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专业热菜制作理论教学方法实践分析

2018-10-21 10:54高留寅杨跃胜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实践效果理论教学

高留寅 杨跃胜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逐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烹饪专业逐渐成为诸多职校学生的首选专业。经笔者调查发现,许多中职院校烹饪专业教师认为理论教学具有较大的难度,这也成为烹饪专业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提高烹饪专业教学中的理论学习效果,教师应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对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确保理论教学的有效实施。在中职院校烹饪教学中热菜制作逐渐成为教学重点,对理论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据此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便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烹饪展业;热菜制作;理论教学;实践效果

为了提高烹饪专业热菜制作理论教学的有效实施,还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营造有效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分别从:烹饪专业热菜制作理论教学方法研究、理论教学在烹饪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表现,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为烹饪专业热菜制作理论教学提供科学指导依据。

一、烹饪专业热菜制作理论教学方法研究

就目前来看传统热菜制作理论教学中,主要涉及到原材料、菜肴特点、操作过程等内容,随着烹饪专业教学规格的有效完善,“八法教学”逐渐形成,其教学内容包括菜肴命名、烹饪方法、烹饪原料、烹饪过程、菜肴特点、烹饪要领、案例讲解、菜肴营养,笔者将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一)菜肴命名

菜肴命名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菜肴菜系、历史背景及发展现状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例如:“松鼠鱼”,这是一道名菜,关于这道菜背后有一个历史小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尝到这道菜后赞不绝口并对店主进行了封赏,教师通过对菜肴相关故事的讲述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激发,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显著提高。实际上我国在菜肴命名上遵循一定规律,存在多种方式,例如:形态命名、夸张比喻命名、典故命名、烹饪技巧命名、烹饪器皿命名等。其中最著名的有“叫花鸡”、“八仙过海”便采用了典故命名方式,“狮子头”便是夸张命名法。

(二)烹饪方法

在热菜制作教学中教师应对烹饪方法进行讲授,由于中餐菜肴种类繁多,不同菜肴烹饪方法不同,据此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应对不同的烹饪方法一一讲解,由于有些菜肴的制作与烹饪存在相似性,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可实施区别性讲解,避免概念混淆。

(三)烹饪原料

烹饪原料包括主料、敷料以及调料,在烹饪中均可发挥出有效作用,且不同的原材料使用方法均有差异。据此教师在热菜制作理论教学中应对原材料的作用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只有将主料、敷料、调料调和在一起方可做出美味的菜肴。例如:在制作“蒲棒里脊”时,有两道相同的工序——加鸡蛋,尽管工序相同,但在不同时间起到的作用各有不同,第一道加鸡蛋工序可充分强化菜肴的营养,第二道加鸡蛋工序则为了粘面包渣,提高菜肴的口感与美观性。

(四)烹饪过程

烹饪专业热菜制作教学中教师还应对烹饪流程、操作方法进行有效讲解,实际上讲解整个烹饪过程,包括:刀工、配菜、调料、制作及装盘等内容,在整个讲解过程当中菜肴制作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教师应花费更多时间在菜肴制作的讲解当中,有理有据,条理分明。

(五)菜肴特点

我国菜肴菜品丰富,具有色香味俱全相关特点,不同的菜品风格各有迥异,据此在装盘时应将菜品风格体现出来,在理论教学找并非要求对所有菜肴进行涉及,仅仅选择一些具备特色的菜系即可。

(六)烹饪要领

不同的菜肴烹饪方法不同,其烹调难点各异,例如:“鱼香肉丝”这是一道家常菜,十分常见,但这道菜对刀工及抹味上浆具有一定要求,据此这便是这道菜肴的烹饪技巧,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七)案例讲解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烹饪知识与要领,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将相关案例引入其中,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在理论教学中学生应充分利用发散性思维,学会举一反三,将知识融会贯通。由于中国菜肴种类多,部分菜肴存在相同点,学生只要掌握了要领便可制作出更多的菜肴。

(八)菜肴营养

味道作为热菜制作的重要核心,但营养缺失菜肴制作的最终目的,我国传统菜肴制作中忽视了对营养的关注,致使营养失衡现象的发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基于这一局面下人们对饮食健康更加重视,为了确保菜肴得到全面发展,需对营养的均衡加以强调。

二、理论教学在烹饪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表现

综上笔者对烹饪专业热菜制作理论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烹饪专业热菜制作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仅仅通过理论讲述学生无法掌握烹饪要领,据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通过理论内容的演示加深学生的理解。在课堂演示中教师应将烹饪要领与制作方法讲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教学氛围更加有趣。举个例子:教师在烹饪专业教学中通过演示滑炒和滑溜,对二者的区别进行比较,使学生产生直观的认识,从而确保教学目的的实现。当教师演示后学生便可自行制作菜肴了。

在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下,教师仅仅将教学重点放在菜肴制作方法的讲述上,致使教学创新力度不够,长此以往便无法吸引学生,基于这种情况下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热菜过程,使烹饪技术得到有效升华,学生通过菜肴制作便可掌握相关要领,从而受益匪浅。当菜肴制作完成后,教师应合理评价学生的菜肴,同时分析学生烹饪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通过课堂总结与评价不仅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同时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使其正确认识自我,找出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烹饪技能,在教学评价中还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分析,或对同学的菜肴进行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具有一定公正性、客观性,有利于学生 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

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烹饪专业中“热菜制作”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我国中职院校烹饪专业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其中热菜理论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烹饪技巧。基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教学相对简洁,无法获得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据此加强对教学内容与模式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还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管理,夯实教师的知识水平,这对促进热菜制作课程的有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春华.烹饪专业“热菜制作”课堂教学方法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5):36-37

[2]穆波.中职学校烹饪专业中式热菜制作创新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7(35):18-19

[3]徐家铨,宋贤能.烹饪专业热菜制作理论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究[J].新农村,2012(09):52-54

猜你喜欢
实践效果理论教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与研究
和谐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谈外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中职导游专业技能教学微课资源实践效果研究
药理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实践效果研究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幼儿园音乐活动游戏化的实践效果分析
综合管理在集中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探析
电气设备控制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
自动腹膜透析技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儿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