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8-10-21 14:48方雅琴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方雅琴

摘要: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本文首先强调了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其次分析了阻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目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成为新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充分利用现行数学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优势,遵循相关培养原则,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来不断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则成为当前广大数学教师教研的重中之重。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概述

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小学数学课程,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备受关注。数学思维能力具体指数学学习中的特定思维,要求学生在面对数学的时候能自主转化思想,实现数学知识抽象到具象的转化,更好地进行数学运算。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活学活用,将数学逻辑能力运用到实际学习中,具备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善于发展问题并能借助数学思维及时解决问题。数学思维能力是引导小学生独立发现、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引导力,其往往与良好的观察力和实操能力融合在一起。

二、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意义

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言,受到先天素质、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强,能够快速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欠佳,即使已经将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但依然不能理解其义。这就是学生因个体差异而在学习能力上表现各有不同。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给学生,而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方面。小学数学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对其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大有禆益,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完成。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具有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判断能力是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去分析和判断生活中数学知识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把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作为目标,能够促使学生从更加严密的角度思考数学知识,能够用数学思维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对策

(一)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

在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扎实的基本功,是数学思维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从根本上讲,学生数学思维的产生,并不是凭空臆想,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逐渐衍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将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与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为思维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科学提问,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问题的科学性,通过科学的引导,一步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问题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两个要点:首先,提问问题应当精心设计,应当具有启发性,而不是一问一答式。启发式的问题,能够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其次,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导,让学生层层递进思考,不断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思维能力

小學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的欲望,同时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教师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最有效的方式是创设丰富鲜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自主思考,大胆探究,实现思维能力的调动。教师在数学教学时,做好课本内容的研读,基于课堂教学进行情境的创设与布置,营造出具体而生动的教学情景,基于教学大纲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思考,达到数学思维培养的目的。例如,在组织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创设情境,设计具体的数学游戏规则。比如,“考一考教师”,让学生随机说出几个数,教师迅速求和。以往都是教师提问,现在是学生提问,学生积极性高,争先恐后地出题,有的说8个4相加,有的说5个9相加,有的说9个7相加……数目越来越大,学生想方设法地想难住老师。但是老师算得又快又对,小学生都很想知道老师快速计算的秘诀,由此调动了学生数学探究的积极性。这种互动游戏将小学生引入到乘法学习的情境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动机,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奠定其自主学习的良好基础。教师引入乘法的计算,教学效果更为高效。

(四)凸显重点难点,分层教学设计,合理开发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有很多问题需要教师着重讲解阐述,这部分也被认为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重点难点恰恰是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有效载体。教师必须重视数学课本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必须仔细研读教材,挖掘课本中的重点难点知识,以此为出发点、突破口,实现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开发。特别是要做好分层教学,设置难易度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勤思考,多练习,在不知不觉中突破教学难点和重点,带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实现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解“质数和合数”相关定义时,教师可以先展示一组数字:1、3、6、7、8、25、33,并提出几个具体的问题:这里面哪些数字是质数?哪些数字是合数?质数是不是一定是奇数?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几?自然数中这种数有多少个?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是哪些?自然数中有几个?这些问题的难度是递增的,教师巧妙地设计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延伸训练,达到数学思维培养的目的,进而在数学思维培养的过程中实现数学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背景和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知识填鸭式教学模式早该抛弃,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全面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许华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青年文学家,2010(6):43

[2]郝玉生.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学周刊,2011(08)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