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与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8-10-22 11:41任英龚志红胡桂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大学生

任英 龚志红 胡桂华

【摘要】 目的:了解衡阳市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抽取衡阳市某综合性大学1~4年级1 100名大学生,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2009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发放问卷1 100份,回收问卷1 085份,有效问卷1 055份,回收率为98.63%,有效率97.23%。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比例为13.08%,大学生健康素养知识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和总分均分分别为(12.10±2.92)分、(7.98±2.15)分、(4.06±1.01)分和(24.14±4.93)分,年级、学科等是影响大学生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结论: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低下,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健康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关键词】 大学生; 健康素养; 影响因素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1.0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1-0-03

Investigate of Health Literacy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Hengyang City/REN Ying,GONG Zhihong,HU Guihua,et al.//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8,16(21):-169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and its factor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literacy in Hengyang City.Method:A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1 100 students of grade 1-4 from 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in Hengyang City,the General situation questionnaire and《2009 Chinese Citizens Health Literacy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Result:1 100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1 085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nd 1 055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obtained.The propor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health literacy was 13.08%.The average scores of knowledge concept,healthy life style and behavior,health skills and total scores of college students were (12.10±2.92),(7.98±2.15),(4.06±1.01) and (24.14±4.93) respectively.Discipline was the main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health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Conclusion:Th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literacy is low.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literacy, and carry out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literac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literac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Health literacy; Effecting factors

First-authors address: Nursing Schoo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 421001,China

1974年Simonds等[1]在國际健康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健康素养”这一概念,随着健康素养理论的不断深入,目前普遍被接受的健康素养的定义是: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2],国内外越来越重视居民健康素养的研究。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8.80%[95%CI,(7.79,9.93)],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两个群体受教育程度存在差异[3]。大学生是具有高知识水平的一个群体,其理解健康知识、接受健康生活理念和学习健康技能的各项能力均比较强。在大学时期积累健康知识,培养健康技能,对大学生今后提高健康素养以及形成良好健康习惯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区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提供针对性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7年3-4月在某综合性大学一~四年级学生中,以班为单位抽取1 100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1)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大学生的性别、年级、年龄、户籍等;(2)《2009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包括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3个维度,条目正确回答的判定标准:单选题,选择正确答案则判定该题回答正确;多选题所有选项正确回答率≥60%,则判定该题回答正确;多道选择题,所有单选题均回答正确,则判定该题回答正确[4];各维度正确选项得分≥80%,则判定为具有该维度的健康素养。该问卷用以了解大学生在健康素养知识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健康技能等方面的情况。

1.2 方法

由研究者在课间休息和晚自习时间发放问卷。对被调查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并进行统一施测,当场做答,统一收回。采用双人录入的方法录入数据,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发放问卷1 100份,回收问卷1 085份,有效问卷1 055份,回收率98.63%,有效率97.23%。

2.1 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

结果显示,该校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水平的比例为13.08%,不同维度素养得分和素养具备率的情况见表1。

3 讨论

3.1 大学生健康素养整体水平偏低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具备健康素养比例为13.08%,与赵跃媛[5]对中国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共纳入21项研究235 64人)得出的结果12.08%[95%CI(7.44,17.65)]近似,表明衡阳市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与我国平均的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相近。在三个分维度中,具备健康技能素养的人数达78.96%,急救知识的普及较好;其次是健康素养知识理念素养的具备率为20.66%,最低的是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具备率仅为3.03%。大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部分健康知识和理念,但没有将所习得的健康知识和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没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大学生不仅要增加自己健康知识的积累,更需要注意分析和理解健康知识,学以致用,把健康知识转变成健康技能。高校也应做好引导工作,积极传播健康相关知识,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2009年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8%[6],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健康素养促进工作下,2012年提高至8.80%[3]。管理层重视并推行相关政策后健康素养得到提高,这种做法值得高校的管理层效仿,在培养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过程中采用“知-信-行”模式,传播健康知识,并引导学生将正确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

3.2 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年级、专业、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健康素养水平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大学生具有健康素养的比例高于男大学生,相比于男生,女生更注重自身的健康。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健康素养不同,大四学生不论是在总分还是在健康知识和技能方面,均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以大四为水平参照时,其他年级的OR值均<1,是降低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具备率的一个因素。随着学习知识的积累、四年在校生活中自理能力的提高,大四学生掌握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都高于低年级的学生。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健康素养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其他专业,这与郭静等[7]、王晶晶等[8]的调查结果一致,医学类学生在各方面素养水平均高于文科类及理科类学生。在医学专业的学习中,医学生能够学习到基础的健康知识,如正常人的血压值、孕妇产检的次数等,以及其他的健康知识和理念,都能提高医学生的健康素养。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也是影响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因素,当以“文盲”组作为参照水平时,“大学及以上”组的OR值为12.19,后一组的健康素养具备率是前一组的12.19倍。家庭环境对于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有着影响作用,如果父母有较高的健康素养水平,可影响和促进子女对健康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9]。而本研究中父亲对于子女健康素养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跟父母与子女相处的时间长度等因素有关,需要做更进一步的探讨。

高校应重点对新生及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宣传健康知识,综合性大学可以利用其多专业的优势加强对非医学类学生基本醫学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增加非医学类大学生健康知识的积累,普及基本医学常识。大学生自身也应重视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健康素养水平,做到全面发展。

目前,国内针对大学生群体开展的健康素养的研究得出的调查结果差别较大,如南京市大学生的健康素养为18%[10]、北京市为24.75%[7]、长沙市为69.5%[11]等,可能的原因是不同地区大学生健康素养存在差异、所采用的调查问卷不一致、调查没有做到分层抽样等。但相同的是,目前国内大学生的健康水平普遍较低。徐静[12]研究结果显示,积极开展健康传播活动有助于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因此,不同高校应根据不同的健康素养水平、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加强对低年级、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健康教育,系统地普及健康知识。

参考文献

[1] Simonds S K.Health education as social policy[J].Health Educ M,1974,2(1):1-25.

[2] Lynn N B.Health Literacy:A Prescription to End Confusion[M].Washington,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4.

[3]李英华,毛群安,石琦,等.2012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2):99-103.

[4]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R].北京:卫生部,2008.

[5]赵跃媛,张耀匀,白雪,等.中国在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Meta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3):290-293,298.

[6]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首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R].北京: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2009.

[7]郭静,杜正芳,马莎.北京市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ll,27(6):442-444.

[8]王晶晶,王凯强,白羽,等.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内部通径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l7,33(5):416-420.

[9] Cheng T L,Dreyer B P,Jenkins R R.Introduction:Child health disparities and health literacy[J].Pediatrics,2009,124 Suppl 3:S161-S162.

[10]沈莉,孟国祥.南京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调查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l,11(2):123-126.

[11]欧阳江,牟劲松,赵淑英,等.长沙市大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2):1800-1802,1805.

[12]徐静.安徽省农村地区健康素养与健康传播现状及其关系的实证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4.

(收稿日期:2018-03-12)

猜你喜欢
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健康信息素养评估研究
以健康共治实现全民健康管理
优化护理首诊宣教内容对心血管患者阶段性掌握宣教内容的影响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