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百姓的彭雪枫

2018-10-23 05:18聂红琴
铁军 2018年10期
关键词:彭雪枫游击淮北

聂红琴

彭雪枫在战场上是一名运筹帷幄的军事家,在生活中又是一位爱民亲民的活菩萨。他戎马一生,心系百姓,每驻军一处都能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做造福百姓之事,在淮北大地上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新新沟、新四沟和雪枫堤

兴修水利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于民的大事、善事。彭雪枫一到淮北,看到百姓苦于水患,总是想办法军民联合兴修水利,消除水患,造福百姓。

1939年9月,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进驻皖北地区新兴集。新兴集四周是600多平方公里的洼地,当地人称之为李家湖。这里十年九涝,只要连下几场大雨,绿油油的田野很快就会变成一片汪洋。当地人世代受洪涝之苦,外出逃荒要饭习以为常。新兴集的南面是一条横亘几十里的岗岭子,岭南便是歷史上有名的淝河。岭南岭北从清光绪年间至民国初年,因为排水问题多次打过官司。

新四军游击支队进驻新兴集以后,彭雪枫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决心为百姓解决排洪防涝的大难题。经实地勘察后,他召开座谈会,协调岭南岭北群众的关系,动员军民齐心协力开挖一条兴利除害的排水沟渠。

在彭雪枫的带领下,军民冒雨挖沟切岭,在7天之内挖出了一条11华里长、2.5米深的排水沟,让李家湖的洪水通畅地流进淝河,解决了当地几代人都没解决好的问题。由于这条沟位于新兴集,又是新四军帮助开挖的,因此被命名“新新沟”。这年冬天,新兴集群众主动捐款,在新新沟堤岸上建造了一尊宽数尺、高丈余的德政碑,上书:“陆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兼陆军新编第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彭雪枫德政碑”。

第二年春天,彭雪枫又带领军民在永(城)南李寨兴修了一条10余里长的排水沟,使李寨的积水经新新沟注入淝河,根除了李寨的百年水患。人们将这条排水沟命名为“新四沟”,并勒碑以纪。

1943年春夏之间,一天彭雪枫从四师师部驻地大王庄赶到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模范乡大柳巷,遇上了大雨连绵的天气,淮河水位暴涨,北岸的一处大堤被洪水冲出了一道缺口,堤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与数万亩良田面临巨大威胁。正在开会的彭雪枫得知水情后,立即率领全体与会人员冒雨赶到决堤现场。这时,决口愈来愈大,猛兽般的洪水直扑向堤内成熟的庄稼地。彭雪枫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激流中。其他人见状也接二连三地跳进决口处,与师长共同用身体组成一道人墙。当地群众从家中抬来了门板,运来了柴草,众志成城,从下午一直干到第二天天亮,直到堵住了决口。事后,彭雪枫又抽调三个连的战士,与当地群众连续奋战了20多天,将淮河大堤逐一加固。

1945年1月,淮北苏皖边区行政公署为了纪念彭雪枫,将此段淮河大堤命名为“雪枫堤”。

雪枫井与新四井

1939年底,驻守在涡河南岸的国民党汤恩伯部队,不断向涡河以北新四军游击支队防地进行挑衅,伤害无辜群众。靠涡河北岸的李园,农民世代吃水都是到离村子里把路远的涡河去挑。国民党发起反共高潮后,村民一去涡河挑水,驻守在河对岸的国民党军就开枪射击,先后有5人被打死打伤,群众吃水极度紧张。彭雪枫知道这个消息非常难过,亲自去安抚受难的家属,并组织部队为群众运水。

彭雪枫想,李园离涡河有里把路,即使没有国民党军队封锁,这寒冬腊月的,妇女孩子从河里挑一担水回来也够累的。他了解到李园之所以没有水井,一是因为地势高,打口井不容易,二是因为村民们对打井意见不统一,有不少实际困难。为解决群众吃水的大问题,彭雪枫决心为李园打口水井。于是,他带领战士们选择了一处适宜的地块,苦干一天就挖成了一口土井。为感激彭雪枫的恩情,李园村民把这口井取名为“雪枫井”。

吃水不忘打井人,村上人为那口井起名叫“新四井”。彭雪枫的风范懿德也在淮北老百姓中一代代传扬。

中国淳朴的农民,总是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实来评判世间的是非和善恶。就是像彭雪枫这样的一个个“视百姓如父母”“为大众谋幸福”的共产党人,让老百姓认识了共产党、选择了共产党。

猜你喜欢
彭雪枫游击淮北
淮北市融入徐州都市圈产业对接路径研究
彭雪枫:毛泽东眼中“赵子龙式的虎胆英雄”
彭雪枫的浪漫婚事
彭雪枫豫东春荒卖马赢人心
刚硬至猛彭雪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