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给体育教学插上有力的翅膀

2018-10-23 10:00周健川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多媒体核心素养

周健川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体育教师要巧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妙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直观感受,建构动作模型;精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善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体育教学;多媒体;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0-0073-0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易于实现和操作的硬件设施。在体育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满足了学生对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的客观事物较为敏感的心理需求,为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學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巧用多媒体,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体育文化的传递,单靠教师的言传身教是不够的,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当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积极主动地学习。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满足了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也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化、立体化,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目前,体育课堂大都采用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先看后练或者边看边练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厌倦,没有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地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文、动画、视频、音频等方式模拟体育教学内容,能有效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如笔者在教授《上手持轻物掷准》时,先通过一段世界飞镖锦标赛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上手持轻物掷准的代表性运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之后,笔者对照视频讲解动作要领,分发安全飞镖让学生投掷,并和学生一起比赛。整节课,学生兴味盎然,在不知不觉中便掌握了该动作的技术要领。

二、妙用多媒体,提供直观感受,建构动作模型

一项运动技能的形成往往分为泛化、分化、自动化三个阶段,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对某项运动技能无法在脑海中直接产生形象的动作模型。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教师身体的各项机能退化,加上所学专项不同,在教学中不能全部做出满分型的技术动作,这也导致学生无法在脑海中建立完美的动作模型。多媒体技术恰好能够弥补这些不足,给学生提供最直观的感受和生动的、真实的动作形象,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构技术动作模型,迅速度过泛化阶段,进入分化阶段。

如在教授前滚翻动作时,教师如果仅通过示范是难以帮助学生建立动作模型的,因为这样的示范动作没有对比慢放,在讲解时会比较抽象,不能在视听上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很难完全掌握。于是,笔者在课前找到艺术体操的视频,并录制好自己的示范动作,将视频剪辑为蹲撑、蹬地、团身前滚、蹲起四部分,同时截取图片配上文字进行说明。在体育馆上课时,笔者先展示体操名将的参赛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播放自己的示范动作视频,并结合文字图片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快速地在脑海中建构完整的正确的前滚翻动作模型。在学生对前滚翻动作有了直观印象后,笔者便顺势而为,让学生自由练习。同时,笔者巡回指导,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对共性问题则与学生一起观看视频,共同研究应对之法。一节课转瞬即逝,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精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前要深入研究教材,准确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进行科学的预设,这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最重要的一点,是探寻解决重、难点内容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学生容易理解、便于掌握的目的。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单个动作如前滚翻、立定跳远等,可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一旦遇到多个动作组合的运动项目,因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容易出现错误的意识,导致出现动作不连贯、不协调等问题,特别是遇到蹲踞式跳远、跨越式跳高等复杂、迅速的动作时,学生更加难以突破难点。而应用多媒体技术,是解决教学重、难点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教学《助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该动作在flash动画中分为助跑几步、单脚起跳、腾空、双脚落地四个部分进行慢放,并配合深入的讲解,对动作难点进行分析,让学生对这一技术动作有初步的认识。然后,笔者播放提示音帮助学生练习动作,如“你会上一步起跳吗?快去试一试”“你会助跑三步起跳吗?如果你会了,那么离成功不远了”等。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辅助练习,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最后,笔者利用多媒体录制学生的错误动作并播放出来,并及时讲解,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善用多媒体,培育体育精神,发展核心素养

2014年,“核心素养”出现在国家教育文件中,教育界掀起对体育核心素养的讨论。对体育核心素养的构成,众说纷纭,但无外乎是将体育情感、体育技能、健康知识等内容融为一体。现今的体育课堂,较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是以室外教学为主,以室内教学为辅,打破了以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局面。室内体育课运用多媒体技术,既能满足学生的运动要求,又能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为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武术》室内课堂上,笔者首先带领学生在《少年黄飞鸿》主题曲的伴奏下,模仿黄飞鸿的武术动作,让学生走进武术的世界,沉浸在武术的精妙和精神中,懂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也为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奠定基础。其次,笔者播放我国奥运健儿武大靖在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项目中,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取得冠军的视频,震撼学生的心灵。最后,笔者播放奥运健儿为了国家荣誉而刻苦训练的纪录片,告诉学生只有努力拼搏,刻苦训练,不怕困难,勇于拼搏,才能获得成功。

五、活用多媒体,提高身体素质,贯彻终身体育理念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体育教师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通过锻炼增强体质。但在我国学生体质普遍较弱的大环境下,仅仅通过体育课、大课间活动是难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教师要活用多媒体技术,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进行一些安全、简单的运动锻炼。这样,学生才能提高身体素质,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

笔者学校的特色校本课程《绳彩飞扬》,深受学生喜爱。通过大课间活动、体育课的学习,学生对花样跳绳有着浓厚的兴趣,又因其不受场地限制,安全性较高,也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很多家长在饭后经常和孩子一起跳绳锻炼身体。笔者与跳绳队的学生一起制作了一些花样跳绳微课视频,家长只需用手机播放视频就能和孩子一起学习跳绳技能,锻炼身体。

总之,引入多媒体技术,对体育教学大有裨益。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应用多媒体技术,使之成为体育教学的得力助手。在全体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体育教学插上多媒体这双有力的翅膀,一定会更高效,学生的体质也会更好。

(特约编辑 木 清)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多媒体核心素养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