和电磁铁外壳之间的气隙S,面对曳引机盘车手轮,左侧为0.95mm,右侧为0.92mm。制造厂家保养手册规定:如果气隙S≥0.9mm,需要更换摩擦盘。

(2)轿厢制停距离

轿厢空载以额定速度(2.5m/s)上行至行程上部时,切断电动机与制动器供电,测得轿厢制停距离为3.77m,超出制造厂家保养手册规定的数例(3.13m)。

(3)静载试验

轿厢装载至1240kg重量(约为125%的额定载重量)时,轿厢下滑,制动器不能有效制停轿厢,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没有滑移。

(4)平衡系数

该电梯轿厢地面装修了大理石。 测得平衡系数为0.28,不符合制造厂家的要求(0.48),也不符合检规的要求(0.4~0.5)。依据实测平衡系数推算出大理石装饰重量约为200kg。

3.教训惨烈

美国(2001年之前)、欧洲(2009年)和香港(2012.6)都已经实施“电梯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的要求。2013年,全国电梯标准化委员会组织起草了《GB 7588-2003第1号修改单》,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增加“轿厢意外移动保护”的要求,目前正在征求意见。该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新制造电梯的安全水平。对于大量的在用电梯来说,除了未配备“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这一先天不足之外,部分电梯的制动器只有一组制动装置,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对制动器的检验需要重点关注!

4. 结束语

制动器应当动作灵活,制动时制动闸瓦(制动钳)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制动盘)上,电梯运行时制动闸瓦(制动钳)与制动轮(制动盘)不发生摩擦;并且制动闸瓦(制动钳)以及制动轮(制动盘)工作面上没有油污。

上述要求有助于提高制动器的安全可靠性。但对于一些特殊结构型式的制动器(例如事故案例2)来说,由于不易于直接观察,还存在操作性的问题。这些制动器需要制造厂家明确保养要求,并进一步规范日常保养和检查工作。

猜你喜欢
轿厢力矩制动器
单元制动器停放制动不缓解改进
基于地铁车辆装配带力矩螺栓紧固的工艺优化分析
基于地铁车辆装配带力矩螺栓紧固的工艺优化分析
一种民用直升机可升降停机库
发动机阻力矩计算和起动机介绍
车辆不同制动器性能及发展分析
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
国家质检总局抽查:3批次汽车用制动器衬片不合格
大吨位载货电梯设计的几个要点
不倒翁的物理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