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讨

2018-10-21 20:44刘长虹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刘长虹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今的现代土木工程的发展也可谓突飞猛进,这也为我们在相关施工技术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标准必须要更加规范和严格。在土木工程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产生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严格规范并不断提高和改进相混凝土施工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工程建设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 前言

就混凝土施工技术本身而言,它也具有很丰富的内涵,这其中包括了很多相关的施工技术,比如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各个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确保施工过程中每一项施工技术的严格落实,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同时还能促进混凝土施工技术向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发展。

2 混凝土结构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

现阶段,以相关的建筑工程标准与行业规定分析,现在很多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材料不能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为了使工程建筑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混凝土材料一定要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保证选择的石骨料要具有一定的含水量,而且要经常对含水量进行监测,使混凝土的强度可以使目前的施工要求得到满足。

2.2 技术规范达不到标准

在实验室中的混凝土配比中,技术规范都可以达到相应的标准,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却不一定会达到标准,因为实际的施工与实验室中的试验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应该按照施工之中的规定进行配比,从而达到混凝土施工中关于强度的要求。

2.3 混凝土在施工中出现裂缝

钢筋混凝土中的拉应力主要是钢筋承担的,混凝土承担的是压应力,在钢筋混凝土或者素混凝土的边缘部位,一旦结构的内部出现了拉应力应需要由混凝土自身进行负担。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温度从最高温度转变到相对稳定的温度,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拉应力。有些时候因为温度产生的应力会超过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所以对于温度应力变化规律的掌握在结构设计和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

3 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及过程进行控制的措施

3.1 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

所有将要进场的建筑材料必须有相应的产品合格证,进场后必须要有专人进行检查,必须送至相关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在混凝土生产过程前必须严格控制骨料及砂的含泥量,生产时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应按实际进场批次进行复检,对于过期的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严格控制钢筋的质量,对钢筋加工场加工好的钢筋要进行适当的防锈措施。

3.2 对钢筋工程的下料进行控制

按图施工,对钢筋的型号规格不得随意变换;对框架梁及框架柱的节点按照图纸上的要求摆放加密箍筋;对于钢筋的焊接搭接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柱子钢筋在完成电渣压力焊时需将焊渣从柱子内清除出来;绑扎板筋时需做好上步板筋的固定措施,防止结构板的抗弯承载能力变小。

3.3 对模板工程的施工进行控制

对于模板的选择和采购时,要选择表面平整干净、拼接起来没有漏缝的模板;按照模板施工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不得随意变动;高度超过8m,或是跨度大于18m的模板工程要制定高大模板支撑专项方案,并由专家论证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

3.4 对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1)严格控制好浇筑时的温度,使内外部温度能够达到最佳的平衡。为了避免由于内外部温差造成的裂缝现象,可以采用先放后抗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施工。一方面使混凝土的熔炉温度与外界相差不大,或者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后再进行相应的浇灌。另一方面,还可以采用中热或者中低的水泥进行浇灌使混凝土早期或者是后期的强度降低。

(2)合理选择材料,优化材料比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水泥、水化热、水灰等材料进行合理的配备。首先,对材料要进行筛选,精选那些优质原材料,尤其是水泥和骨料。應该选用那些中热或者是低热,凝结时间比较长的水泥。骨料则需要颗粒较大,空隙较小的。

(3)给混凝土掺加外物。实践证明,参杂加料和加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使其增强承载力。比如说参杂粉煤灰和矿渣粉能够降低发热的温度,延缓水泥水化热的时间,并且适当时还能代替部分水泥,减少水泥的用量,减少混凝土的热涨热缩,从而达到控制裂缝的作用。通过添加一些能够缓解凝固的添加剂、减少水分的剂量、引导排气的剂量等达到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的作用。引气剂的使用,可以使混凝土里面的气体能够及时的排除,避免混凝土由于膨胀导致裂缝的发生。

3.5 对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过程进行控制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前,要仔细检查相应模板,包括模板的尺寸、位置、标高等等,都要一一进行确认,同时要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尤其是雨雪天气,要防止进行露天浇筑。对于竖向浇筑的混凝土,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要将水泥砂浆填筑在底部,在浇筑时,要确保混凝土的振捣均匀而连续,防止离析现象的出现。浇筑混凝土的高度如果超过三米,这时必须要使用溜管。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对各个结构部件认真地、随时地进行检查,防止移动变形,这样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才能得到更好地保障。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完整性,我们要尽量压缩中间的停歇间隙。混凝土的停歇时间应当少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但在混凝土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有很多因素会造成中间停歇时间过长,比如设备原因或者是施工人员的技术原因等等,从而致使其超过了初凝时间,就必须留设相应的施工缝,对于其留设位置,则要以相关技术和设计要求为依据。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是混凝土浇筑之后一步必不可少的工序。由于水和水泥发生了水化反应,混凝土才会硬化和凝结。在完成了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后,为使更好更快地发生水化反应,我们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工艺手段,创建一种适合水化反应产生的环境,这就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要想使得水化反应完成得快速而又充分,加快其硬化凝结速度,那么我们有必要对一些恶劣的环境(比如干燥、过度风吹、暴晒等)做好防范工作,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成型混凝土收缩裂缝或是裂缝破坏的发生。所以,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后,为确保其表面湿润,要做好及时的洒水等养护工作,才能避免由于表面过干而生成裂缝。对于表面养护工作,有一些几点具体要求:1)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至少应达到28天;2)对于低塑性混凝土要在完成浇筑之后立刻做好喷雾养护工作,然后再作相应的洒水养护,对于塑性混凝土而言,其洒水养护工作也应在完成浇筑后的六至十八个小时内进行;3)混凝土的养护中间不能中断,应当具有连续性,所被养护的建筑,在养护期间内其表面始终要是湿润的。

4 结束语

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完善的施工技术及强大的责任感和安全质量意识能有效地解决在施工过程中所遇见的技术难题。制定一个完善的监管制度和体系,及时对工程施工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在不断提升施工技术的同时建立一个严谨的施工氛围,这样才能高效优质地完成建筑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 陈中魁.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94.

[2] 袁阳平.试论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0):142~143.

[3] 许兴林,张媛媛.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3(22):199.

猜你喜欢
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基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