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兴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

2018-10-22 18:42李伦高永梅
上海医药 2018年18期
关键词:高危人群糖尿病

李伦 高永梅

摘 要 目的:分析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现状,为制定社区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借助健康档案、健康体检、诊疗信息、主动询问等信息进行风险评估确立筛查对象1 366名,其中男性620例,女性746例。年龄35~84岁,平均年龄(55.84±11.01)岁,通过身体测量、实验室检查、问卷调查等信息分析高危人群糖代谢分类及糖尿病危险因素情况。结果:糖尿病、糖耐量受损(IGT)、空腹血糖受损(IFG)检出率分别为9.66%、11.64%、2.27%;OGTT增加了38.64%糖尿病检出率;性别、文化程度、年龄、糖调节受损史、一级亲属家族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史、高血压、体重指数、腰臀比等因素在糖尿病、糖尿病前期、正常血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腰臀比、糖调节受损史、一级亲属家族史、高血压、超重等因素可预测个体患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危险性。

关键词 糖尿病;高危人群;社区筛查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8)18-0044-05

Analysis of screening results of high risk population with diabetes in Puxing Community, Shanghai

LI Lun, GAO Yongmei(Medical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Pux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012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risk population with diabetes in the community 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 Risk assessment was carried out with health records, health checkups, medical information and active inquiries to establish 1 366 screening subjects, including 620 males and 746 females. The age was 35~84 years old with an average age of (55.84±11.01) years. The classification of glucose metabolism and the risk factors of diabetes in high-risk population were analyzed by body measurement, laboratory examina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s of diabetes,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 and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 were 9.66%, 11.64%, and 2.27%, respectively;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 increased the detectable rate of diabetes by 38.64%; the differences in sex, cultural degree, age,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family history of first degree relatives, the history of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hypertension, body mass index, waist hip ratio and other factor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in diabetes, prediabetes and normal blood glucose groups. Conclusion: Age, waist to hip ratio,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of first degree relatives, hypertension and overweight can predict the risk of diabetes or prediabetes.

KEY WORDS diabetes; high-risk group; community screening

中國糖尿病的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猛增至2010年的11.6%,且流行特点以2型糖尿病为主[1]。糖尿病不仅导致人体多器官功能损害,同时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但由于糖尿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在临床确诊前有9~12年(平均10.5年)的潜隐期[3],因此早期筛查糖尿病,做好糖尿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工作,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糖尿病及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减轻社会负担[4]。高危人群筛查策略可节省卫生资源,提高筛查效率[5]。本研究旨在分析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和危险因素,为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通过健康档案、健康体检、诊疗信息、主动询问等途径采集符合糖尿病高危人群定义的1 379名常住居民(包括本市户籍居民和本市居住满6个月以上的非本市户籍居民)的相关信息。其中1 366名自愿参加调查,入选标准:(1)年龄大于等于35岁;(2)无明确糖尿病史或者未服用降糖药物;(3)符合成年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

在1 366人中,男性620例,占45.39%,女性746例,占54.61%。年龄35~84岁,平均年龄(55.84±11.01)岁;学历在大学专科以下1 047名,占76.65%;已婚1 259例,占92.20%。

1.2 方法

1.2.1 糖尿病高危人群定义

糖尿病高危对象是具有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定《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利用健康大数据完善上海市糖尿病预防和控制服务体系”糖尿病筛查项目工作手册》(以下简称《工作手册》)中任何一项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1)年龄≥40岁;(2)有糖调节受损史;(3)超重(BMI≥24 kg/m2)或肥胖(BMI≥28 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4)静坐生活方式;(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6)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 kg)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的女性;(7)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 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 mmol/L、三酰甘油(TG)≥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1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1.2.2 建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流程

在前期开展培训的情况下,按照居委分布,对社区目标人群的进行宣传发动,对于符合条件者进行糖尿病高危人群信息收集(糖尿病患病风险评估),做好登记工作,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实验室检查,对于符合糖尿病高危人群标准的居民进行结果告知,开展随访管理。

1.2.3 糖尿病高危人群综合评定和检测

(1)实验室检测。所有参与对象均需检测空腹末梢血糖和空腹静脉血糖,其中末梢空腹血糖结果大于等于5.6 mmol/L和小于8.0 mmol/L者需进行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分类标准[6],空腹血糖受损(IFG)为6.1≤空腹血糖(FPG)<7.0 mmol/L且2 hPG<7.8 mmol/L;糖耐量受损(IGT)为FPG<7.0 mmol/L且7.8≤2 hPG<11.1 mmol/L;糖尿病为FPG≥7.0 mmol/L或2 hPG≥11.1 mmol/L。对不满足OGTT筛查条件(FPG<6.1 mmol/L)的对象被归为正常血糖人群。

(2)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面对面询问和填写《上海市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登记和筛查问卷》,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糖尿病危险因素等信息。两名调查员负责筛查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测量。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糖代谢异常检出及单因素分析

1 366例高危对象中,糖尿病、IGT和IFG的检出率分别为9.66%、11.64%和2.27%。男性的糖尿病、IGT和IFG检出比例高于女性,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IGT和IFG检出率有随文化程度增高而下降趋势(P<0.05)。见表1。糖尿病、IGT、IFG和血糖正常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9.09±9.48)岁、(59.84±9.61)岁、(59.41±7.34)岁和(54.71±11.2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秩和检验卡方值=45.082,P<0.001)。

有糖调节受损史;一级亲属家族史、糖尿病调节受损史者的糖代谢异常检出率较高(P<0.05);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史者的糖代谢异常检出率较高(P<0.05);有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皮肤外阴骚痒症状者的糖代谢异常检出率较高(P<0.05)。见表1。

