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的变动及市场价格效应

2018-10-23 11:20闫冰心赵瑞莹
对外经贸 2018年7期

闫冰心 赵瑞莹

[摘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伴随着中国农产品进口量的大幅增加,国内市场价格也产生了较大波动。基于分析中国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进口变动的基础上,运用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测算、协整检验等方法分析了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进口贸易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的进口量依然继续提高,对国内市场价格影响效应显著,是影响国内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最后从增加技术投入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规模化程度、增加政府生产扶持和实施一定的农业贸易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对外依存度;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贸易行为;国内市场价格

[中图分类号]F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7-0009-05

The Import Fluctuation and Market Price Effect of High Import

Dependence Agricultural Products

Yan bingxin,Zhao Ruiy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 271018,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ith the huge increase of Chinas agricultural imports, the domestic market price has also produced a large fluctu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hinas high import dependency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imports, on the basis of using the Spearman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calculated, cointegration test and other methods to analyze the high import dependency import trade impact on the domestic market pric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 economy, high import dependence agricultural imports has continued to increas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omestic market price effec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 the price of the domestic market. In the end,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increasing technical input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creasing the scale of production scale, increasing government production support and implementing certain agricultural trade policies.

Keywords: External Dependence; High Import Dependency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Behavior; Domestic Market Price

[作者簡介]闫冰心(1994-),女,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产品市场与贸易。

[通讯作者]赵瑞莹(1963-),女,山东烟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产品市场与贸易。一、引言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越来越高,在世界农产品贸易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增长迅速,农产品进口总额年均增长幅度远高于同期世界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幅度。目前,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的6%左右,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国家。在中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顺差规模出现大幅度下降,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2016年大豆、植物油和棉花的进口量分别为83913万吨、6884万吨和1240万吨。伴随着进口的大幅增加,国内外市场联系日益加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全面分析这些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的进口贸易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尤其是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对于制定合适的生产、消费、贸易政策、促进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及其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关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趋势、国际竞争力、贸易逆差性、进出口结构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韩一军、郝晓燕(2018)对2017年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及未来展望,得出2017年世界经济继续改善和全球经济复苏,主要农产品供应较为充足,价格持续低位徘徊,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进出口额均实现增长。在国内农产品需求上涨、农产品成本推动以及政策支撑的作用下,部分粮食、油料等农产品价格呈现上涨趋势。根据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全球农产品供需状况及国家政策影响,预判未来中国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仍将继续全面净进口,农产品出口市场将呈现多元化。王强(2018)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科技水平、采取贸易多元化战略以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发展新兴绿色产品等层面发力,以期促进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总体水平的提高。肖黎(2013)从进口视角研究了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及对策,主要分析了农产品贸易逆差的进口影响因素,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进口影响因素中,按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农产品国内供给、农产品国内需求、农产品进口关税、农产品劳动力成本、农产品进口价格、人民币汇率和农业投资。最后,文章从进口角度对如何改善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状况提出了对策建议。程国强(1999),卢锋、雷蕾(2003)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产品进口、出口的结构特点和短期变动,探讨了农业贸易的长期演变趋势。

大多数学者的研究立足点是如何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或扭转农产品贸易逆差,单独对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的进口贸易行为及其对国内市场价格影响效应的分析较少,因此,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的进口依存度变动状况以及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加入WTO前后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进口变动特征

贸易依存度,亦称“外贸依存率”“外贸系数”。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比重的变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变化。这里借用贸易依存度概念,提出了大豆、植物油、棉花的进口依存度,主要是分析国内大豆、植物油、棉花消费量对进口量的依赖程度,即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比例[1]。

(一)大豆进口依存度变化

中国大豆进口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国家,进口的地区集中度非常高,进口市场主要被美国、阿根廷和巴西垄断。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三个国家进口的大豆占其大豆进口总量的98%以上[1]。中国大豆进口量远远超过国内生产量,进口依存度基本上在40%以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是使大豆进口量大幅提升,进口依存度也明显提升。2013年,中国大豆进口依存度为84%,比2002年高了44个百分点。纵观2001年至2013年,中国大豆生产量变动幅度并不大,但进口量变动幅度却很大,进口量从2001年的1394万吨增长到2013年的6250万吨。2013年,中国大豆进口依存度为84%,比2002年高了43个百分点。

(二)植物油进口依存度

中国是世界油料生产大国之一,大豆、油菜籽、花生、向日葵及芝麻等油料作物的生产量均居世界前列。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的放开,中国植物油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同时进口量也大幅提升。进口的植物油主要有棕榈油、大豆油和菜籽油三大类。中国油料、植物油进口集中于少数几个国家,其中油菜籽、大豆油和菜籽油的进口还呈现逐渐向一个国家集中的趋势,这将增加中国油料、植物油贸易的风险[2]。

