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2018-10-23 11:16毛艳兰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毛艳兰

[摘 要]对于学生而言,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可推动其思维发展,甚至产生创新的灵感。教师要着眼于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方式,寻求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下提问的教学策略,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有问、会问、乐问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9-0082-02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小学数学教师就应当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尽可能地提出一些合理而有价值的问题,进而启发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掌握并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敢问到会问,再到善问的过程。从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中可以看出:较强的问题意识可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不断的追问中甚至可以产生创新的灵感。曾有学者指出:美国的课堂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国的课堂是着力于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前者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发现更多问题,后者的教育方式令学生发现的问题更少。学生的问题越多,创新的欲望就越强烈;反之,问题越少,创新的动力就越小。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他们的质疑能力,是教师的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敢问、会问、善问,在提问中得到启迪、获取新知呢?下面笔者谈谈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创造良好的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低年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特点,但在现实课堂中,许多学生无问题可问,或即使有疑问也不敢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把教师当成可以与他们共同探讨问题的伙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他们敢问、敢说。

例如,在教学“8、7、6加几”时,笔者首先出示一组学生跑步的情景图,并让学生独立思考后提出数学问题。有的学生说:“跑在前面的有8人,跑在后面的5人,一共13人。”显然这位学生说的不是数学问题,为了不打击他的学习积极性,笔者说:“你观察得非常仔细,找到可以提问的情景了,可是你已经告诉同学们答案了,想一想该怎样修改就能变成一个能引起大家思考的问题呢?”这样,不仅维护了学生的信心,还能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笔者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情绪渐入佳境,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

二、构建趣味情境,让学生进入提问的环境

要想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要先在课堂上创设合适的学习氛围,努力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因为传统“师道尊严”的思想压抑着学生的天性,而且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过于严肃,缺乏亲和力,如此便抑制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那么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方式让学生敢于提问呢?笔者的做法是先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轻松的探索空间,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教师认真对待每个学生的疑问,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后,再消除他们内心对课堂学习的畏惧感。

例如,在教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笔者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探讨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激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自由发表意见。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趣大增,积极性高涨,提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问题,如长方体的每个面是不是都是长方形?正方体的每一条棱是不是一样长……然后,笔者适时地指导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验证,很快就解决了问题。

三、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问

低年级学生由于思维受限,可能提不出问题或不懂什么是问题,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这时候就要求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寻找问题、整理问题、表述问题。

例如,在教学“5的减法”时,笔者把教材中的“摘果子”创设成“送小红花”的情境。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非常渴望能得到教师奖励的小红花,所以学习兴趣很高。笔者拿出5朵小红花说:“今天,老师要把这5朵小红花送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当笔者把一朵小红花送给某学生时,问道:“你看到了什么?”其他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送给他一朵小红花!”笔者追问:“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很多学生都举起手来,有人说:“还剩几朵?”笔者问:“你能不能完整地说一遍?”学生完整地描述:“老师手里有5朵小红花,送给××1朵,还剩几朵?”之后再送出2朵小红花、3朵小红花……学生很快就能提出类似的减法问题了。可见,教师创设出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促进作用的。

四、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会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培养学生巧妙提出问题的能力更是一门技术活。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何使他们问得巧妙,问得深刻,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要想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点拨。

例如,在教学“9加几”时,笔者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出示一幅“学校运动会”的图片,然后引导学生寻找图中的信息。有学生提出:“参加跳高的有8人,参加跳远的有9人,参加这两个项目的一共有多少人?”当学生提出这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时,笔者继续鼓励学生:“利用已知的数学信息,还可以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立即提出:“参加跳高的学生比参加跳远的少几人?参加跳远的学生比参加跳高的多几人?”。可见,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就能有所发现,逐渐学会提问。提问的技巧很重要,但这不是三五节课就能掌握的,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提问技巧,相信坚持不懈,方得始终。

五、营造质疑氛围,使学生乐问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要依靠学生本身的知识储备,也要依靠教师对提问环境的设置。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突破“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学习氛围,激起他们探求新知的欲望。课堂上,无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除了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和方向以外,还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质疑氛围,使学生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例如,在教學“年、月、日”时,笔者在与学生共同了解了关于年、月、日的一些基本知识后,喜欢思考的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公历每年都有12个月,而农历有的年份有13个月?我们都知道一年有365天,总天数不变,为什么月数不一样?”笔者当即表扬这位学生,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很有探究价值。”听完笔者的话后,这位学生的眼里立刻绽放出异样的光彩,那是一种得到认可后的羞赧和因为自己能够提出好问题的喜悦。可见,教师对提问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并抓住其中的可疑之处,让大家深入思考,这也是一种不断增强学生求知欲的好方法,而且在问题得到解决后,学生不但对该问题印象深刻,还能积累提问经验。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关键的在于为人师者要勇立知识潮头,站在教学理念前沿,以更接地气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会学、会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感到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提,有问题可议。

[ 参 考 文 献 ]

[1] 孙明金.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J] .福建教育,2003.

[2] 严育洪.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教学数学[J].江苏教育, 2002(06).

(责编 黄 露)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