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对基层党组织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探索

2018-10-21 10:46聂飞
天津教育·下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双一流针对性一流

聂飞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适时提出了“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相继启动了“211工程”和“985工程”。2015年底,国务院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是“双一流”建设规划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双一流”建设囊括了此前实施的“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项目,将以“到21世纪中叶,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为主要目标。2017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编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的通知》,各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方案纷纷向社会进行公示。

中国各类大学结合自身定位,树立各自的目标,努力冲刺国际前列,为打造顶尖学府展开攻势。基层党组织作为高等教育战线的战斗堡垒,如何构建理论指导,进一步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思想引导和组织,保证“双一流”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高校基层党组织亟须探索和解决的问题。在“双一流”建设实践中,不断加强基层党建,才能准确把握导向、激发基层活力、凝聚强大的人才向心力和战斗力。

2018年8月,三部委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双一流”建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核心是坚持中国特色,主线是提高服务质量,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只有对学科建设的内涵和任务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才能办好、办出一流学科。第一,学科建设的内涵是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必须突出人才培养、原始创新和影响力的核心任务,将学术探索和服务国家需求相融合,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建设性社会影响的重大突破。第二,学科建设必须尊重规律、构建体系、强化优势、突出特色,一流是基础与前沿、优势与特色的有机统一,不能把学科特色简单等同于学校特色或中国传统特有的学科特色,注重实现差异化创新性发展。第三,拓展学科育人功能,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强化科研育人、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第四,强调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既看重学术造诣,也看重道德品质,既注重前沿方向的把握,也关注组织能力的建设,打造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人才团队和梯队。第五,创新学科组织模式,以服务需求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内在联系组建学科群,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构建协同共生的学科体系。

我校学科建设办公室和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为合署办公机构,党支部建设从业务角度出发,与基层党建任务相结合,构建如图1所示的针对性和时实性对应关系。以基层党组织为桥梁,用理论武装头脑,指挥行动,构建我校“双一流”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组合模式。在针对性方面,从三个不同角度出发,集合支部共建、思政育人和先锋堡垒这三个方面做好针对性影响的探索。在实效性方面,结合学校工作和部门工作的要点,从三个核心任务角度出发,对推进一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民主管理这三个方面做好实效性影响的探索。

“双一流”建设的针对性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整个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党组织的构架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最前沿,直接面向党员和本单位师生开展工作,是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本支部平时的基层党组织生活承担着对党员实施教育管理和组织生活的责任,一方面要坚持不懈地学习文件,另一方面要很好地结合本单位的中心工作进行专题研讨。这样的活动方式长期开展下去,既可以使基层党组织的工作紧紧围绕在学校中心工作范围内,又可以激发党员对组织活动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参与的热情。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以支部共建为突破点,加强理论研究和业务学习。从业务角度来考虑,职能部门和研究机构的党支部进行1+1共建支部;职能部门提出服务诉求,研究机构从技术层面上给予支撑。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提升支部成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其二,以思政建设为桥梁,发挥全程育人作用。在大学里面,教育的终极对象是学生,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基层师生联系,采取与学生党支部共建、全体党员干部均担任思政班主任、全体成员与助管学生结对子、带领学生暑假实践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实现全方位育人。

其三,以支部建设为堡垒,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积极发动支部成员参加机关党委的各项活动和课题建设,发挥基层党员的参与性,以荣誉感带动积极性。

“双一流”建设的时效性

以我校学科办和校学术委员会为例,承担的“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包括:一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民主治理。理论建设对实践的指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推进一流学科的建设,着力优化学科布局、强化学科特色。探索部分学部(学院)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和整合学科力量,探索完善学部学院管理体制调整工作中的学科规划工作模式;优化办学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大力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建设。

其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学科的国际影响力。结合学位点合格评估,组织专家进校评估,提升学位点的建设质量和内涵,淘汰不符合基本条件的学位点,加强专业学位中工程博士学位的建设质量,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能力。围绕高水平学科,对标同类国际高校,积极推进学科国际评估,对可持续发展的第三方报告服务学科进行深入分析;邀请国外顶尖专家进校评估,对学科前沿和建设成效进行评估,提高学科国际影响力。

其三,规范和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加强民主管理和教授治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针对学校的大政方针,学校应制定 “学术委员会条例”,明确学术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等,学术委员会是学校的最高学术机构,依照国家的有关法律、规章产生和行使职权,统筹负责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事项。

思考及展望

高校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之一,担负着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到基层的重要任务,“双一流”建设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为保障“双一流”建设的稳步进行,基层党建的堡垒和先锋作用在学校学科建设方面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双一流”建设需要明确服务对象的针对性,协助学校进行下放权力,发挥职能部门和院系功能的靈活性,改变学术氛围,适应社会发展以及不同学科特质的要求。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与时俱进,发挥时效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党员的创造力和活力是实现“双一流”建设不可或缺的主力军。

基金项目:大连理工大学机关党委创新立项经费资助(项目编号:2015Y0402)

猜你喜欢
双一流针对性一流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针对性护理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后浪与前浪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中考英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针对性练习
情态动词专项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