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2018-10-21 14:48周霓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周霓

摘要:作为数学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语言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常见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数学语言进行数学表达与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体现之一,学生数学表达与交流能力的提升也可以促进其对知识难度较大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将专业性练习融入到日常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以期使学生在掌握数学语言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表达能力。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实际与数学语言知识,对详细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表达与数学交流能力;教学策略

受到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把“题海战术”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过度强调学生对于数学题目的作答,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在数学这门逻辑性极强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将学生的数学表达与交流能力培养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了解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等具体内容的变换方式。教师应该不断鼓励学生把死记硬背的题海练习转变成为语言输出的形式,在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基础上,完成不同类型的题目作答。

一、加强学生对数学定义、定理的叙述

教师可以借数学定义、定理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基础数学表达能力,在对数学定义与定理的教学过程中,既要通过自己的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叙述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高中数学知识中有很多有关定义与定理的内容,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教学时,在时间或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做到对定义的理解,然后组织学生对某一具体定义进行叙述,为其文字、符号、图形语言的全方面表达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相关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对于轴对称图形定义的理解,让学生对其定义进行叙述,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结合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学生需要在表述中体现出“直线、两边部分重合”等核心内容,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其他表述方式进行表达,但是一定要使其他学生完全理解这一定义。在叙述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会应用到具体的数学语言,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字、符号、图形语言转化能力

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三者的灵活转化是衡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标准之一。由于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以题目的作答为主要学习内容,很难完成具体语言之间的转化,而在具体题目的做答过程中,也主要根据教师所讲解的解题方向进行思考,学生对三种语言转化能力的提升也可以从侧面推动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由于很多数学题目的解答都需要学生进行题目的理解,把其中的文字语言转化成为相应的其他形式进行解决。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题目类型和数学知识类型,让学生进行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练习,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由于部分数学题目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首先要掌握的就是把文字语言转化成为相应的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的解答。为了提高学生对不同语言之间的转化能力,教师还可以提高其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内容和要求了解在哪种语言之间进行转化,然后进行具体的分析。

三、鼓励学生间进行题目的讲解

在具体数学题目的讲解过程中,如果仅仅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在题目的作答过程中,学生难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解题思路也是完全按照教师的引导进行的,其对于数学题目的探索能力难以得到提升。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题目的讲解,以互相讲解题目的形式完成交流与合作。在相应题目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先进行讨论,由于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对于不同题目的理解也会有些差异,在交流的过程中,对某一题目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将他对这一题目的理解讲解给其他学生,同时听取其他学生对于自身所不能理解题目的讲解。在互相进行题目讲解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可以对自己的解题思路进行温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口头讲解的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对于题目讲解者,还是被讲解者来说,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组织数学学习交流与分享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交流与分享活动是提高学生数学表达与交流能力的最根本方式之一。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分享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分享的内容加以限制,让学生既可以分享其对于某一类数学问题的分析,由于其中涉及到大量的数学语言,在进一些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通过探讨的方式做到不同数学语言之间的转化,另一方面也可以把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进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生间可以进行即时互动,学生的交流能力会得到提高。例如在空间几何知识讲解完毕之后,为了提高学生对于各种类型证明题目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题目作答分享活动。由于常见的题目类型是证明线面垂直、线面平行、面面垂直、面面平行,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不同的题目类型进行论述,由于在具体的分享与交流过程中,学生既需要运用易于沟通和便于理解的语言来表述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还要通过对具体数学语言的表述来增进学生对具体题型以及解题方式的理解。

结语:学生对数学语言的掌握与其整体数学知识的学习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通过一定方式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可以提升學生对于具体数学语言的理解,做到各种数学语言间的灵活转化。学生在参与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其具体的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高亚娟.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的研究[D]. 信阳师范学院, 2016

[2]殷向东. 提升高中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有效策略[J]. 中学数学月刊, 2016(7):15-17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