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留白

2018-10-21 22:42史雁峰
都市 2018年13期
关键词:新苗村官贫困生

史雁峰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我常常思考,一个人该怎样度过自己的青春时光?让它迸发出最美年华里最耀眼的光芒?直到我认识了他,一位从清徐县走出来的时代新人———大学生村官张新苗。

10年时间,扎根农村,他不想离开,也从未离开。10年时间,他从少年到老成,从青涩到成熟,唯一不变的,是對黄土地的那份执着和热爱。

35岁的张新苗是土生土长的清徐人,也是一位在集义乡中辽西村任职10年的大学生村官。2007年,24岁的他到村里任职,成为村委会主任助理,而从那一刻起,他也把自己的青春与梦想,像葡萄苗一样,栽种在了这片土地上。

这几年,他先后创办了清徐县新苗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清徐县兴源农业有限公司。带村民试种新品种葡萄,找专家学习最前沿的栽培技术,领着村民们上北京,到南方卖葡萄,家里的事情顾不上管,孩子的学习帮不上忙。可是,在他的带动下,合作社的葡萄却实现了一年两结果、三季能上市,大家跟着他种葡萄,每亩地能增收3000元!

建冷库、搞加工、进社区开直销店,10年时间,他一边成长一边实践,走出了一条“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社区”的农业产业化道路。10年时间,常有人问他同样一个问题:真打算在农村待上一辈子?张新苗的回答干脆利落:离不开,也从未想过离开!是的,他与老百姓的感情我们是体会不到的。六十多岁的村民老贾是工程队的队长,跟着张新苗干了七八年了,新苗从不跟他们计每天干了多少,工程质量的好坏,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贫困户,所以新苗对他们更多的是理解和照顾。老贾说过这样一句话:“新苗,我们跟着你干了这么多年了,你对我们的好,我老贾至死也不会忘记!”

创新遇到传统,总是不太顺利,可张新苗总能坦然面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虽然也难,却从不畏难。初入村,跑断腿,磨破嘴,少人响应。不放弃,不灰心,肯吃苦,终于迎来曙光。合作社成员从5户到106户,葡萄种植面积从400亩到1400亩,谁能想到,这里面有他多少辛劳,又有多少心血和努力。

这十年,他两次放弃转岗回城机会,三次实现跨越发展,从种植合作社到乡村旅游农业,再到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可以说,创新这个词自始至终从未离开过他的视野。两年前,他响应国家号召,创办“兴源农业众创空间”。如今,投资2000万元,占地5500平方米的孵化基地就矗立在太太路边。一次次创业大赛,一个个项目路演,还有一次次专业培训,从这个基地孵化而出的企业和人才越来越多。而今,越来越多新鲜优质,且价格实惠的农产品,正从地头走来,经过他们孵化、对接,加工、包装,日渐走上我们的城市餐桌。

他有激情,有梦想,敢创新,也敢于担当。他带领村民闯市场,同时,也把困难村民都记在心上。他与贫困户结对子,实地探访生活之不易;他请大家到葡萄园上班,按月发放工资,他们的生活从此有了保障。去年春天,清徐几个蔬菜种植村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卖菜难问题。一斤西葫芦几分都钱无人收购。关键时刻,又是张新苗站出来,冒着赔钱的危险,主动收下5万公斤西葫芦,存在自己的冷库里,帮助大家渡过难关。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他始终相信这个道理,也希望用这个理念,去改变更多贫困生的人生轨迹。今年,他自己出资,为考上大学的贫困生发奖学金,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一股有生力量。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它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不能躺在梦幻式的理想中生活。是的,人不仅要有理想,还要敢于梦想,但更要努力,要脚踏实地地去做。在理想中躺着等待新的开始,只会将已经拥有的也一块儿失去。

拍拍裤腿,扶扶眼镜,新苗眺望远方,那是理想的方向。现在,他正在申办“村官张新苗”这个农业品牌,他想用自己的优势,为优质农产品“代言”。他说,虽然已经在农村扎根十年,可是他的梦想还在路上。鲜花需要绚烂阳光的日日照耀,青春也需要正能量的源源补充。让我们洒一路汗水,饮一路风尘,嚼一路艰辛,让青春在红旗下继续燃烧。愿每一位青年都怀抱着自己的理想,在人生的航程上不断乘风破浪,奋勇前进!而我也将从这次演讲开始启航,用实际的工作成绩来回答———我对青春的构想。

猜你喜欢
新苗村官贫困生
毕清云
六一儿童节感怀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植树
东乡区颁发第二届“杰出新苗奖”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监管者的责任哪里去了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我只是个村官
鄂伦春自治旗完善管育机制,搭建创业载体,助推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