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茶花女》悲剧根本原因

2018-10-24 02:03刘静姝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阿尔芒茶花女妓女

刘静姝

湖北大学哲学院

故事女主角玛格丽特本是一个乡下姑娘,陷入了巴黎奢华糜烂的生活而不能自拔,成了一名高级妓女,心灵中仍然保有纯洁和善的玛格丽特遇到了青年阿尔芒,并和他产生了真挚的爱情,最后却被迫分手,而玛格丽特也因此死去。小说的发表在当时的法国文坛引起了轰动,人们为主角的悲剧而动容扼腕。关于造成故事悲剧的原因,历来有很多说法,但是,外界因素并不是造成茶花女悲剧的根本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来自女主角自己。

一、从整体角度分析悲剧发生的可能性

玛格丽特在小说开头已经死去,主角在小说中以回忆和他人视角出现的情况并不少见,少见的是这本小说的女主角是名妓女,这也显示了这本书的不同。而小说中的第一人称“我”作为旁观者,在女主角死后才与这个故事的男主角有所交集,这样的安排,使读者能更清晰地看待小说中的人物,又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性。

在19世纪的法国巴黎,人们是怎么看待妓女呢?小说中提到了几个细节,拍卖之前参观死者房子时,有很多贵妇出现,书中这样写:后来我明白了她们为什么这样惊讶和羡慕,因为在我仔细观察之后便发现,我置身于一个高级妓女的套房里……这些女人在巴黎歌剧院和意大利剧院拥有自己的包厢并紧挨着她们。[1]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参观的上流社会的妇女大都是好奇的,如果纯粹是唾弃和厌恶就不存在这种好奇。书中写道:我知道玛格丽特曾当过那些最时髦的年轻人的情妇,不仅她公开承认,那些年轻人也为此吹嘘……这些细节提示,虽然妓女在任何年代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鄙夷,但是至少玛格丽特没有在她生活的圈子中遭受明显的歧视。

玛格丽特在男主角之前也曾有遇到爱情的机会,但结局都是一样,那些男人因为负担不了玛格丽特的奢靡生活而离开她。除了阿尔芒,玛格丽特还有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是老公爵,老公爵在女儿死后,偶遇了和女儿长的极其相似的玛格丽特,老公爵希望玛格丽特改变卖笑生活,玛格丽特按老公爵的安排生活了一段时间,但是在病情有所好转之后又不忍这种无聊生活而回到了从前。这就是男女主角相恋之前的情况。

从女主角遇到男主角之前的经历来看,没有明显的因素导致后来的悲剧,所以,重点在于男女主角相恋以后。

二、小说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俗语说:性格决定命运。虽然有各种外界压力,但都不足以导致后来的悲剧,造成玛格丽特悲剧的最主要原因仍然来自她自己。下文就故事中的主人公及主要出现的角色的性格进行分析,并试图寻找出悲剧的根本原因。

(一)玛格丽特

虽然玛格丽特幼年生活贫苦,并遭受母亲长期虐待,但这不能成为她选择妓女生活的理由。书中提到有人向玛格丽特建议,为以后打算,但是她完全不考虑,因为她是抱着一颗已死的心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她曾对男主角说过:让我保重自己,我会死的。我是靠现在的狂热生活支撑着。玛格丽特天性应该是单纯,敏感的,而不是表面看上去的“永远那么高兴活泼”。毫无疑问,她也沾染了巴黎城市的骄纵淫逸的习气,对金钱的贪婪超过了羞耻心,享乐和狂欢吸引着从乡下来到都市的玛格丽特,但是残存的良知和天性中的单纯让玛格丽特不能心安理得的沉沦,在酒乐和纵欲中麻醉着自己的玛格丽特不仅不快乐,还隐约预感到死亡,而她也没有逃避它。