2001年以来,中国植物油进口依存度一直在30%以上,由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口依存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5195万吨上升到2015年的21058万吨。2015年,中国植物油进口依存度为75%,比2002年提高了37个百分点。

(三)棉花进口依存度变化

中国棉花进口来源比较集中,主要来自于美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这也给中国棉花进口安全造成了很大的不稳定性。21世纪以来,大量进口棉花通过加工贸易进入中国,棉花进口量占国内棉花消费量的比重越来越高,中国棉花市场对进口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3-4]。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棉花进口依存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最高峰,中国棉花进口依存度为44%,比2002年提升了39个百分点。

三、高進口依存度农产品进口变动的价格效应

(一)变量的设定

由于大豆的进口依存度最高,变化幅度最大,在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大豆为例来进一步探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进口贸易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选取大豆进口量(IQ)作为解释变量,大豆国内市场价格(FP)为被解释变量。考虑到多种因素都会对国内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为控制其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选取其中影响较为突出的大豆国内生产量(PQ)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分析[5]。为了消除模型异方差性,分别取对数,表示为LnIQ(大豆进口量)、LnFP(大豆国内市场价格)、LnPQ(大豆国内生产量)、LNPP(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二)数据来源

大豆进口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信息网(www.agri.gov.cn)。国内大豆市场价格为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的平均成交价格(二级大豆),数据来源于布瑞克农产品数据库。大豆国内生产量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信息网(www.agri.gov.cn)。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数据来源于中宏数据库。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1.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测算

为了分析大豆进口数量和国内市场价格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SPSS分析软件计算两者之间的等级相关系数。将2003—2013年中国大豆进口量与其国内市场价格之间进行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得出中国大豆进口量与其国内市场价格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为0588,两者在5%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大豆进口量与国内市场价格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2.平稳性检验

对LnIQ(大豆进口量)、LnPQ(大豆国内生产量)、LNPP(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LnFP(大豆国内市场价格)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以得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一阶差分D(LnIQ)是平稳的,即LnIQ是一阶单整序列;在10%的显著水平下一阶差分D(LnFP)是平稳的,即LnFP是一阶单整序列;在10%显著性水平下一阶差分D(LnPQ)是平稳的,即LnPQ是一阶单整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一阶差分D(LnPP)是平稳的,即LnPP是一阶单整序列。由此可见,LnFP、LnIQ、LnPQ、LnP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列,D(LnFP)表示LnFP的一阶差分序列,D(LnpPQ)表示LnPQ的一阶差分序列,D(LnPP)表示LnPP的一阶差分序列。

数据来源:eviews软件测算。

3.协整检验

由于单位根检验证实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因此可以进行变量之间的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豆价格降低024%,即大豆进口量对国内大豆价格有一定的负效应,且有显著的负效应。说明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变化是影响国内大豆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根据中国农业信息网、布瑞克农业数据库、中宏数据库等网站收集的数据,采用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测算、协整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贸易行为对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的进口依存度逐渐提高。大豆、植物油、棉花等农产品的进口依存度较加入WTO前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贸易对中国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市场价格有着重要影响,从对中国大豆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可以得出,大豆进口量对国内大豆市场价格有较强负效应,且影响效应显著,说明我国大豆进口量的变化是影响国内大豆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由于大豆是我国进口依存度最高的农产品,其特征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出我国高進口依存度农产品进口量对国内市场价格有较强的负效应,且影响效应显著,说明我国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进口量的变化是影响国内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当然这也存在一定的预测性,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

随着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进口量的逐渐增加,国内市场价格逐渐下降,在国内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生产成本不变的前提下,生产者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少,生产的积极性也逐渐下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的贸易逆差,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提高我国进口依存度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政府部门应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具体应从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化程度和价格保护等方面展开调控。

1.增加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国内生产的技术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生产水平,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增强我国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提高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国家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补贴等方式鼓励生产者进行土地流转,扩大生产种植规模。鼓励一些农产品小面积种植者积极组建家庭农场。鼓励一些大型的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生产基地,进行产业化生产,以进一步扩大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的规模化程度[6]。

3.对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生产进行扶持,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发挥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对生产者的保护作用。降低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生产者的市场风险,进一步提高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7-8]。

4.实施一定的农业贸易政策。鼓励出口信贷,大力推动我国有竞争的其他农产品出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长期农产品贸易逆差的格局。

[参考文献]

[1]王永刚,许良,王永强.中国高进口依存度农产品的贸易行为及其影响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下转第15页)【国际经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