不同糖代谢的检出与血脂异常、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史、多食常有饥饿感、乏力、视力下降、肢体麻木、下肢浮肿、肢端溃疡等因素无关(P>0.05)。

糖尿病、IGT、IFG和血糖正常者的平均BMI分别为(25.75±3.13)kg/m2、(25.62±3.20)kg/m2、(24.56±3.35)kg/m2和(24.00±3.35)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W值=69.679,P<0.001)。糖尿病、IGT、IFG和血糖正常者的平均腰臀比分别为0.92±0.06、0.90±0.07、0.91±0.06和0.87±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秩和检验卡方值=74.579,P<0.001)。

2.2 有序多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

研究目标人群年龄与腰臀比值越大糖尿病患病可能性越大;无糖调节受损史人群、一级亲属中无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无高血压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人群、无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的可能性均低于有糖调节受损史人群、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患者人群、有高血压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人群、超重人群。见表2。

3 讨论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约4.25亿,包含中国1.14亿,其中有53.6%的人没有被诊断出来;糖尿病前期人群占到总人数的7.3%[7]。预防2型糖尿病应采取分级管理和高危人群优先的干预策略。在条件允许时,可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1]。

现行的糖尿病筛查常用手段包括FPG、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糖化血红蛋白(HbA1c)、OGTT、尿糖定性、糖尿病风险评分表等[8]。本次研究中非OGTT对象735例中仅有2例经FPG评估后被归入不同糖代谢状态分类,特异度高达99.73%,故用空腹末梢血糖切点行OGTT有较高的实用性。

本研究中OGTT筛查对象需同时检查FPG及2hPG,FPG检查是简单易行的糖尿病筛查方法,但是单查FPG在普通人群中会使1/3的糖尿病患者漏诊[9],在高危人群中漏诊率也高达50.02%[10]。本研究中满足2 hPG≥11.1mmol/L单项条件诊断的糖尿病人数占所有被诊断为糖尿病人数的38.64%,并且通过OGTT筛查出13.91%高危人群患糖尿病前期。OGTT是目前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故在人力、物力以及筛查对象依从性较好的前提下,临床上普遍接受的方式还是FPG+OGTT联合筛查的方式[11-12]。本研究采用的“空腹末梢血糖+FPG+OGTT”联合筛查的方式保障了糖尿病筛查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减少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效率,比较符合社区糖尿病筛查的工作需求。

本研究部分调查内容如血脂异常情况、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史、多食常有饥饿感、乏力、视力下降、肢体麻木、下肢浮肿、肢端溃疡等与糖代谢异常无显著关联,这可能与筛查对象产生回忆偏倚和阳性例数较少有关。

肥胖已被证实是糖尿病的风险预测因子[13]。本次研究也发现BMI和腰臀比是与糖代谢状态有显著关联。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通过年龄、腰臀比、糖调节受损史、一级亲属2型糖尿病患者家族史、高血压史、超重6个因素可预测个体患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危险性,与文献报道的筛查模型部分重合[14-15]。通过糖尿病筛查的结果可以引导高危人群通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来有效控制糖耐量受损[16]。我国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结果表明,饮食干预可以减少31%的糖尿病发病率,运动干预可以减少46%的糖尿病发病率,综合干预可以减少42%的糖尿病发病率[17]。因此,当在社区中进行规范化筛查工作的时候,还需因地制宜强化糖尿病相关危险或保护因素的知识宣传和普及,采取依从性较好的干预措施,有效防止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 22(8): 2-42.

[2] 杨嫦青, 席正刚. 我国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流行病学调查现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65): 29-31.

[3] 蔡松, 赵新, 郭磊, 等. 在社区人群中早期筛查糖尿病方法的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 10(10): 1266-1267.

[4] 谢作玲, 贺佳佳, 孙子林. 2型糖尿病筛查策略研究进展[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2, 12(4): 705-708.

[5] 冯伟, 董红军. 无症状2型糖尿病筛查方法研究进展[J].浙江预防医学, 2013, 12(25): 33-36.

[6]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Definition,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J]. Diabet Med, 1999, 15(7): 539-553.

[7]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Diabetes Atlas: eighth edition[EB/OL]. (17-12-01)[18-04-04]. http://www.idf.org/ e-library/ePidemiology-research/diabetes-atlas.html.

[8] 吴航, 孙子林. 以筛促防切实推进糖尿病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筛查[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7, 11(2): 105-113.

[9] 艾雅琴, 杨锐, 陈宏, 等. 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3种筛查方法的效果比较[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3, 21(3): 211-213.

[10] 郭来敬, 王健松, 王闻博, 等. 2型糖尿病及其高危人群筛查方法的探讨分析[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 10(4): 497-501.

[11] 文江平, 田亚平.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6(18): 2711-2713.

[12] 许国章, 应焱燕, 林鸿波, 等. 宁波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糖尿病筛查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4, 22(4): 405- 407.

[13] 信中, 华琳, 原晶, 等. 在社区自然人群中筛查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简易模型的研究[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 22(4): 293-296.

[14] 潘冰莹, 陈雄飞, 吴雪雯, 等. 14种非损伤糖尿病筛查风险评分模型的流行病學特征及其验证[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5, 23(1): 1-6.

[15] 何华先, 杨晓明, 谢先梅, 等. 岳阳楼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非药物干预效果[J]. 实用预防医学, 2016, 23(2): 190-193.

[16] 王继伟, 徐望红, 付朝伟. 我国慢性病防治成功案例[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3, 29(3): 196-198.

猜你喜欢
高危人群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低剂量螺旋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
自愿咨询检测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