(二)阿尔芒

阿尔芒作为玛格丽特的拯救者出现在小说中,他可能是那个年代巴黎一些青年的缩影,阿尔芒对玛格丽特一见钟情,这种情愫经历了较长时间。作为一个深陷情网的人,他爱得很热烈,他为了和玛格丽特在一起,为了更大的花销而赌博,没有在应该回家的时候回家而引来了他的父亲,这一点是悲剧发生的导火索。用玛格丽特的话来说,阿尔芒多愁善感。爱上玛格丽特这样一个女人,毫无疑问对阿尔芒的生活影响很大。阿尔芒性格简单而情绪化,以为两个人在一起,就算有阻碍也可以冲破,却没想到有些阻碍是巨大的。

(三)普律当斯·迪韦尔努瓦

此人是小说中出场次数较多的人,这个女人是个昔日的妓女,靠经营一家时装店和一些时髦女人的关系来生活,看过一些书序和书评称普律当斯贪婪而无情,贪婪在于书中提到她如何有借无回的压榨玛格丽特的财物,无情在于她根本不在乎玛格丽特过得好坏和有多少个情人。我觉得这种说法有偏颇之处,贪婪是事实,关于第二点,书中提到她和阿尔芒有过几次谈话,提到她的金钱观和爱情观,她认为阿尔芒应该接受玛格丽特还有别的情人的事实,因为阿尔芒负担不了玛格丽特的开销和债务。这种言论在阿尔芒和读者看来十分可笑,但是,迪韦尔努瓦夫人是站在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在她眼里,利益和金钱是最重要的。当阿尔芒误会玛格丽特时,她曾严厉地斥责阿尔芒,所以她与玛格丽特并不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四)阿尔芒父亲

阿尔芒的父亲平日里是一位规行矩步的人,在知道儿子和巴黎名妓在一起后,他第一时间赶到了阿尔芒身边,并义正言辞地要求他离开玛格丽特,在遭到儿子拒绝后,他转而暗地里找到了玛格丽特(这也是其父被很多读者批评的地方)。阿尔芒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父亲为了儿子的前途阻止其和一个妓女在一起,这是可以理解的。来看看他的行动过程:私下联系玛格丽特,并要求玛格丽特不要告诉阿尔芒并支开他,这一切都是后来阿尔芒读了玛格丽特死前写给他的信后才知晓的,信中这样写:您父亲满脑子的陈见,他认为所有的妓女都是没良心,没有理智的人,是榨取金币的机器……您父亲给我写了一封非常得体的信,要我同意接待他,但他来时却完全不像他写的那样。他起初的言语相当傲慢、无礼、甚至带有威胁性,因此我不得不使他明白我是在自己家里,……就是拿出证据来证明从我做您的情妇以来,为了对您忠贞不渝,我不惜作出任何牺牲,没有向您索要过您无力提供的钱。……我告诉您父亲我已决定卖掉家具还清债务……我向他讲述我们的幸福……。

男主角父亲看到了儿子与玛格丽特相爱的证据,是什么反应呢?玛格丽特的信中写到,阿尔芒父亲对她说:小姐,我就不用指责和威胁,而是用请求试图从您那儿得到一种比您已经为我儿子作出的所有牺牲更伟大的牺牲。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阿尔芒父亲本来想去大骂一场让玛格丽特知难而退,结果受到了警告。于是父亲态度有所缓和,玛格丽特试图说服阿尔芒父亲——他们相爱和未来的打算,也就是说,玛格丽特认为,其父最痛恨的就是她的身份,而玛格丽特告诉他自己将完全告别过去的生活。但是阿尔芒父亲要求的不是这个,或者说,他根本不关心玛格丽特的改变和对儿子的爱,阿尔芒和那种女人在一起的消息传到了家乡,惹人话题;阿尔芒将遗产转到玛格丽特名下,这些才是其父最介意的。阿尔芒之所以那么做,也许是因为玛格丽特卖了自己的家产,好让自己能不带给阿尔芒任何一点负担。此时和玛格丽特在一起,已经不需要依靠赌博来赚额外的收入,也不会影响阿尔芒的前途,实际上,阿尔芒也只是把证书揣兜里的普通青年。在这次沟通中,阿尔芒父亲有意外的收获,他看出了玛格丽特真的爱自己的儿子,于是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说服玛格丽特——以此来证明对阿尔芒的爱,阿尔芒父亲表示,儿子和玛格丽特在一起后,阿尔芒对父亲和妹妹的忽视,尤其重要的是,妹妹本来要嫁的那户人家,得知阿尔芒的行为后,已经打算取消婚约。其父提出了几个问题:你们这种感情能保持一辈子吗?阿尔芒以后会后悔吗?他妹妹怎么办?其实玛格丽特明白他父亲的想法,她在信中写道:总之,在他眼里,我只不过是个妓女,不管我为我们的关系提出什么理由,都像是自私的谋算……但是,玛格丽特却答应了他父亲,同意离开阿尔芒,虽然她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可以说他父亲为了让玛格丽特离开阿尔芒,真的是大费周章,在故事结尾,故事的叙述者“我”来到阿尔芒家中,他写道:我很快就看出在这位收税员身上父爱超越了一切。这无疑是真的,但是爱自己的孩子就要伤害其他的孩子吗?当他得知玛格丽特重病时,也只是寄来了一点钱,眼看玛格丽特因为他的请求而病死却无同情和悔意。阿尔芒父亲的爱无疑是非常自私的。

关于玛格丽特为什么答应他父亲的要求——也就是造成悲剧的转折点,她反抗过,拿出了两人相爱的证据,和自己摆脱过去的事实,但是阿尔芒父亲说的爱情观对玛格丽特产生了一些影响,她可能也担心未来的某个时刻,阿尔芒会后悔?对阿尔芒和她妹妹前途的影响也动摇了她与世俗抗争的决心。但是情况都是如阿尔芒父亲所说的那样吗?阿尔芒对玛格丽特的爱绝不是心血来潮,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的;至于名誉,如果阿尔芒和玛格丽特结婚,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关于阿尔芒妹妹的婚事,一切都是阿尔芒父亲口中所说,另外,以当时法国社会的风气,人们可以容忍青年流连风月场所而不会受到丝毫质疑,却不能容忍他们和洗心革面、重新开始的姑娘在一起?虽然有来自阿尔芒父亲的压力,但最后选择权仍然在玛格丽特自己,她认为阿尔芒父亲不相信她能为他儿子牺牲,认为她是为了某种利益,因为妓女是很难获得爱和去爱人的,所以她迫切想要证明她和阿尔芒在一起不是为了某种利益关系,这也是她答应阿尔芒父亲的一个重要原因。

童年时期的贫穷和母亲的毒打是致使玛格丽特对金钱和物欲享受的狂热追求的一部分原因,玛格丽特抑郁的气质以及悲观的想法一直在影响着她,她也提到过她一直有种预感,即会在年轻时死去,她母亲就是这样去世的。在此之前有人劝她爱惜身体,她则认为像她这种人不需要爱惜身体。而在她答应离开阿尔芒时,她也放弃了最后的救命稻草,在外界的压力和自我救赎中选择了死亡。

玛格丽特的故事是一个悲剧,有时代和外界的原因,但主要是性格和个人选择影响着最后的结果。作者倾注了大量心血描写玛格丽特的美和善的一面,同时也刻画了那个奢靡腐化社会及人性的阴暗面,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读者还可以从中读到很多东西。

猜你喜欢
阿尔芒茶花女妓女
《茶花女》:恋爱可以,“恋爱脑”不可以!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茶花的滋味
巴黎锁在烟雾中
茶花女吊灯
歌剧《茶花女》剧照
受到皇帝褒奖的妓女将军
茶花女柳依依
COME IN
左翼电影中的“妓女”形象研究